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琳
宜春市袁州區寨下中學
教師在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進行備課時,不但需要設計教授學生知識的教學方案,還需要設計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方案,這樣才能達成新課改的要求,并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教師想要提高素質教育的效率,就需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以此了解學生的心理,并成為學生的道德榜樣。教師根據教學知識設計師生互動的方式,以此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能夠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和教學氛圍。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網上交友新時空》時,可以先在多媒體上展示各種網絡游戲的圖片,并提問學生:“玩過哪些網絡游戲?在網絡游戲中交過朋友嗎?”,這樣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使學生積極地進行互動。接著,教師可以提問:“在網絡游戲中經歷過哪些印象深刻的交友事件嗎?”,并向學生講述自身在網絡游戲中交友的事件,這樣就能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之后,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現網絡游戲詐騙的新聞,并在引導學生閱讀新聞后鼓勵學生講述感受。最后,教師可以提問:“除了在網絡游戲中可以交友,還可以怎樣運用網絡交友呢?”,并在學生回答后給予學生肯定,同時可以提問:“知道哪些與網絡交友相關的新聞?”。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講述網絡交友的注意事項。教師這樣教學,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互動氛圍。
初中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并不強,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和教學知識創設教學情境,就能使學生快速地進入情境中,同時能夠使學生了解情境內容和教學內容,這樣就能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情境內容進行討論,以此引導學生對情境內容進行思考,同時以互動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知識。這樣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就可以使學生輕松地理解教學知識,并鍛煉學生的互動能力。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家的意味》時,可以先在多媒體上展示影視劇《家有兒女》的片段,并鼓勵學生講述觀看片段的感受。接著,教師可以提問:“你認為家是什么?”,并鼓勵學生回答,同時可以鼓勵學生根據回答內容創設情境。如,學生回答:“家是避風港。”,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創設情境:“我被欺負時,我可以回家向父母訴說,并讓家人幫我解決事件,或是與家人一起商量解決事件的方式。”。之后,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情境:“學生坐公交車上學時,發生了堵車,然后遲到了,學生的笑容消失了。在放學后,學生要坐公交車回家,但公交車上的人很多,擠了很久也上不了車,學生的眉頭皺了起來。快到家時,學生的衣服被頑皮的小孩用水槍弄濕了,學生很生氣。這時,學生推開了家門”。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述情境內容,并鼓勵學生猜測情境中學生后續的行為。教師以此教學,可以增加教學中互動的機會,并提高互動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想要開展高效的互動教學,就需要根據教學知識激發學生互動的興趣,同時為學生提供充足的互動機會,同時在互動中引導學生探究教學知識,這樣就可以提高互動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的生活教學。以生活教學的方式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就可以使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互動興趣。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就可以提高學生互動的興趣,同時可以使學生掌握教學知識。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守護生命》時,可以先在黑板上寫下“守護生命”,并圈出“生命”,同時可以提問學生:“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擁有生命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同時可以傾聽學生的討論內容,并在適時中加入學生的討論。接著,教師可以提問:“如何守護生命?守護生命的辦法有哪些?”,并與學生共同討論問題。之后,教師可以問:“在下雨天,你遇到了一只裝在紙盒中的小狗,你想收養小狗,但你的母親不喜歡小狗,你會怎樣做呢?”,并引導學生在思考后進行討論。在學生討論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講述討論內容和結果,以此使學生講述多樣的解決方式。教師可以將學生所講述的方式寫在黑板上,并與學生共同分析各種方式的可行性。教師這樣進行教學,就可以提升學生參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興趣和熱情。
教師應用師生互動的方式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并應用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就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并提升學生學習和參與教學的興趣,同時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認知和生活認知。教師這樣教學,就可以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