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睿珍
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戴坊中心小學
新課標為小學數學總復習提出的標準是這樣的:基于教師的知識再現、整理、歸納等方式讓學生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梳理,建立起完善的、科學的知識體系,要讓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培養,要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想要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下列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運用于實際教學中。
在人教版的小學數學教材中,一共有五個模板,即: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數學思考、綜合實踐。而且不同的知識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可以構成知識網絡,所以很多學生在總復習教學中無法將知識理順,運用知識的時候會出現各種問題。鑒于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將完善的知識體系構建起來,要讓學生將知識脈絡理清。[1]
例如:在復習“式與方程”的時候,教師要知道,如果直接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復習,是沒辦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鑒于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教師需要在總復習教學中帶領學生對知識進行復習。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前面我們學過了式與方程,你還記得哪些概念呢?”在這個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進行深入地思考,并將自己想到的內容說出來,如:字母表示數的方法、方程的相關定義、解方程的方法、運用方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等。在學生說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出紙筆,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對相關知識進行羅列,最好是遵循知識之間的關系的。在學生構建完思維導圖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兩兩交換成果,并對對方的思維導圖進行評價。在這樣的總復習教學中,學生占據了主體地位,通過探究、回憶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掌握了方程的知識的內涵,并將方程的相關知識建立起了相關的模型。由此可見,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梳理可以讓學生發現知識之間的聯系,可以讓學生構建起完善的、科學的知識體系,可以讓學生的認知結構被擴大。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也運用于生活,學習知識的目的是解決生活中的問題。[2]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總復習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結合實際生活。
例如:在進行綜合實踐的相關內容的復習的時候,教師要知道,這部分知識的相關題目是開放性較強的,對學生的各項能力有較高要求的。所以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將知識與生活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發現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寬,就可以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探究,就可以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
教師沒辦法一直跟著學生,所以一步步帶領學生進行復習的策略是不可取的。再加上新課標明確提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應該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符。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總復習教學的時候要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漁。
例如:在復習“分數的應用題”的時候,教師要知道,在解這樣的應用題的時候會用到一定的思想,但是很多學生沒有掌握相關的思想方法,導致看到類似的題目的時候不知道從何下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相關的數學思想方法教授給學生。如:數形結合思想、類比思想、對應思想、轉化思想等。就數形結合思想而言,較為適合題目中蘊含著隱性條件的題目。比如教師手中有一杯牛奶,教師渴了,所以喝掉了1/2的牛奶,后來又渴了,喝了剩下的牛奶的1/2,按照這樣的方法喝五次牛奶,教師喝掉了多少牛奶呢?如果教師直接讓學生解題,很多學生會理解錯題意,出現錯誤。而教師引導學生畫出相關的圖片,原本抽象的知識會瞬間變得形象直觀,并且結合給出的條件求出答案——31/32。由此可見,教師將相關的數學思想教授給學生,可以讓學生在面臨新的題目的時候不慌張,可以讓學生快速地理解題意,可以讓學生正確的解題。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教授給學生建模思想、假設思想、比較思想。
創新小學數學總復習模式是時代發展所驅,是提高復習效率的重要方法,是達到教學目標的有效手段,是學生取得好成績的有效途徑。上述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基于知識脈絡梳理的小學數學總復習教學、基于結合實際生活的小學數學總復習教學、基于授人以漁的小學數學總復習教學,教師可以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快速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才能讓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培養、提高,才能讓學生掌握相關技能,才能幫助學生構建起完善的知識體系,才能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才能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與發展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