張瑞
小兒肺腑嬌嫩,肺炎病情可反復發作、遷延不愈,長期使用西藥治療并不適合體質嬌弱患兒[1]。中醫在小兒肺炎治療方面經驗豐富,將其歸納為“肺炎喘嗽”,咳、喘是其典型癥狀,以痰多清稀為病初表證,而后余熱未盡耗傷肺陰,肺部氣絡受阻,無法濡養本臟,捏脊和穴位按摩可疏經通絡、宣肺清熱,可用于小兒肺炎治療[2,3]。現以72 例小兒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探討中醫捏脊和穴位按摩的治療療效,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8 年5 月~2020 年7 月本院診斷為小兒肺炎的患兒72 例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6 例。觀察組中男19 例,女17 例;年齡1~10 歲,平均年齡(5.4±1.7)歲;病程3~18 d,平均病程(7.8±3.4)d。對照組中男23 例,女13 例;年齡1~12 歲,平均年齡(5.8±2.1)歲;病程3~22 d,平均病程(8.0±4.7)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項研究已獲得倫理委員會同意。
1.2 納入標準 ①患兒均符合肺炎診斷標準,且病原菌明確,能進行對癥治療;②全身狀況良好,可進行捏脊、按摩護理;③患兒家屬均了解此項研究并簽署相關文件。
1.3 排除標準 ①入組時已接受相關治療,影響效果觀察;②合并血液系統疾病,皮膚亦瘀青,不適宜捏脊;③先天性脊柱疾病,不宜進行捏脊等護理;④皮膚黏膜損傷,不宜進行按摩護理;⑤同時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繼發性肺部疾病。
1.4 脫落與剔除標準 ①病情轉變,需更換治療方案;②患兒配合度低,無法實施完整的捏脊、按摩護理;③患兒家屬自愿終止研究。
1.5 方法 兩組患兒均予以霧化、抗炎等綜合治療,可予以物理降溫,關注患兒咳嗽、喘息等臨床癥狀恢復情況。觀察組患兒加用捏脊聯合穴位按摩護理,具體內容如下:褪去患兒上衣,充分暴露脊背后,從長強穴到大椎穴旁,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的指腹用力,挾持肌膚,拇指在后向前推動,其他二指在前向后捻動,邊捏邊移動。采用“提法”,每捏3 次提1 下,捏脊3~5 min/次,2 次/d。穴位按摩時以肺腧穴、檀中穴、豐隆穴、足三里穴為主,指腹加壓按摩后取空心拳叩擊按摩,5~10 min/次,2 次/d,連續治療5 d。
1.6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時間、干預前后肺功能指標。統計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時間,包括退熱時間、咳嗽消退時間、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干預前、干預1 周后采用日本美能AS-507肺功能儀測定患兒肺功能,包括FVC%、FEV1/FVC 及MMEF。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咳嗽消退時間及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退熱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時間比較(,h)

表1 兩組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時間比較(,h)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干預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兒的FVC%、MMEF 及FEV1/FV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兒的FVC%、MMEF 及FEV1/FVC 水平均明顯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干預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bP<0.05
目前隨著中醫學的發展,祖國醫學在小兒肺炎治療中的作用越發明顯,不同中醫學家對小兒肺炎的認知并不一致,其治療方法亦不盡相同,包括中醫湯藥加減治療、中成藥及針灸、推拿等,因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長期服用西藥可能導致脾腎功能損傷,患兒依從性較差,療效較不理想[4]。
經大量臨床實踐并結合國內相關文獻[5-7],認為廣義上的肺絡乃行于表、布于里的別絡、浮絡等,且肺之脈絡還有血絡和氣絡之分,前者以濡養本臟為主,后者則溫養機體、行氣布津。而捏脊可協調陰陽、促進臟腑功能恢復,達到行氣活血的作用;穴位按摩則加強脾臟功能,使其納運得健,脾氣旺,則肺的宣發降肅功能正常,繼而緩解其咳嗽、喘息癥狀[8-10]。故本研究觀察組患兒選用捏脊聯合穴位按摩,捏脊范圍從長強穴到大椎穴旁,每捏3 次提1 下,中醫學則認為,機體的背部正中為督脈,督脈兩側是足太陽膀胱經,通過捏脊可疏通經絡、調節臟腑[11,12]。另外,在捏脊后采取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時以肺腧穴、檀中穴、豐隆穴、足三里穴,肺腧穴乃肺氣轉輸、輸注之處,按摩此處可解表宣肺、肅降肺氣;檀中穴歸屬任脈,生津增液,按摩此處主治胸痹心痛,同時還可調節呼吸困難;豐隆穴則位于小腿處,中醫所言的痰濕乃體內代謝廢物堆積所致,聯合足三里穴按摩可祛濕化痰、通經活絡,改善患兒的咳痰癥狀。在予以1 周的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咳嗽消退時間(5.75±1.26)h 及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6.87±1.54)h 均短于對照組的(6.61±1.05)、(7.90±1.56)h,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退熱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是本研究中患兒肺炎癥狀并非重癥,予以抗炎、霧化治療后,發熱癥狀均可得到顯著改善,但總體上,干預后,兩組患兒的FVC%、MMEF 及FEV1/FVC 水平均明顯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捏脊聯合穴位按摩可促使機體津血互換、濡養臟腑。
綜上所述,捏脊聯合穴位按摩有助于機體心之氣絡和血絡互相協調,起到清熱解毒、散血通絡的療效,可用于小兒肺炎的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