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思夢
(荊楚理工學院 湖北 荊門 448000)
【關鍵字】戲劇表演;童話;童話教學
童話教學主要指的是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善于聯系生活閱歷,同時結合教學內容來充分發揮想象力,將教材內容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手段十分受學生的喜愛,繼而有利于教學質量得到高效提升。教師在開展童話教學時應基于學生的思維特征來創造故事情節,只有開展能夠充分滿足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的童話教學,才能促使學生更加理解所需掌握的知識內容,也才能有助于童話教學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成效。而在童話教學中應用戲劇表演這一教學形式,主要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理解知識內容,將教材內容以戲劇表演的方式進行表現,這一教學方法對營造教學氛圍、提升教學質量有著重要意義。當前,受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還未深刻意識到戲劇表演對于童話教學的重要性,加上各方面經驗的欠缺,因而導致戲劇表演仍未得到高效踐行。因此,為了促使戲劇表演在童話教學中得到高質量應用,本文展開了全面探討。
當前,教師普遍年齡偏大,雖然擁有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但是其教學思想過于陳舊傳統,未能做到與時俱進,而戲劇表演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形式,是新課改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所以教師對此還不是很了解,更談不上將這種教學方法高效運用到教學工作中。戲劇表演對于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教學質量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最近幾年才被運用到教學中,因而各方面經驗還比較欠缺,這就致使教師在運用過程中總是難以做到基于學生的思維特征來開展教學,并且一旦面臨教學難題,并不能及時進行解決。很多教師一直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思想停滯不前,仍舊沿用低效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未深刻意識到戲劇表演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課堂氛圍、提升教學質量所具有的教學功能,甚至在教學過程中十分排斥這一教學形式,不愿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改革。追根究底,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教師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所以導致戲劇表演在童話教學中仍未得到高質量應用。
據調查研究,能夠發現我國有近一大半教師都缺乏戲劇表演的專業知識,還有一部分教師對戲劇表演的知識完全是一片空白,而僅有微乎其微的教師在童話教學中能夠運用戲劇表演法,而且還不是很頻繁。教師所具備的戲劇表演專業素養能夠直接影響到戲劇表演法在教學中的運用質量,如果教師缺乏專業戲劇教學知識,也就無法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專業有效的指導幫助,這不僅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會致使學生對這一教學方法逐漸喪失興趣,甚至會滋生抵觸心理,繼而嚴重阻礙戲劇表演法在童話教學中的持續運用。
當前,教師仍然秉持著舊時的教學觀念,總是認為教師在課堂上一直講解知識即可,學生只需要認真聽講,不需要開展各種教學活動來分散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因而,對戲劇表演法并不關注,也就意識不到這種教學方法對于提升童話教學質量所具有的作用,繼而進一步致使戲劇表演法在童話教學中難以得到廣泛運用。另外,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總是習慣于將自己放在課堂主體位置,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接受,而戲劇表演法的教學重點就是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導者,令其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教師未意識到這一問題,也未采取有效舉措來做出改變,總是一味地灌輸知識內容,因而在進行童話教學的過程中難以有效應用戲劇表演法,縱然組織學生開展了這一教學活動,也收獲不到預期的教學成效。
基于新課改背景,教師應緊跟時代步伐,摒棄舊時的教學觀念,與時俱進,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改革,形成全新的教學風格,以一種創新的眼光來轉變自身的教育方式,要深刻意識到戲劇表演法對于提升童話教學質量的重要性。教師首先需了解童話教學具有的教學特征,意識到童話教學中的故事情節需以一種表演的方式進行呈現才能彰顯出教學主旨,也才能有利于學生真正理解其中的教學內容。其次,為了豐富戲劇表演的教學方式,教師應在課前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利用網絡平臺來搜集相關的教學案例,并結合課本內容及學生的學習特征、實際需求還有理解水平來設計戲劇表演的內容,以此來保證戲劇表演法在童話教學中得到高質量運用。最后,教師可結合之前的教學經驗來總結學生在參與活動時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給予指導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進行戲劇表演時更加得心應手,從而也能促使童話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當前,在小學各學科教學中分組教學是十分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并且對于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十分有幫助。教師在進行童話教學時可采用分組學習的方法來開展戲劇表演教學,通過分組學習能夠讓學生養成團結協作精神,在參與教學活動時能夠相互指導、相互促進,通過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這十分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教師運用戲劇表演法時可先組織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各個小組的學生結合自身對課本知識內容的理解來分角色表演,這不僅有利于營造有趣歡樂的課堂氛圍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積極性,還有利于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以此來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一股凝聚力,這樣才能充分理解所學知識內容,繼而才能完美詮釋文本的主題思想。例如在進行《寒號鳥》這一童話的學習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對整篇課文進行一次泛讀,大概了解文中的角色有哪些,然后讓學生自行分組討論文中的內容,再各自選定角色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表演,像課文中的旁白、喜鵲、寒號鳥、楊樹、山等。在分組進行戲劇表演時,教師在旁邊應隨時給予學生一些指導,教導其在表演過程中要體現出文中的思想感情,在動作上也要靈活。待各小組學生完成戲劇表演之后,教師要進行客觀評價,對于那些表演優秀的小組要給予夸贊,而對于表演不是很理想的小組,要針對其不足之處進行糾正。通過分組形式的戲劇表演,能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之間形成互補促進的合作關系,為今后的學習發展創造有利的前提條件。
教師的教學水平能夠直接影響到戲劇表演在童話教學中的運用質量,因此,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主動學習,以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師課下可借助互聯網平臺來搜集關于戲劇表演法運用于教學中的方法,還可主動請教周圍有經驗的同事,通過交流來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時改正,同時也能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認真觀察學生的表現,這樣能夠幫助其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理解水平以及學習能力,并以此為依據來完善自身的教學內容。同時,通過學生的戲劇表演也能發現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教師可基于這種差異來轉變教學方法,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彌補教學方案中的短板,這樣一來既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又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另外,學校也應重視培養教師的戲劇素養,可定期安排教師參加校外的專業戲劇表演法培訓活動,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學校還可多多宣傳戲劇表演法的重要作用,這樣有利于促使教師主動學習相關教學知識,提升學習積極性。學校還可充分利用網絡技術來與其他學校共同搭建一個戲劇表演法運用于童話教學的交流平臺,為各小學的教師創造相互學習的機會,借助平臺來交流彼此的教學經驗,然后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時進行改正,這樣有助于各小學教師形成一定的戲劇素養,從而促使童話教學的質量得到高效提升。
本文通過對戲劇表演法在童話教學中的運用現狀進行分析,發現主要存在教師缺乏運用經驗、教師戲劇表演專業知識匱乏、戲劇表演法未得到教師的重視等問題,然后提出了轉變教學理念,積極運用戲劇表演法;采用分組形式進行戲劇表演;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等相關對策,希望能為戲劇表演法在童話教學中得到高質量運用提供參考。總而言之,教師應與時俱進,對自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進行革新,充分意識到運用戲劇表演法的重要意義,并在童話教學中有效運用,如此一來不僅有利于營造出自在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也有利于調動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的學習專注度提升,還能提升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使課堂教學質量獲得提高,繼而促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