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威 楊 梓/吉林省松原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將以英語教學為例,分析“1+X制度”下人才培養模式。在現有的教學領域,教師必須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方案的設立。大學生與小學、初中生不同,其自身具有明顯的自我學習意識,且很多大學生自身具有一定的學習規律。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案必須根據此類特點進行設置,以免在推行教學方案的過程當中,無法貼合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此外,“1+X證書”制度的核心意義為學生掌握一項基礎技能的前提下,學習額外的知識點,完成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的過程當中。必須注意教學模式的“多樣性”以及“有效性”。
“1+X證書”制度全名叫“學歷證書+若干職業等級證書”,作為教育部聯合印發的教學方案,“1+X證書”制度在我國得到了全面提升,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技能培養的完成與積累實現了全面加強。在“1+X證書”制度的核心內容當中,“1”所指學歷證書,而“X”則為若干技能等級證書。通過“1+X證書”制度,可以使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額外獲得多項技能的累計與培養。以“X”為唯一的補充,通過強化,拓展保證學生的學習能力達到全面提升、全面加強。
在對“X”的分析當中,“X”包含了培訓內容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二者的融合當中達到有機共存。通過教育部、學校的聯合舉辦,“X證書”的培訓內容可以依照“1”的基本特性而設立,也可依照學校對學生的實際安排而設立,具有非常高的融通性。通過這些措施,將有效改善以往在教學過程當中出現的單調性現象。同時,“1+X證書”制度還有效推動了我國教育領域的改革,對教師現有的教學認知產生了全面的提升。首先,“1+X證書”制度將有利于教育職業與培訓體系的完善;此外,“1+X證書”制度還可以幫助學生實現技能知識的學習、資源、學習能力等全面開發。最后,“1+X證書”制度也將對我國現有的教學體系進行改革,為學生的后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1+X證書”制度下,我國教育體系可以依照國外教育流程對自身的教育模式進行優化改革,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整體的教育模式設置當中,“1+X證書”制度可以實現全面人才培養,在設立過程中,“X”證書培育制度可以保證教師的教學體系形成有效性,將培訓內容融入專項的人才培養方案,使課程技能涵蓋“X”職能證書的培養。同時,又可以使企業產生有效的融合性,對基本模塊進行補充、強化。幫助學校積累后續的改革經驗,也可以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了解,避免在以往教學過程當中的“單向性”使學生無法得到有效成長。“1+X證書”制度,還可對企業的綜合要求以及實際工作情況進行有效模擬,幫助學生提前積累工作經驗。
在后續的教學過程當中,融合“1+X證書”制度,可以幫助學生對自身的學習能力進行同步,同時形成自我評價機制,保證整體的職業技能等級與專業學習等級對應。“1+X證書”制度可以與學生自身的學習課程進行相互融合,相互提升,為學生的后續成長奠定有效基礎。同時,“1+X證書制度”還將對教師自身的教學體系進行有效完善,促進教師對學生開展高效教育,推廣“產教融合”,形成校企合作的育人機制。
“1+X證書”制度還可有效實現“職業技能等級”、“教材學習”、“資源開發”、“綜合考核”等教學流程,對我國未來的教學系統起到全新的提升改革作用,解決在后續發展過程當中,學生學習技能不強,企業運用不當的問題。
“1+X證書”制度可以有效保證教育功能與職業功能的全面升級,在教育當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對培養方案進行全面革新,將“X”作為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內容,使其貫穿課程主體。在教學過程當中,幫助學生實現全面成長。例如,在學生《新視野大學英語》的聽力訓練當中,教師可根據新媒體特征,對學生的英文能力進行提升。在“Section A”或“Section B”的課文中,教師可根據教學知識點設立教學PPT,融合“聲音加圖片”的形式,幫助學生進行英語能力的學習。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主設置學習課件,利用電腦,自制學習PPT。完成“1+X證書”制度的核心內容,在保證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準。
以“英語四級”為例,在英語四級考試中,包括五個部分,分別為“聽力理解”、“閱讀理解”、“詞語用法”與“語法結構”、“完形填空”、“短文寫作”。
第一部分為“聽力理解”,(Part 1:Listening Comprehension);第二部分:閱讀理解(Part Ⅱ:Reading Comprehension);第三部分:詞語用法和語法結構(Part Ⅲ:Vocabulary and Structure);第四部分:完形填空(Part Ⅳ :Cloze);第五部分:寫作(Part Ⅴ:Writing)。
因此,在“1+X證書”制度下,可以對學生的考試能力進行綜合評定,制定有效的評價考核體系,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在學校、相關部門、培訓組織的幫助下,學校自身將“1+X證書”制度全面融合到學生的考核當中,注重多方面職業技能的培養。對學生構建具有知識技能與一體化的評價體系,使學生實現全面成長、全面提升的機制,促進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任何教育領域,教師自身的教育模式將起到非常重要的效果,因此,學校除對學生進行全面提升外,也需要對自有的師資隊伍進行全面提升,樹立正確的教學觀點,保證教師與學生全面成長。首先,加強教師的職業培訓,使教師通過“X技術證書”的相關技能了解到“1+X證書”制度的核心體系,幫助其呈現雙師型師資隊伍。此外,在教學當中,樹立有效的教學觀念,實現全面學習能力的提升,聘請企業當中的權威人士對教師進行培訓,激發教師的自我責任感。
為了保證整體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學校自身必須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提升。例如,在培訓過程當中,企業的權威人士受時間限制,在培訓過程當中無法對教師滲透全部的“1+X證書”制度觀點。因此,可通過錄制視頻等方式,錄制培訓視頻,同時上傳到釘釘群中,教師在釘釘群中通過下載等方式,利用自身的課余時間進行強化培訓,達到專項提升。
為了全面深化落實校企合作,必須對實訓基地的建設以及運營進行有效增強。首先,在學校層面,加大對校內實訓基地的資金投入,對現有的設備進行改造升級,保證其可以滿足技能培訓的需求。此外,學校與企業必須展開專項合作,對企業搭建具有同步性質的實訓基地。使學生可以在實訓基地中進行有效的實踐,在實訓基地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進行工作經驗的加強。
同時,企業與學校也應簽訂培訓機制。例如,在學生實習期,企業應對學生在企業當中的實習表現進行評分。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企業應保留實習職位,在學生畢業后,可自由選擇是否到該企業發展,而對于表現能力稍差的學生,在實習期結束后,企業將對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指正,幫助學生進行后續的成長。
綜上所述,“1+X證書”制度下,人才培養模式是學生成長的全面保障。同時,更是其基礎技能的提升。在學校的全面教學當中,自身實現有效的針對性,加強校企合作的互動,綜合有效的落實教學觀點。在后續的培養過程當中,使課程內容緊密對接,達成學校、學生、企業的對接標準,推動人才成長。保證學生在學習中,與“學習技能”、“多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當中得到有效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