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任
廣西欽州市靈山縣平南鎮三里小學
教師專業發展指的是教師成長專業化、職業性高,也就是指教師在整個執教生涯中,通過專業的培訓機構,取得專業理論知識、教育教學經驗與技能,從而體現專業素養、表現專業職業道德。更是要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從教職業素質,既而升華為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亦是一個從“普通人”變為專業“教育者”的過程,是立德樹人、為人師表,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過程。
有詩云:“師者,傳道受業解也”,我國有史以來就是尊師重道的國度。為人師者,之所以能得到世人的高度尊重,因為教師職業是人類進步的指引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與鑄就者,是文化知識的傳承者和播種者,更是道德倫理的建構人!從這個層面上說,教師就是指引人類走向光明的引路人。他們肩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的艱巨任務!
1.內因——自學、反思是途徑。(1)自學。自學通俗上說的是教師自身素養對專業知識的學習,通過專業的培訓機構,取得專業理論知識而提高自身內在的專業水平,形成教師個人魅力的專業提升。“師傅引進門修行靠個人”自學是提升個人能力的重要途徑,那么閱讀必須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蘇霍姆林斯基說:“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對于身處教育一線基層的教師而言,最主要的就是每天鍥而不舍地閱讀,閱讀就是最好的備課和提升自身修養的。(2)自我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得到升華的重要體現。首先,反思是教師專業專業發展得到升華的重要體現,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反思執行自己的教學行為的過程,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升自己。其本質上就是實踐性活動,教師專業發展的提高與發展,離不開教育教學的踐行。其次,反思教學實踐,在反復實踐中提升自身修養。教育在實踐性活動中融入教師專業的提升,也證實了教育教學在付諸行動中真正體現,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紙上談兵注定是失敗的、行不通的。教師精神素養的形成是一個不斷深入總結和自我提升的過程。最后,課后的教學反思。反思,必須要正視優缺點,而不是專講優點,甚至放大優點,更不能只講優點,扭曲事實,欺騙自己。在反思中提升自我,正所謂“不遷怒,不貳過”從而走上正軌。可見教學反思,更是教師必不可少的研究和自我升華的必要途徑。
2.外因——即搭建和鋪設平臺。(1)搭建和鋪設平臺是上級教育部門與學校共同開展的培訓、觀摩、線上學習等平臺,關注和督促教師專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舉辦線上網絡培訓班,組織線下教師基本功技能競賽,派出教師外出學習等等真正做到走出去請進來的學習型模式。(2)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樹立榜樣。教師專業化發展也是優秀教師成長歷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德師風建設更是尤為重要!為此,我校以國家頒布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違法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等各項規章制度,透過“內化”和“外化”來實現整體構思。(3)組織觀摩課研究。觀摩課是展現教師集體智慧和研究成果的舞臺,能夠起到引領青年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積極鼓勵優秀骨干教師,特別是黨員教師的先鋒帶頭作用,讓他們起到示范輻射作用,以點帶面,面面推廣,做好傳幫帶,激起廣大教師不斷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濃厚興趣。
近年來,我縣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通過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采取了諸多操作性強的方法,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為教師隊伍建設注入了新動力。這些方法具體是:一是培訓二是研究三是以老帶新。
1.培訓。培訓,給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一個了解教育現狀,升級教育理念,摸索進步的階梯,更好地使教師在專業發展中出類拔萃,一定要讓教師全程參與全方位的教師崗前培訓,自始至終地更新、補充新知識。
2.研究。研究是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以課題的方式去呈現和對待,用科學發展的態度、敏銳的眼光發現并執著地給予深入開展,以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對待我們身邊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面對它,解決它。解決研究的方法形式多樣,譬如課題研究、案例研究、線上研討民主調研等等,正所謂,人多力量大,集思廣益,揚長避短,這些都是可行性極強的研究方法。
3.以老帶新。學校通過以老帶新可以有效的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快速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法。學校的以老帶新方式,是解決城鄉教師專業知識差距、學歷結構不合理、隊伍建設結構不均勻的有效方法。
僅綜上幾個方面探討了在當前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的一些淺陋的方式方法。為新課程改革取得更大的成功,為振興國家和民族的教育事業,國家、社會、個人層面都務必高度重視教師專業發展問題,培養一批又一批專業水平高的老師,鑄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貫徹落實“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黨的教育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