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杰
河北省館陶縣魏僧寨中學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全新的教育和教學理念,這使得教育的重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知識本位到綜合素養的培養。而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能夠更好地滿足這一全新要求,促進教學的科學、合理轉變,更好地去完成新的課程目標。所以說,廣大的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徹底地轉變觀念、更新思想,勇于探索并大膽地尋求教與學的突破,真正實現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的有效整合,最終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傳統物理教學存在填鴨式教學的死板,教師上課講解的全部是教材中的重點知識,學生一聽就懂,只需要記住知識點就能順利通過考試。但是學生面對新問題完全沒有探究能力。面對考試的新型題目也是無從下手,不知知識點如何運用。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應對考試,提高成績,但是對于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完全沒有發揮出來。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不符合新課標中對于全方位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方針。
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為現代教學提供最新的教學環境。利用信息技術,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如,在介紹熱機的工作原理時,課本畫了吸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沖程的圖像,學生感覺不是連續工作的。利用多媒體講授有助于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能夠動態感受熱機的工作過程。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和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輕松引領學生進入場景,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如在講“能源家族”這節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安排幾分鐘讓學生自己閱讀并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圖片和數據。在福島核電站發生泄漏事故后,核電的安全性讓人質疑。而日本的地熱資源居世界第三位,但地熱能在日本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比例并不高。地熱能是否能夠吸引到更多科學家去研究呢?這就加深了學生對能源的認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不同學校的學生和教師可以圍繞同樣的問題合作學習。學生還可以利用網絡對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分析、歸納和思考,進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通過網絡學生可以得知:地熱能是由地殼抽取的天然熱能,這種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巖,并以熱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發及地震的能量。地熱發電廠不需要龐大的鍋爐,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可以說是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前景將會十分廣泛。
傳統的教學方法存在著很多弊端,面對新時代的教學觀念必須學會改進和變通。如今許多教師難以放棄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去接受新的教學方法和觀念,只是一味地堅持自己的教學方法,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只有傳承傳統教學法的優點舍棄傳統教學法的缺點才能更好的適應新課標對于教學的要求。接受信息技術教學法的優點,將信息技術教學法和物理課堂得到完美的融合才能更好的適應新時代教學的發展潮流。只有這樣,學生的素質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教師才能更好的發揮課堂的作用。
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往往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效率和效果,所以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信息技術教學以圖形、動畫為主要的手段,可以讓學生獲得清晰明快的感受,因而可以幫助實現教學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對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將原本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直接揭露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強化學生觀察的過程,讓整個物理教學變成具有智能化的雙向教學活動過程,有效地突出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知識內容。
例如,在教授《探究歐姆定律》時,本節課程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筆者利用信息技術對課程重點難點知識進行講解。上課后,筆者先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們演示完整的實驗電路,讓學生們認識實驗的重要性,然后,筆者再針對虛擬實驗過程,來突破本節課程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們明確認識探究過程的具體步驟。這樣,筆者通過結合信息技術教學,突破了教學的重點難點。
信息技術教學和初中物理課堂的融合是非常有意義的,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有很大的好處。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不再是枯燥無味和困難,其實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興趣。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很好的改變這個局面,使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由排斥到接受再到希望。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信息技術教學還節省了教師的時間,使教師擁有更充分的時間去利用課堂,節省力氣。不僅如此,面對新課標對于課堂教學的要求,信息技術和物理課堂的融合是非常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