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俊蘭
伊金霍洛旗阿勒騰席熱鎮第五小學
一個國家要想不斷地向前發展,就要抓住創新這一基本點,而學生對于國家的發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但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益,而且對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有促進作用。對于小學生的教育來說,小學階段是各種觀念剛剛建立起的時期,只有在這關鍵時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對學生未來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對于語文教學,也是小學教育的基礎,只有在學好語文的基礎上,才能保障其他學科的理解。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再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則定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并且也符合現代教學所提倡的要求。接下來談一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對策。
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就要轉換改變之前傳統的教學方法,要創建適合學生學習的周圍環境,來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1]教學活動是老師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的結合雙邊過程,拋棄任何一邊都不可能順利完成教學活動。轉變之前的教師對學生的“灌輸式教育”的教學方法,教師要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能力,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上來,以學生為中心。對于小學生來說,如果能夠受到表揚,那么他們會更加努力學習,所以在教學時適當地鼓勵學生發展自身的優勢,善于發現不同學生的長處和短處,激勵學生發揚長處,改善短處。不要對學生進行打壓式教學,這樣會嚴重阻礙學生未來的發展。為了防止學生照搬照抄教師所講授的知識,教師要多采用小組討論或者師生交流的教學方法,倡導學生可以自己學習,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各個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找到問題的答案。舉個例子來說,教師在講授《小山羊》這一課程時,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完本篇文章后,教師提出有關問題:“在學習問本篇課文后,你們感覺小山羊還可以和誰做朋友?”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討論情況,對于錯誤的內容要加以糾正,對于表現好的學生要加以表揚。在當今教育背景下,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也不是單純的師生關系,通過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可以消除兩者的隔閡,成為更加親近的關系。
在教師進行課堂教學中,課堂點撥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素質教育形勢下,教師要拋棄之前的傳統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而不是將全部的知識全都將給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更高,更愿意憑借自己的思考來解答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也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在老師的引導下從而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法。教師在提問題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來提,使之在學生的能力范圍內解出答案,學生也可以獲得滿足感,從而更加熱愛學習。[2]舉個例子來說,教師在講授《跳水》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根據“所有的人全默默地看著他,等著將要發生的事情”來引導學生對于“默默”的理解。大多數的學生都可以想到一點:在這句話中“默默”是指不說話,很安靜,在文章中的意思是人們都不動聲響地等待著將要發生的事情。這只是這句話的表層含義,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把握更深層的含義。比如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可以根據上下文以及本文的主旨來把握一下這句話的含義嗎?”,來引導學生從其他方面來理解這句話。在老師的引導下,有些學生提出,可能是人們感覺要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所以會默默地不出聲音;也有些學生認為,人們因為驚恐而默不作聲等。通過教師的逐步引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不斷加深,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運用信息化技術,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來把握文章的內容。除此之外,也可以加強學生對于我國信息技術發展狀況的了解。教師在教學時,運用信息化技術舉個例子來說播放一些與課本內容相關的視頻,可以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可以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知識。[3]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這個媒介來在學生的理解范圍內提出一些問題,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也可以進行小組討論,每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觀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除此之外,對于小學生的一些字詞的朗讀還不夠準確,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朗讀一些字詞,從而糾正學生對字詞的錯誤讀法。在小學階段,學生更喜歡一些動畫片或者圖片,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搜一些相關的內容,來讓學生表達自己對于內容的理解。
小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來進行,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的特點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且要時常鼓勵表揚更能夠刺激學生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抓住這些關鍵點,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也是符合現代的教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