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健
唐山市曹妃甸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混合式教學是一款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于一體的新型教學方式,運用這一教學模式能夠實現線上與線下資源的整合,實時查找所需要的教學材料與內容,為高職學生語文學習搭建良好的網絡學習平臺,在沒有時空限制的情況下進行學習,使語文教學資源有效整合,因此,教師要充分運用這一教學模式,為高職語文教學提供服務。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運用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搭建自由化的教學平臺,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由于高職語文教學基本上是以大班的形式開展教學的,如果教師單方面講解,學生所學的知識是有限的,而且不利于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借助線上通訊工具或者網絡平臺與學生建立學習上的聯系,在線上進行互動學習,教師要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相關的問答環節,幫助學生解答各種疑難問題,教師在線為學生解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了互動,學生也愿意以開放的心態面對教師,在學習中能夠建立師生互動學習的氛圍。由此可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非常適用于高職語文教學的,科學合理地運用好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師、學生、課本”互相融合,促進高職語文教學的深入發展。
通過線上所記錄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對學習進度進行把握,及時了解每個學生在教學中的情況,將學生按照不同的群體劃分,然后,對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與計算,從而生成學生的個人學習成果,教師通過個人學習成果制定出反饋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從而實現個性化教學。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師時,可以結合線上工具,對學生的學習進度與學習提前了解,方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總之,在“線上+線下”教學中,教師應該多觀察學生的各方面表現,詳細地記錄他們的優勢與不足,注意到學生身上的閃光之處,在評價學生的時候能夠補充進去,也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
語文寫作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也具有重要作用,語文寫作是鍛煉學生語文文法疏通、句意暢達的重要訓練。傳統語文課堂中的語文寫作練習,常常受到題材范圍狹窄、老師批改主觀性強等困難的限制,的這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使學生難以對自己的寫作水平有正確的認知。將混合式教學運用到高職語文寫作中,教師可以利用“線上+線下”強化學生的語文寫作教學,自動批改功能完成查漏補缺。通過線上教學工具對開展語文寫作訓練,可以合理規避上述困難。從線上與線下兩個角度出發,利用線上教學工具搭建功能和自動批改功能,完成學生對于自己的查漏補缺和自查自省。首先,在線上教學當中,老師在課堂只需要向學生布置一個寫作題目。之后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的框架搭建功能,借助教師所提供的大致框架進行篩選寫作,這樣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寫作訓練的主觀能動性,還能幫助學生形成更為清晰的寫作邏輯,真正可以實現深度化訓練。其次,線下教學當中,學生可以根據系統中對已完成作業的批改情況進行初步分析,總結自己的優勢所在以及不足之處。然后學生將系統中給出的問題的疑惑之處,在線下通過與同學溝通或者請教老師等方式,對知識進行二次消化。
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持下,能夠構建出一個智能化的評測系統,通過這一評測系統,能夠實現對學習的各個環節的學習的評價與反饋,教師可以對測評的最終結果進行分析與總結,從而根據結果來制定出合理化的反饋內容,改進語文混合式教學中的問題與不足。借助人工智能的語言識別技術來檢測學生的語文教學課文內容的朗讀與背誦情況,對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進行評估,最終得出具體的分數,找到學生在朗讀與背誦的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對學生的朗讀與背誦方法及時改進。同時,在測試中還可以設置一個統一的閱卷標準,通過智能測評能夠分辨試卷的雷同,以防學生在考試中作弊,從而規范學生的考試行為。在試卷評閱的過程中,可以對數據進行分析深入研究,有助于教學方案的完善。
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于高職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顯著的教學成效,有助于實現高職語文教學資源的整合與運用,打破了傳統教學單一的教學結構,使高職語文教學朝著智慧化的方向發展,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動力。因此,教師要最大限度發揮“線上與線下”教學的優勢,挖掘更多有用的教學資源,為高職語文混合式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