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心語
關鍵詞:共享書桌;自習室;空間設計
當今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知識的更新瞬息萬變。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里,人們從業的壓力以及追尋更高的生活質量,均對人們的知識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眾對學習環境的追求與日劇增,人們希望能快速地找到就近學習的空間,可充分高效地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和充實感。共享是我們時下的主題,“互聯網+”使書桌及自習室的高效和共享成為可能[1],“共享書桌”理念下的自習室空間設計因此備受關注。
1“共享書桌”理念概述
“共享書桌”首先是一個用來學習的地方,是一個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好去處。因此,人們需要的學習環境是獨立的、安靜的、不被人打擾的空間,擁有獨屬于自己的一處空間來進行提升。它存在的意義不在于提供一個能學習的空間場地,更多體現在提供一種服務,能夠滿足學習人群的需要。在如今這個自由經濟的時代,人們尋求的是“適合本人的空間”[2]。“共享書桌”又是一個高效的共享學習平臺,可實現有限的學習平臺滿足人們不同時段學習的需求,人們可以很方便的發現就近的共享學習平臺。此外,“共享書桌”又要滿足了人們方便和就近的需求,避免路途造成時間的浪費。“互聯網+”的出現將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讓有限的書桌和空間實現“共享”。
2“共享書桌”理念下的自習室空間設計調研
針對不同使用群體及學習時間展開調研,其結果顯示:為中考而自學的人占15%,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 ~ 6 月份;為高考而自學的人占25%,主要集中在3 ~ 6 月份;為自考獲取文憑的人占30%,為考研究生的人占10%,集中在每年9 月到次年1 月;單純為“充電”或帶有研究目的的人占6%,且全年都有;為應付各種考試,如“五大”考試、外語等級考試和職稱考試等的人占14%,主要集中在3 ~ 4 月份或8 ~ 9 月份。由此可以看出,除中考、高考、考研這種階段性學習是短期學習以外,其余類型的自習者基本都有一個長遠的學習目的,他們的學習行為具有終身性。
通過對不同人群在功能、使用和個性化需求方面的調查,對“共享書桌”及空間的需求主要為:首先是獨立的個人學習書桌,配有較為舒適、靜謐的環境,符合人們想要的舒適和私密化;配有舒適的座椅,在學習和工作之余可適度休息緩解疲勞;對于學習族而言,是寫作業、復習迎考、自我提升的絕佳地點[3],是一個讓人放松、讓心寧靜的學習空間;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讓有學習需求的人們隨時隨地發現附近的共享書桌資源,實現共享資源的高效利用。
3“共享書桌”理念下的自習室空間設計原則
3.1 多樣化原則
多樣化主要指的是空間的多元化,有的人在自習室工作學習,有的人進行網絡視聽或者查詢電子信息,還有的人針對課題進行研討交流等。即自習室既需要安靜的坐席和提供個人研究的私密領域,也需要氛圍輕松的休閑空間及交往空間。每個空間不能孤立的存在,空間之間往往互相滲透、互相交叉、相互影響。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空間:
3.1.1 閱讀公共空間
可以將閱讀空間劃分為安靜閱讀空間和休閑閱讀空間,設計上可適度結合實際情況穿插廊道和樓梯為主的交通閱讀空間,既有相對獨立私密的閱讀空間,也可以創造一些供人們交流的空間。為了提升閱讀空間的氛圍,可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有聲音和味道的流動。人們在這里可以隨意一些,在學習工作之余,也可以跟朋友聊聊天、學習交流。這里也存有一些書籍和雜志,供人們在學習和工作疲倦時,放松大腦。
3.1.2 靜謐空間
靜謐空間適合喜歡在“零嘈音”環境下學習工作的人,這里沒有公共音響,采用隔音和降噪材質設計,比公共圖書館還要安靜。這里單獨的位置比較多,有的地方用遮板進行分隔,適合針對性很強的人來專注的工作與學習。
3.1.3 學習交流空間
學習交流空間是伙伴們一起交流、談論的獨立秘密空間。可以設計菱形桌和舒適卡座等設施,菱形桌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拼合成團隊的交流用桌,休閑的舒適卡座不僅可以為人們創造相對私密獨立的閱覽空間,還可以為學習創作團隊提供共同提升的空間。
3.2 功能性原則
建立多功能、高標準的自習室是適應不同人群需求的重要措施。自習室不僅要滿足顧客的生理需求,還需要滿足顧客的心理需求,在自習室設置以下設施:設置比較舒適、新穎的桌椅,讓自習者能有較高的學習效率;設置復印打印的設備, 便于自習者的使用;設立網絡終端、無線WiFi,供自習者隨時上網查詢信息;設置監控系統,管理自習室的日常工作;點綴一些花草, 貼幾幅字畫,加以營造自習室的學習氣氛。提供飲品和小食品,滿足人們的多元化需求。
3.3 人性化原則
可以針對不同人群進行不同的設計。如青少年比較活潑,興趣超前,應與其他人的學習區域分隔開,避免影響,空間設計可以裝飾的富有朝氣,放置一些有針對性的書籍;而社會人士需要獨立空間,方便查閱電子資料、網上溝通,需要較為舒適的環境,使人身心愉悅,輕松的去學習進修。此外,還需要滿足人的生理需要,如衛生間、洗手池、小餐吧等。同時,提供座位、沙發、桌子,使人懷著愉悅的心情學習。有條件的情況下配備供人們放松的空間,如音樂療法空間等。
3.4 智能化原則
“共享書桌”自習室管理系統采用智能管理模式,配備遠程控制的智能門禁和智能燈控,這里沒有實質的卡片憑證,靠人臉識別進出自習室,當人們坐到自習室對應的座位上時,桌前的臺燈會自動打開,離開時臺燈自動關閉,既智能又環保,整個過程快捷方便[4],人們可以在手機上查詢自己的學習記錄,還有包場等功能,滿足自習者的需求。工作人員可以遠程管理,幫助自習室提升服務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讓自習室經營更輕松。
“共享書桌”自習室是專為城市里努力奮進者們提供安靜看書、高效學習的地方。24 小時開放、無人值守的形式,能減少管理人員在店帶來的拘束感,盡量讓店內會員少受干擾,用心打造專業的學習空間。
“共享書桌”使用情況可實時在互聯網上進行查詢,可以方便地發現就近的共享學習平臺,實現網上預定與預約。
4“共享書桌”理念下的自習室空間設計趨勢
4.1 視覺設計
美觀的視覺效果設計是著重“共享書桌”在設計風格、環境、裝修等方面的視覺效果。對學習心理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提高用戶對學習空間體驗的感覺。同時注重文化的建設,通過活潑、直觀的感知,合理、恰當的美觀化設計對用戶產生良好的視覺影響,提高用戶的學習效率。
4.2 聲環境設計
自習室從功能上來講,是一個集交流與學習的場所,設計上要優先考慮實現動靜分區,使每個獨立空間不相互影響。自習室的空間內需要采用隔音的材料,來降低噪音的影響。
研究發現,自習室的聲學環境對人們各方面的學習均有積極影響,包括語言的可懂度、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長時和短時記憶、學習效率和閱讀理解能力等。因此,應側重聲學環境的研究,并將該理念引入空間設計中。
4.3 綠色環保設計
綠色環保是當今全世界追求的主題。綠色環保設計相對于傳統的室內裝潢設計,首先要追求健康的原則,在設計選材時要選用對人體健康影響小的材料,在保證人體健康的同時,保護好周圍的環境。要注重選擇可以循環使用的裝飾材料,同時還要保持建筑材料的生態,避免建筑材料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室內裝飾的物品也要追求天然、環保,打造出貼近自然的室內空間。例如,可以使用貝殼、彩色的石頭、羽毛或自己做的手工藝品等。
4.4 儀式感的設計
對于坐落在商圈寫字樓里的共享書桌,可適度追求儀式感,例如陽光房[5],比較接近人們對圖書館式空間的想象;可以在頂樓有巨大的落地窗,能俯瞰整個城市夜色,喚醒人們對進步的追求;可以在溪流的附近,或是在一片綠地的旁邊。這樣的自習室更有儀式感和動力,儀式感讓他們能在自習室里投入到學習狀態中。用以人為本的角度去進行設計研究,讓環境變得更加舒適。
5 結語
文章針對自習室的設計研究,融入“共享書桌”理念,運用環境心理學、環境美學、環境聲學等理論基礎,通過對不同人群對學習環境的需求分析,綜合考慮大眾的生理體驗、心理感受和功能需求,對“ 共享書桌”自習室的空間布局、功能性要求、陳設裝飾、設施布置等設計進行分析研究,明確設計思路和原則。應用美學專長,提出了今后共享學習空間的創新設計趨勢,目的是使“共享書桌”自習室更加人性化、舒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