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言/鄭州體育職業學院
就業能力是高職學生一項必不可少的能力。如果學生在學校的時候沒有把就業能力提升起來,那么學生從高職畢業之后就很難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由此可見,當前中國的高職畢業生就業困難,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就業能力。而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又與高職院校的教學方式、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等密切相關,其中任何一方面沒有做到位,學生都很難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從而在就業的時候具備良好的競爭力。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去解決,學生不能占據課堂主體地位是一部分原因。雖然教育改革的理念已經在高職院校中廣泛傳播,但是高職院校教師在實際的實踐當中并沒有把學生放在課堂主體地位。相當多的高職院校教師在課堂上都是采取“一言堂”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之上根本沒有發言的機會,也沒有討論問題的機會,因此教師對學生傳授的知識比較片面的。這樣的教學模式就會讓學生在課堂上的時候沒有學習興趣,也非常不利于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具備優良的綜合素養,將來畢業之后進行就業很難有競爭力。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就業視野下的高職院校都太過于重視學生的專業教育,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則有些輕視了,而且教材之中的大多數理論知識與學生實際所能運用到的知識有些脫節,學生將來從高職畢業進入社會之后很難運用到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高職院校本著這樣的教學理念去辦教育,教出來的學生很難具備優良的綜合素養,如今的大多數企業在進行招聘的時候都很看重學生的綜合素養,如果學生專業素養很強但是綜合素養很弱,在就業過程之中也不會有很強的競爭力。而且在這種教育理念下的高職院校也不會有一個完善的教學體系,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給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學生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所用到的知識不能結合在一起,就會造成學生在課堂上用這一套,進入社會這一套就沒用的情況,如此教出來的學生別說提高就業能力了,就連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與實際都不能結合在一起。由此可見,想要讓學生提高就業能力,高職院校首先就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把專業教學與素質教學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且創新教學體系,讓學生學習到的知識能夠與社會相聯系起來。
目前有許多的高職院校并不注重對學生的實踐教學,這實際上對學生將來的就業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在學校中學習理論知識并且培養綜合素養固然重要,然而學生所學到的知識不能良好地運用到實際中,那么學了也相當于是白學。目前的高職院校不注重學生實踐教學就會造成這種情況,要知道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將來在企業中實際運用是不一樣的,學生要進行實際的操作才能完全理解空泛的理論知識,否則理論知識就像空中樓閣,看似容易,實則難。而且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要讓學生從實踐中去學習,學生進行實踐了便會慢慢知道自己哪方面的綜合素養比較差,以及企業需要哪方面的綜合素養。學生在實踐中就能了解自己哪方面存在缺陷,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彌補,從而提高就業能力。
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之中,教師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專業素質好壞,直接就影響到學生能不能有良好的綜合素養。所以,在就業視野下高職院校進行教育教學改革,首先要把師資隊伍的建設給重視起來。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首先就得要把自身的專業知識給豐富起來,并且豐富自身的社會實踐經驗。針對教師的專業知識,高職院校可以舉辦一個專業知識培訓班,定期的請專家過來給教師授課,讓教師通過培訓掌握扎實和系統的專業知識,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了,自然就能在教學之中采用合適的方式去教授學生專業知識。針對教師的社會實踐經驗,高職院校可以和企業間進行適當的合作,比如可以選出學校中比較優秀的教師到企業中去學習,教師通過在企業中的實踐就能將自身學習到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融合在一起,從而更容易在學生的理論教學之中加入實踐教學。高職院校還可以邀請企業的員工到學校對教師進行授課,促進教師與企業人員之間的交流,從而讓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提升。高職院校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便能讓教師在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學生競爭力時更加游刃有余。
上文中已經提到,在現階段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還是沒有得到突出,大部分的高職院校的課堂上還是以教師為主體,而學生如果不能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就非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在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當中,高職院校教師的不當教學模式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所以,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競爭力,必須先把自身的教學模式更正過來。教師在課堂之上應該多讓學生進行發言和討論,要尊重學生的想法,比如,教師可以在一堂課快要結束的時候,讓學生對這節課進行評價,教師通過學生的評價就能知道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之中還有哪些不足之處。另外,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題目的時候,可以用引導的方式去教授學生,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去解決問題,這樣就把學生放在了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的角色只是一個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轉變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便能更加有效地去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讓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提高競爭力。
在就業視野下,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的教學體系也非常之重要。前文中已提到,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學體系還非常不完善,主要是圍繞著學生的專業知識展開教學,而對于學生將來畢業在職場生活中的知識卻非常缺乏,這是高職院校和高職院校的教師需要進行改革創新的方面。對此,高職院校可以在對教師的培訓當中多引導教師,讓教師在制定教學體系的時候多考慮到學生將來畢業進入社會中的實踐知識。有了學校的支持,教師便更容易進行教學體系的改革和創新。首先教師可以把自己在企業中實踐和培訓得來的知識都進行整理和歸納,再把教材中的知識都熟悉一遍,把與教材中相關的實踐知識融入到教材之中的,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學習到實踐知識。考慮到社會在不斷地發展進步,教師要經常對教學體系進行創新,這樣才能讓學生將來更加容易適應職場中的生活,并且使學生在就業中增強競爭力。
如今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各種科技都非常發達。在就業視野下,高職教育教學便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去進行改革和創新。網絡有一個特點,那便是傳播速度快,資訊獲取快。高職院校可以利用網絡的這個特點創建一個學校的官方教育網站,在網站上創建一個就業管理系統。對此,高職院校可以在學校設立一個專門管理網站的部門,定期在網站上面發布關于就業統計、就業要求或者就業趨勢等信息。教師便可以通過觀看網站中的這些信息,從而有針對性地給學生制定教學方案,讓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能夠更好地運用到就業中。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站中的這些信息了解到關于就業的情況。高職院校還可以在網站中建立一個就業論壇,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對就業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一來,學生對于就業的關注度自然就增高了,也就能在學習中更加有意識地去提升自身的就業競爭力。另外高職院校還可以在網站中加入招聘和求職信息,這需要高職院校多加強和企業之間的合作,讓企業在網站中招聘,這就相當于直接為學生提供了工作機會。可見,高職院校運用科技手段去進行教學創新和改革的方法非常之多,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在科技的助力下更容易進行提升。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在就業視野下,我國的高職教育教學中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阻礙著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這其中有教師教學模式方面的原因,還有高職院校教學理念方面的原因,本文選取了三個方面進行了簡單地闡述和分析,分別是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高職院校教學理念落后和教師缺乏實踐教學,從這三個方面就可以看出,目前高職教育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也就很難解決。本文就在這樣的基礎之下,對高職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提出了一些策略,雖然還不夠全面,但是這些策略都能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提供一點幫助,能讓高職學生畢業之后在就業中增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