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莉
四川省大竹縣石河鎮(zhèn)中心小學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有效應用情境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為了讓學生體驗新型音樂課堂,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情,完成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過度,希望大家都能認真實踐小學音樂的情境教學,推動我國音樂教育事業(yè)的良好發(fā)展。
目前小學生的音樂課授課方式是傳統(tǒng)的“填鴨式”授課方式,這種方式顯得教學非常的死板,很多小學生在音樂課的學習過程中并沒有興趣。所以目前就需要一種適合小學生特點的授課方式,并且這種授課方式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為此,“情境化教學”就是專門為提高小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所制訂的,這種授課方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充分地調動了小學生課堂的活躍氛圍,其中各種各樣有關音樂的小游戲,不僅能讓小學生在娛樂玩耍中了解音樂知識,還能提高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拓小學生的視野,在此過程中,更能激發(fā)小學生孩童的天性,小學生們會爭先恐后,充滿激情與熱情,這有利于培養(yǎng)教師與小學生的感情,更有利于達成教學目標和激發(fā)更多小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與熱愛。
1.用詩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古代詩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庫。最初,它是一種與音樂并存的藝術形式。自古以來,詩歌和音樂就已經融合在一起。它是中國文學獨特而悠久的傳統(tǒng),也是中國音樂引人注目的地方。例如,在"牧羊人"課程的入門部分中,教師可以首先播放"牧羊人短笛"短片,并要求學生談論他們所看到的內容。一位同學說:這個短片,讓我想起了詩歌《牧羊人》。一個有效的位置可以使學生“觸及思考的舞臺”,激發(fā)他們的思考熱情,并喚起更多的聯(lián)想。我利用一首小詩引起學生的注意。伴隨音樂讓他們體會到牧羊人在唱歌。利用古代詩歌的優(yōu)美韻律,既豐富了學生的多元文化主義,又激發(fā)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學習音樂。
2.巧設表演情境,增強課堂互動效果。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的表演更加鮮活有趣,課堂的氛圍更加濃厚,有效地提高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性。通過課堂中的音樂互動表演,教師可以更清楚地掌握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情況,對于一些音樂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及時增加他們的練習,促進其提高。對于表現(xiàn)良好的同學,教師及時表揚,讓這類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繼續(xù)表現(xiàn)得更好。表演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音樂課堂更加活躍,課堂的形式更加自由和豐富,學生的參與興趣和表現(xiàn)欲望也會被充分激發(fā)。
3.采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在小學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了,有的學校還為小學生專門開設了鋼琴課,以及準備了專門的音樂教室,音樂教室中還配備了多媒體器材,可以讓音樂知識以動靜結合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需要音樂教師自身具備掌握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能力,熟練運用多媒體技術,并能夠制作出精美的課件,使課件的內容滿足音樂教學的需求。多媒體技術對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境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比如在進行《小紅帽》的教學時,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能夠使小學生從小紅帽的童話故事中了解歌曲的內容,而動畫片中生動形象的場景和角色等都會吸引小學生的關注,這樣音樂教學的氛圍會更好。隨后教師還可以采用音樂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表演《小紅帽》,繼而增強學生音樂學習的參與感和體驗感,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
4.創(chuàng)設藝術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啟發(fā)性原則主要是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應當將教學重點偏向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上,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究的能力。音樂教師可以采用藝術情境進行教學,這里的藝術情境構建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視覺,偏向于使用圖片、視頻的方式展現(xiàn),圖片的選擇可以是教材內的插畫、網絡上的圖片以及具體化的剪貼畫,其中剪貼畫對于小學生而言接受度會更高,視頻應選擇一些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類型,這樣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其次是聽覺,偏向于選用相關度較高的音樂進行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這樣能夠拉近學生與新課程的距離,但是要注意的是所選擇的音樂學生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實際作用會有所降低;最后是實踐,側重于讓學生將所學音樂知識完全消化,一般可以采用引導學生演唱、演奏、律動以及游戲等方式進行。
5.利用生活素材創(chuàng)設情境。音樂本身便是來源于我們的生活的,教師想要更好的進行音樂教學情境的構建,便必須重視生活化素材的運用。現(xiàn)在很多音樂課本中的生活化素材都比較豐富。所以,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導入的時候,可以將生活作為出發(fā)點,切實提高音樂本身的親和力,讓學生在音樂情境中更好的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這樣能夠將學生的音樂學習主觀能動性真正的激發(fā)出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其次,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在生活中更好的感受音樂,走進大自然,更好的感受天然的音樂,這樣也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音樂是動人的,不是機械地呈現(xiàn),所以教師在教學時絕不能一板一眼地教學,這樣會使音樂本身失去靈動性。教師在教學時要保留音樂的美好,引領學生認真學,而情境的構建就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融入情境之中,調動感官去體驗音樂當中傳遞的情感,可以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對于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提高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