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玲珊
當我們收看安徽衛視的《綜藝我最大》、《劇風行動》,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的時候,會發現主持形式不再是單一的個體,從早期三人或三人以上的界定擴展到4人、6人乃至8人或者更多。主持群的出現和電視綜藝節目的形式有著直接的關系。所謂主持群,即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特點鮮明的主持人按照特定規律組合在一起的一種主持形式。
在唐滌非的《娛樂節目主持新樣態分析》中,對“主持群”做了一個描述:“擁有主持才能的數人(3人以上),共同聚合而成的特殊組合”。而作為內地首檔擁有突破性主持群體的《天天向上》,就曾被這樣評價過:“這類既有比賽選秀性質又帶脫口秀搞笑風格的綜藝節目,多名主持人之間的互動、表演和配合在某種程度上會成為節目本身的一大賣點。這是一個群體的合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扮演。”由此看來,主持群不是隨隨便便湊齊人數,站在同一個舞臺上,觀眾就會買賬的。而是依傍節目的形式、所要傳達的價值觀,來進行各群體成員的角色設定,他們的分工應該是非常明確,拾遺補缺,在默契的配合下來增加節目效果。同時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對于主持人來說,一檔節目的好壞關乎著自身的價值體現。從主持人漸漸過渡到主持群,這是主持形式發展的必然趨勢。
早期節目中最早出現多名主持人共同主持的節目,恐怕非《春節聯歡晚會》莫屬了。從固定的一男一女傳統搭配模式到三男三女的主持形式,給電視熒屏增添了一抹驚艷,也給觀眾帶去新鮮的視覺享受。對于這種類似的如《同一首歌》、《中秋聯歡晚會》等大型晚會類電視節目,大多運用“強強聯手”的組合模式,即多個主持核心組合成的主持群。例如春晚,那些每年都能見到的熟悉的面孔,像尼格買提——作為央視當家綜藝男主持人,央視目前出鏡率最高、綜藝節目主持經驗最豐富,可以挑大梁、鎮得住場子的男主持人;又如周濤——歷經當代春晚最久的主持人,其擁有豐富的直播經驗和對現場的駕馭能力,無人可以替代,她已經作為央視春晚的一張名片,在領導和百姓中樹立了良好的人緣和口碑;還有董卿——當今央視正紅、最炙手可熱的主持人,作為經驗較為豐富、又是繼倪萍、周濤之后的又一代“當家花旦”。對于這種主持模式的出現,它的形成與電視綜藝節目的形式有著直接的關系。
《天天向上》是一檔禮儀公德娛樂脫口秀節目,而在此之前,類似的娛樂脫口秀節目也屢見不鮮。譬如中央電視臺的《非常6+1》、安徽衛視的《劇風行動》,為了吸引觀眾眼球,提升收視率,它們大多是在電視節目形式中加以創新,增加節目效果。而主持群的組建,大多數是男女搭配,像《劇風行動》自開播一來,在組建主持人方面實行“以周群為核心,主持嘉賓輪番上陣”制度。這也是早期的“主持群”模式。或是李詠一人獨挑大梁的《非常6+1》。不論是男女配合的傳統模式還是一人單挑的主持人模式,雖然老套但很適用,在新聞節目、娛樂節目、談話節目、體育節目中都可以運用。但是像“天天兄弟”如此大規模地使用同一性別的主持人,無疑是對傳統主持模式的挑戰和自身的突破,當然這必然是欄目主創者的獨具匠心還有欄目形式的需求。
一個優秀的主持團體必定是電視節目的催化劑,但是如何科學合理的組合優秀的主持群,群體的人數該是多少,該如何設定每個成員的角色,都極大的影響著主持群的組建。從分析我國優秀的電視節目以及主持群來看,一個群體中必須要有一名核心成員,他是整個隊伍中的組織者,引導團隊默契搭配,讓每個主持人之間雜而不亂。像《快樂大本營》中的何炅、《天天向上》中的汪涵、《劇風行動》中的周群,都當著這樣的角色。此外,在挑選配角主持人的同時也應該慎重選擇,不能濫竽充數。在摒棄一男一女搭配的傳統模式后,主持群中的配角主持人尤其顯得格外重要。他們不僅要與其他成員的默契配合,并且還要展示出自己的個性特色。
主持群陣容的逐漸龐大,致使電視節目形式從單一走向多元化。多元化的節目形式以及豐富的節目內容,讓主持群的發揮空間無限擴大。個性鮮明又多才多藝的主持群體,利用自己的優勢增加節目的看點,促進嘉賓與主持人(或觀眾)的互動,這是主持群的主要任務與職責。雖然群內互動為節目增加很多的精彩亮點,但是如果主持人單方面互動過于頻繁,會導致把嘉賓晾在一旁、搶占嘉賓風頭,主持人自娛自樂的情況就會出現。此外,有些節目本身的形式以及環節設置十分簡單明了,譬如簡單的嘉賓采訪,本想發揮主持群體優勢,突出熱烈、幽默的效果,于是安排了5、6個主持人,沒想到事與愿違,主持人之間分工不明確,蜂擁而上,造成場面熱熱鬧鬧,節奏拖拖踏踏的不良局面,造成“喧賓奪主”的現象。這不僅影響嘉賓的熱情,同時也會削弱現場觀眾的熱烈氣氛。同時還應注意主持群是一個團隊,各成員的默契配合才能發揮群體的最大力量。相反,如果成員中某個或某幾個單獨出風頭,成員間的矛盾和摩擦就會出現,這無疑會影響節目質量。所以主持群的團結問題,是團隊保持默契的根本。
電視傳媒行業在經歷了三十多年的蓬勃發展之后,電視媒介之間的競爭也愈發的激烈,而綜藝節目成為當下各電視臺的主打節目。“嘉賓+主持人+訪談+游戲”成為綜藝娛樂節目的必備元素,無論是采訪嘉賓、玩游戲還是現場互動環節都必須要有主持人的引導。因此,主持人作為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節目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以主持人為中心的節目中往往需要主持人就是明星,因此這類節目在一開始就能吸引大量觀眾,使收視率具有較高的起點。”這是上海衛視著名主持人曹可凡在《談話節目主持人概論》中對主持人身份影響節目的概括。而類似于脫口秀節目的《天天向上》、《快樂大本營》則是以語言魅力取勝的節目,不再是單單需要名主持人帶來的明星效益,更多的是需要主持人與主持人、主持人與嘉賓的積極互動,這樣的節目功能促使主持人擺脫邊緣走向中心;同時明星主持人在節目中所體現出的價值不僅要求要發揮其主持人的優勢,更要充當嘉賓的職責,他們的言談舉止帶有一定的明星效應,其本身就是一大看點。在今后的電視傳媒發展中,主持群將會以其特有的魅力和優勢,給主持人的發展和節目的創新帶來更大的活力。
注釋:
[1]陳昌輝、王梅:《綜藝節目主持群的分工與配合》,《新聞愛好者》2008年 第8期
[2]唐滌非:《娛樂節目主持新樣態分析》,《新聞愛好者》2009年第12期
[3]王群、曹可凡:《談話節目主持人概論》,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