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波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吉林長春 136000)
在當今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前提下,數據信息化時代來臨對美術教育行業產生了很大沖擊,促進了美術教育行業的發展。美術教育下所產生的作品繪畫是一門藝術,高校的美術繪畫教學既要展現出獨有的藝術性,也要凸顯自有的教育性,著力于提升美術教育的高質量繪畫作品。發揮各所高校美術繪畫教學的各異性和獨特性,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基于現代信息化社會對美術專業人才的要求,改變原有的教學基礎方式重新制定新計劃,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因地制宜開展美術繪畫教育,以提升學生對美術繪畫方面學習的興趣。但是,當前高校美術繪畫教學大多數都是采用傳統的教育觀念,難以展現出美術繪畫的根本價值,導致高校美術繪畫教學改革進程十分緩慢,不能滿足當代社會對美術教育的要求。因此,高校美術繪畫教學方式應從基層改變創新,從創新根本理念入手,采用滿足學生要求的方式,開展多樣化美術繪畫教學活動,從而達到教育部門對我國高校美術教育的新要求。
傳統的美術教育教學由于不受人們的重視,課程時常被其他的主要學科所占用,導致美術教學課程的總時長嚴重不足,同時還影響了學生對于美術教育這門課程的理解和認識。而大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填鴨教學”的教學方法,只是一味地給學生傳輸理論知識以及繪畫作品展示,忽視了學生對美術這方面的真正的理解意義。創新教育的加強對于學生的創新意識的提升會有明顯的改變,對此創新教育應該落實到教學時老師的引導方面。改變原有的教學理念,推廣自主學習探索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的積極的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以此開發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其根本還是依靠學生自主去探索,不能依靠他人幫助。在美術設計課程試驗當中,設計繪畫創意靈感的產生是作品創作的主要方面,也是作品得以創作出現關鍵因素,在美術教育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學生的獨特個性,并讓其得以發揮自己所想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種美術繪畫作品。
俗話說,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老師們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于美術這門學科的興趣,讓學生發自內心的喜歡上這門繪畫藝術,并且自主的完成教學要求任務以及額外的創作,通過在繪畫過程當中的心得感悟,提高自身相關的藝術品味能力與視覺看法。由此可見,在美術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的對于美術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而學生對于美術學習興趣的產生原則上離不開教師的教育和培養,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持有溫和的態度且耐心教導,積極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拉近自己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教師還應當遵守循序漸進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美術概念的內涵,讓其發自內心的喜歡這門學科,打消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抵觸心理。另外,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技能的傳授,還要注意為學生詳細介紹美術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時代背景,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每一幅藝術作品的內涵,體會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學生只有對美術產生了學習興趣,才能樂于投入具體的學習和訓練中,并且時刻保持對美術學習的熱情和信心
改善課堂教學的方式,確保美術教學的過程更加符合素質教育對美術教育的要求。充分認識到美是審美教育的主要核心,人如果不具備審美能力,那么就不能體會生活的美好和情感的高尚。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生活、自然中的美,通過欣賞這些自然原生態的美,進而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美。美術教學具有較強的形象性,在學校教育中,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場所,如果教師可以采用更多的形象化教學方法,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尤其是在學習一些較為抽象的藝術作品的時候,比如瓷器、舊圖畫等,這些藝術作品體現了當時古代人們絕頂的手工技藝。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當中,應當引導學生們去發現美、尋找美的體現,并以此為基礎,親身體會這些藝術作品所帶來的獨有魅力。創新教學方法,我們要通過多方位角度出發借此來調動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過程當中的積極性,發掘學生的潛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比如可以將多媒體教學技術引入美術教學過程中來,利用多媒體的聲音、文字、圖像等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情景,讓學生通過多個感官去感知作品。總的來說,和其他學科教學相比,美術教學具有較強的形象化特點,只有讓學生更好地感知自然美、藝術美和生活美,學生的審美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目前改變美術教育的現狀,打破傳統的“純美術”教學模式,最重要的是美術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創設開放式多元化的美術教學情境,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積極開發校外教學資源,改革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將傳統的知識技能學習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感體驗有機結合起來,最終目的要通過美術教育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讓學生成為有思想、有個性、有活力、有創新能力的人。
我們進行美術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美術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必須掌握正確的教學方向,讓學生培養出一顆善于發現美的心靈,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在學生的心中種下一顆美的種子,隨著這顆種子的生根發芽,學生的審美素養也會得到有效提升。
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運用轉變為“互聯網+”模式,這種轉變對美術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培養學生的個人素質、造型意識和造型技能外,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信息化時代下,美術教育應有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日后面對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挑戰。美術教育要以學生為中心出發,探究適合學生發展的途徑與方法,同時不能拋棄美術課堂教學基本知識的本質,實現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好藝術知識,學習生活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