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將“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作為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之一。新時期背景下,教師資格制度被賦予新的使命,研究總結我國當前教師資格制度的研究熱點與趨勢,推進教師資格制度科學化、標準化成為緊迫的時代課題。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將“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作為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之一。筆者在知網以教師資格制度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1985年至今共有研究文獻1726篇。從1985年起出現教師資格制度的相關研究,按照研究發展趨勢可以分為平緩期與上升期,平緩期時間節點為1985至2000年,1994年與1996年研究數量出現研究高峰,1994年的相關文獻的研究內容主要圍繞美國、日本教師資格制度研究,以呼吁我國實行教師資格制度。1995年我國頒布《教師資格條例》,將教師資格的各種條例與規則細化,因此1996年關于教師資格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于實施教師資格制度意義進行探析,同時也不乏國內外的比較研究。
自2000年開始相關研究數量開始上升,進入上升期,相關論文研究數量在2002年與2016達到兩個小高潮,其中2016年數量最多達到頂峰。2002年的研究主要圍繞教師資格制度實施的程序、體系、內涵以及法律政策的解讀與完善進行相關的探究,同時也包含著對于國外(美、日)教師資格制度的比較研究。2016年教師資格制度作為國考在我國實行開來,在此其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師資格制度改革對于教師教育、師資分配、師范類院校影響以及教師資格制度國際經驗的探究。主要主題分布中除了教師資格制度外,與教師資格制度這一關鍵詞聯系最多的主題分別是教師教育、中小學教師與教師專業化。教師教育是教師資格制度研究的關鍵主題。通過教師資格制度研究的可視化分析,可以發現當前國內對于教師資格制度的研究可以歸為理論研究、問題研究以及比較研究三大類。
當前對于教師資格制度的理論研究并不多主要有公平理論以及社會學制度主義。郜越、郭輝的《教育公平視角下對教師資格證全國統一考試制度的研究》從教育公平的視角對教師資格證全國統一考試政策進行解讀,提出在政策制定者、政策對象、政策形態和政策特性四個方面均呈現出有違教育公平、擴大地區差異的傾向。當前我國教師資格制度推進師范畢業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的改革,這一調整也面臨著公平問題。就政策制定者的本意是為了促進師范生的就業,但是就現實而言師范生免認定是否會造成招聘單位的特別對待,造成師范生與非師范生在就職教師職位時的機會不公。
有學者以社會學制度主義的視角對日本的教師資格制度進行探究。就其研究而言,我國教師資格制度從其歷史發展軌跡來看也是處于不斷的更新調整之中,也受到外部的推力、內部的張力的影響。當前我國教師資格制度師范生免試制度的改革便是由我國當下的社會環境所驅使的。內部張力主要表現為教師資格制度本身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需要及時的更新與調整。例如我國的教師資格終身制與師范生免試認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師資格獲取的一勞永逸及教師專業發展的惰性。基于此,我國曾兩次召開教師資格制度國際學術研討會,進一步認識到打破教師資格終身制度的必要性,以及教師資格認定定期注冊制度改革的現實意義。
除此之外文章也提到了日本教師資格制度更新的與教師專業化浪潮、制度同形化的聯系。社會發展對教育制度有一定的要求,而當我們在審視教育制度之時,卻忽視了教育制度本身的獨立性與自主性,教育制度對社會發展也在發揮著合法化的關鍵作用,教師專業化的浪潮正在深刻的影響著教師資格制度。至于同形性,從我國教師資格制度建立伊始便有學者開始呼吁學習其他發達國家的先進制度,這種呼聲一直伴隨著我國教師資格制度發展的全過程,而我國教師資格制度正是在博采眾長之中不斷前進。
我國當前所施行的教師資格制度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教師資格考試制度,針對教師所必備的教學基本知識以及教學設計、言語表達等基本素養進行綜合考核,該部分由筆試和面試兩個環節組成,筆試成績合格后方可報名參加面試。第二部分是教師資格認定制度,大體上包括對申請人教師資格考試成績、普通話水平、思想品德以及身體素質等方面的認定,認定合格后申請人即可獲取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書。第三部分是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制度,由相關單位對入職的教師的從業資格進行定期的核查,并以五年為一周期定期注冊教師資格,未注冊或者不能通過核查的在職教師將被淘汰。基于此對于教師資格制度的現實性問題研究從縱向的制度程序上劃分主要包括教師資格考試制度、教師資格認證、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制度。
教師資格考試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專業化與去專業化的矛盾、補償性與發展性的矛盾、評價取向與發展取向的矛盾。教師資格認定中存在問題主要包括、資格證書分類不全、認證學歷標準較低、;認證標準籠統寬泛、切法可操作性,認證標準不統一、認證機構單一化、管理不完善。目前我國已建立起橫向三類覆蓋、縱向三級遞進的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體系,進一步提出了推進師范生免試認定改革的政策,這正是優化教師資格認證體系的關鍵之舉。
我國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制度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注冊對象涵蓋不全、注冊時間較為固化、注冊條件“門檻”較低、注冊條件標準不統一、注冊過程存在形式化;制度權威受到質疑、教師消極懈怠;監督管理過于寬松、定期注冊工作缺乏足夠的“后勤”保障。
尚丹陽的《中美教師資格考試制度比較研究》、胡卓敏的《美國教師資格普瑞克西斯考試系列述評》、陳凡的《美國教師資格普瑞克西斯考試研究》、余賽月的《日本教師資格證書更新制度構建研究》、沈鴻敏,盧慕稚,劉求實的《日本教師資格證制度改革的最新進展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姚琳,龔興英的《中日教師資格制度:比較與借鑒》等,都是代表性的比較研究的著作。經過對比研究發現其研究的重點是美國的普瑞克西斯考試體系的教師資格考試方案,該制度實現了從重視考書本知識到重視考課堂教學技能的歷史性轉變,具有標準統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注重考查新任教師實際課堂教學技能等特點。對于該考試體系的應用主要針對的是我國教師資格考試制度對于非師范生來說的補償性,補償了非師范生與師范生之間的專業經驗性差距,這也正是我國教師資格考試制度改革所需要的,吸收和借鑒該制度對于促進我國教師資格制度科學化、標準化,解決當前我國教師資格制度的現實問題具有重要意義,立足于我國社會制度與發展現狀是吸收與借鑒的前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師學歷也隨之提高,然而《教師法》中規定的不同教師資格等級對應的學歷還未及時更新,引發了居多的現實性問題,如教師道德問題、教師準入標準偏低、教育不公等問題。我國的《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規章也應跟隨時代潮流發展,與時俱進。因此加快推進教師資格制度相關法律法規更新改革,構建更加科學化、合理化的法律體系,為教師資格制度的實施保駕護航是當務之急。
其次,當前我國教師資格制度推行師范生免試制度改革是推進教師資格制度發展的重要改革,但也伴隨著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免試之后是否會降低師范生的能力水平,這與教師教育學校的職責能力息息相關,必須嚴格把控教師教育類學校辦學要求與教學水平,盡快建立科學化標準化的審核程序與制度。
最后,師范生免試制度的改革還涉及免試師范生其上崗之后的定期考核制度。當前我國的教師資格證書實行定期注冊制度,但是當前我國定期注冊制度實施還面臨諸多問題例如注冊標準、注冊考核、注冊周期等問題,全面落實定期注冊制度需要更加科學的頂層設計,在制度上嚴格把控,精準落實。這是落實發展師范生免試制度的關鍵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