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湖南科技大學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滄海一栗的我們,須冷眼觀天下,以丹心報國家。
——題記
放眼山河,逐夢余載,應時而變。以超人前瞻,方可使祖國,經久不衰。
值風華正茂,亦勇擔使命
皓首回眸,魯迅先生“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愛國情懷,周恩來“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的鴻鵠之志。革命先生,人文巨匠于刀光劍影,云譎波詭的時代,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笑灑一腔愛國熱血,屹立于祖國前沿。劃破舊時代蒼穹,似無形之劍戟。歷經幾十載,未有之變局,終于青年之手,脫胎換骨,重獲新生。
生逢新時代,望眼去,風光無限。正值風華正茂,青春氣貫長虹,勇銳蓋過怯弱,胸懷壓倒茍安。如此之銳氣,勇擔其使命,雖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此般銳氣,二十后生有之,時代青年則更多見。年年加之,并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墜暮年。古語有言:“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人生若無理想和志向,就如同無舵之舟,無韁之馬,終將隨波逐流,一事無成。新征程固然巉巖遍地,但壯志凌云,又豈懼漫漫長路?
于吾言之,現下青年,當立鴻鵠之志,胸懷天下,樹堅韌品性,勇于拼搏,持創新之心,順時而變。愿吾輩今日,立鴻鵠志,胸懷天下,肩負重任,吾輩豈乃篷篙人!
乘時代激浪,仍堅守本心
出使匈奴十九年,手持漢節,伴冷月,聞笳聲,念故土,思親人。北海牧羊,氣節不改。面朝威逼利誘,毅然抉擇忍辱負重,矢志不移。吞氈毛,咽雪雨,犧牲家庭,獨其凈身,錚錚鐵骨,捍衛漢天子。于其而言,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其志;丹可磨也,而不可奪其赤。蘇武,北海邊上的豐碑——堅守本心,為其不朽所在。
堅守本心是為安世之本。一個人可以有雄心,卻不可有野心。放寬眼界,探索未知事物,我們會因此得到應有的“報酬”。但倘若,由此而助長了野心,無所畏懼的拋開所有,就會因此在未知中迷失。結果可想而知,必是得不償失。世間誘惑,數以萬計,唯有堅守本心,方能與世相安。
古人仰望天際,細思空中鳥兒,便生成長達千年的飛天夢。從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之神話,到屈原“九天之際,安放安屬。”之詰問,再到李白“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之壯志豪情。由墨子放飛第一架木鳶,至東方紅一號成功升天;自古人對于輕功的幻想,到如今載人航天技術的實現。對未知的向往,令我們于凡世中,得以立身。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展望未來是為促世之力。舒爾茨曾言:“理想如星辰,我們永不能觸到,但我們卻可以像航海者一樣,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每年六月,千萬學子,揣懷夢想與期望,自各地校園踏出。興趣為舵,雄心為矛,披荊斬棘,堅定前進,開啟屬于他們的探索之旅。有的,是一種忘我的境界;有的,是一往無前的精神。縱使,只會有一小部分,能夠觸及星辰。但仍奮斗其中,始終堅守初心,無怨無悔。正因有成千上萬般如此的有志青年,不斷的展望未來,方使得這世間不斷前行。
天地之功不可倉卒,艱難之業當累日月。胡適有言:“索我理想之中華、青春之中華,幸無姑息遷延,韶光坐誤。”當代青年,理應為中華之復興而奮進。“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是莘莘學子之寫照;“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是泱泱中華之榮光。今日之中國,如同試翼之鷹隼,騰飛的巨龍,乘浩蕩東風,所向披靡。
遙遙新征程,孜孜求索路。望吾輩今日,自強不息;時代青年,團結奮進;億萬同胞,戮力同心;勇于拼搏,山海可蹈。
前路漫長而久遠,未來值得展望。茫茫黑夜,不妨做一只撲火飛蛾,不畏翅翼燃上探索的火焰。不為己困,守住本心,放眼未來。
創萬世恒昌,當砥礪前行
百年來,歷史的跫音猶如幽咽的二泉映月,陰霾籠罩,悲歌如殤,歷史的步伐,血跡斑斑。白居易有言:“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賡續精神,順時而變。傳承卻不僵化,創新而不務虛,方可筑夢于新時代。
人工智能引領世界,量子衛星注目時代,大型客機聞名遐邇,中國高鐵睥睨群雄。新時代昭示新使命,新使命引領新擔當。唯有思想新、責任新,科技新,方無愧于新時代。自古“百舸爭流,奮楫者先”。為時代之青年,需騁目于未來,擔祖國之重任,少年強則國強。一國擔當,乃少年責任;一國氣度,在少年胸懷;一國興亡,于少年成敗。當代青年既是追夢者,又是圓夢人,唯有勇立潮頭,開拓創新,方能為華夏騰飛,擘畫出未來的光輝藍圖。昨天,淌過瀝血的名流;今天,屬于拼搏的勇士;明天,終有創新的智者。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盼吾輩今日,各給所學,各盡所知。憑時代之春風,于征程之舞臺,盡展風采。
“不慕古,不留今,與時進,與俗化。”砥礪奮進,靜待花開,以吾輩奮斗之意氣,與時代享萬世恒昌!
歷歲月,伴時代,風云已往,然精神不泯。無數青年,恰逢其時,當與之共進——以愛國之情懷、鴻鵠之浩志、務實之篤行、青春之革新,賦新時代以朝氣,為中國夢續航!大風起兮云飛揚,錚錚鐵骨傲然向,鑒往開來銘初心,中華旗幟揚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