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東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在國家發展之際所面臨的國內、國際矛盾也日漸顯現,更要求報紙新聞采編人員具備較高的政治敏感度,能夠順著黨的正確方向前行,為公眾報道出符合實際且可維護國家利益的新聞信息,可隨時根據已發生的、正在發生的、或可能發生的大小事件快速且準確的對新聞價值能力作出判斷并得到第一手資料,讓受眾信息需求得到滿足,實現出版與編輯事業整體質量的提升。
政治敏感度實質即人擁有的對政治領域的一類特殊能力,為一個人素質高低衡量的,以及一個新媒體發展息息相關的政治要素。政治敏感度是每個公民均需有的基本素養,特別是國家的部分中央干部具備政治敏感度會直接影響國家政治建設,關系到國家的穩定和諧發展,而報紙新聞采編人員同樣也應具備極強的政治敏感度,在融媒體時代報道出更有水平的新聞內容。
(1)為公眾進行準確新聞信息傳遞
采編的主要職責即進行信息采集與編輯,站在客觀視角將具有討論價值與意義的新聞素材進行報道。而政治敏感性為新聞事業的基本屬性,政治立場與觀點多多少少會被新聞輿論所映射,并潛移默化的影響人類日常生活。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新聞輿論工作者應具備較強的政治敏感型,用科學理論武裝人,用正確輿論引導人,用高尚精神塑造人,用優秀品行鼓舞人,了解新聞政治性的重要使命,將黨與民眾的喉舌作用給予充分發揮,本著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輿論導向,始終和黨的方針、路線、政策保持高度統一,替代國家政府、黨與民眾進行強有力的新聞言論發表,凸顯政治立場,發出正義之聲,為民眾展現出更多客觀信息。
(2)使采編人員新聞篩選能力提高
新聞篩選能力即在大量信息里進行可引起轟動效應的新聞信息尋找,經修飾完善在報紙與新媒體平臺進行展示。新聞敏感性的培養除了可讓采編人員的新聞分析能力提高,還可促其判斷能力與決策能力增強,讓采編人員在具體工作開展中可及時明確有價值的信息,并在媒體影響力的作用下最大程度的提高新聞影響力,將新聞工作者存在的價值給予展現。
愛國主義屬于國人應有的基本思想基礎,不管是普通公民、黨員干部或是特殊職業工作者均應注重愛國情感的培養,培育出與我國改革事業匹配的優秀人才,克服貪圖安逸、崇拜金錢、計較得失的不良傾向,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始終把黨、國家與民眾利益放在首位。同時,新聞采編人員還應注重全局觀塑造,能夠從國家戰略與國際形勢等綜合趨勢下對黨中央方針政策進行領悟,提高使命意識,做到堅決聽從黨的指揮,服從國家安排部署。
報業采編人員應充分掌控國內外大局,多方掌控世界深刻變化與特征,了解經濟多樣化、世界多極化與科技發展的綜合趨勢,做到因時利勢、審時度勢、趨利避害,這屬于政治敏感性提升的一項關鍵能力,只有掌握該能力方可做到把眼光立足崗位,并放眼世界,能夠根據國際條件發展與國際形勢變化進行準確方向把控。此外應注重政治輿論導向引導,認真踐行黨的政策、路線、方針與政策,嚴把黨與國家在新時期的工作方向,隨時了解黨與國家的精神動態,實現社會責任感的提高,將新聞媒體喉舌作用進行發揮,又實現政治敏感度的培養;尤其是在一些公共突發性事件報道上更需保持一定政治敏感度,堅持政治立場,了解政治意圖,在細枝末節處掌握新聞價值較高的素材并寫作成篇,促其變成引導公眾輿論導向的有力工具。
如面對華為面對美國制裁的重壓,在2019年5月17日凌晨海思總裁何庭波發文致信員工做作出的決定中提到:華為為了兌現客戶持續服務承諾,將把保密柜里的備胎芯片“全部轉正”,而人民日報采編人員在這種形勢下作出了華為遭“極限施壓”:科技自立、時不我待”的點評,這是采編人員對當前國內外政治形勢進行綜合分析,以較強的政治敏感性作引領,編寫出符合事實與維護國家利益的新聞報道。
因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社會進步速度加快,源自于各方面的復雜矛盾也相繼出現,為了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新聞采編者需具備一定的問題導向意識,擅長質疑問題、反映問題、了解問題與解決問題,將問題的發生進程朝正確方向帶動,這是新聞敏感度中最基本的膽識與氣魄。
現今正處于改革開放的陣痛期,出現于各領域的問題和矛盾相當多,這些均要求新聞采編人員始終將黨的利益與群眾利益彼此結合,將黨與政府關注的焦點與群眾呼聲以及愿望結合,針對國企轉軌、醫療保險、物價穩定、住房困難等一系列、民眾非常關心的問題以及黨中央高度重視的問題,分析潛藏了很多的矛盾與沖突,站在多視角進行問題挖掘,找出問題相互間的契合點,增進黨、政府與民眾相互間的溝通,以權威理想的聲音進行輿論引導,以簡單易懂的方式進行新聞傳遞,取得雙方的共鳴,發揮上情下達、下情上達之效,而采編人員也可在這一過程中實現政治敏感度的培養。
如在2020年發生的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事件中,當央視軍網、央視新聞等媒體等將真相視頻公布于眾后,《解放軍報》采編人員結合中印邊境形勢,站在國家層面明確其中存在問題“政府公布有關情況的考慮是什么?”并指出點評:選擇在此時公布事實真相更利于人們掌握實經緯與是非曲直,同時是對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應有敬意。這是采編人員較強的政治敏感度的表現,是注重國家權益維護與保障的表現,也是維護中印邊境地區和平安寧的表現。
新聞采編人員政治敏感性的培養與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還應在日常新聞實踐中強化知識儲備的同時,加強成功失敗經驗總結,做到學以致用,勤于練習,在辦公室或家里進行新聞內容的空想是無法報道出公眾感興趣的熱點新聞事件報道的,還應通過多渠道進行新聞信息收集,對于所發生的、有影響力的新聞事件應注重挖掘其中潛藏的矛盾與沖突,本著不辱使命的強烈意識,本著為人民、社會與國家負責的主觀能動性,本著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的理念,成為生活的有心人、政治領域的明白人,新聞報道的引導人,并在經驗教訓積累的過程中實現政治敏感度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