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領
河南省西華縣清河驛鄉政府
“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開展移風易俗行動,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鄉鎮圖書資料是向農民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啟迪思想智慧、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徑,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發揮鄉鎮圖書資料的重要作用,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素質是關鍵。因此,要重視提升現狀圖書管理人員的素質。
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情況對各行各業的工作者都會帶來新的挑戰,客觀上要求圖書資料管理人員提升自己的素質。
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人們開始對電子閱讀趨之若鶩。但是,隨著時間的延續,人們發現紙質書籍帶來的閱讀體驗,尤其是紙質書籍的書香和質感,是電子閱讀根本無法達到的。所以,很多人選擇回歸傳統的紙質讀者方式,這也要求圖書資料管理人員提升自己的素質。
再者,圖書資料管理是一項專業很強的工作,需要圖書資料管理人員具備相關的專業技能,這樣才能做好圖書資料搜集、整理等工作,為農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服務。否則,圖書資料管理人員就無法勝任這項工作。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素質高低決定其服務水平的優劣。因此,發揮圖書資料的作用,提高服務質量,必須提升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素質。唯有提升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素質,如增強他們的服務意識,啟發他們的工作熱情,提高他們的管理能力,才使借閱者產生滿意的體驗。
根據筆者對我縣十多個鄉鎮的23名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素質現狀調查發現,和十多年前相比,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素質普遍有所提升,在思想道德素質、職業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等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但是,仍然有20%多的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不能滿足新時代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有的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沒有接受過系統性的職業道德培訓和業務培訓,在工作中“跟著感覺走”,有時“情緒化”的處理問題,缺乏工作經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服務意識比較薄弱,甚至“做一天和尚鐘都不撞一天”,高高在上,疏于職守,工作不積極,服務不主動,不愿意提高自身素質,不能勝任新時代的圖書資料管理工作。
如上所述,新時代對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改革開放之處,對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要求很低,初中畢業就能做這項工作。因為那時鄉鎮圖書資料比較少,閱讀的人數也不多。圖書資料管理人員只需要對圖書進行簡單收集即可,要求很低、任務簡單。[2]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鄉鎮圖書資料多了,讀者的要求高了。這就必然要求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素質跟得上。但現實卻是一些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并不是專業出身,他們面對大量的圖書資料不知道如何分類、編號和檢索,工作吃力甚至茫然無措。
調查發現,部分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不足,表現為工作態度不端正,對圖書資料管理無熱情,對待讀者不友好,工作思路不清晰,管理不認真、走形式。他們不是把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當成視野來做,而是把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當成養家糊口的謀生手段。面對讀者的問題沒有耐心,或者敷衍了事,態度消極。還有的有的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觀念陳舊,認為只要看管好圖書資料,工作任務就算完成了。滿足于現狀,不考慮創新。
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鄉鎮圖書資料管理崗位“門檻”偏低,甚至沒有“門檻”。由于鄉鎮圖書資料管理的“入口關”不嚴格,從而導致其專業素質普遍較低。
新時代加強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隊伍建設勢在必行,針對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素質鄉鎮,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以思政教育為抓手轉變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工作作風。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通過思政教育能夠提高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思想認識,進而轉變其工作作風。因此,以思政教育為抓手是提高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素養的一條重要途徑。
第二,對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進行系統的職業道德和業務進行培訓,強化他們的敬業精神、創新精神,還要適應信息化時代要求,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和科學管理能力,提升其適應新要求的綜合素養。
第三,重視提高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讓他們在面對讀者時,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
最后,還可以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通過獎懲機制激發的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活力,提高他們工作的能動性、積極性。
提升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素質是一個長期的重要任務,需要多方面的合作,采取多種措施,才能實現提高鄉鎮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素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