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凱
江西省鄱陽縣鄱陽鎮(zhèn)中心學校
提高和發(fā)展學生運動能力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基礎和核心素養(yǎng)。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開展,如何在初中體育課堂中進行有效的教學,成為當前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方法改革的意義和價值。其次,課程教學改革給學生帶來更加有效的刺激,培養(yǎng)了學生的體育學習的興趣與能力,促進了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掌握與理解。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往往側重于體育動作或知識點的逐個灌輸,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往往被動且無法有效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而被動的學習和記憶的體育活動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受到了限制,進而限制了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阻礙了學生體育能力的發(fā)展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限制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雖然部分教師也進行了一些課堂改革,但依然無法擺脫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影響,其手段和方法依然無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部分教師的教學思維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轉變,這些因素阻礙了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初中體育教學有其自身獨特的特點,因此要使學生有所收獲和提高,使學生能夠在進行體育運動及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并掌握好相關的體育知識。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明確自身的定位,應該始終將自己擺在一個引導者、啟發(fā)者的做的位置上,針對每一個學生使學生發(fā)揮其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為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基礎。
例如,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忽略了游戲教學的應用,在教學中沒有進行針對性的分層次教學,沒有做到體育運動與游戲之間的有效結合,使學生喪失了進行體育運動的興趣。其次,傳統(tǒng)一刀切的方式阻礙了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興趣,制約了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基于此,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針對不同層次能力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分層次教學,同時在進行教學中還應該加強和完善體育教學的方法和機制。如在教學過程中插入一些體育競技類的游戲,通過游戲提高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打破傳統(tǒng)體育課堂教學的局限性。
體育活動是一個群體性的學習活動,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合理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合作交流促進學生的體育學習,并能夠在學習、合作、探究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其次,通過合理的小組學習,使學生掌握科學分析問題的方法,做到有計劃、有安排的進行體育學習,進而為后續(xù)的體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以“反應和體能”的教學活動為例,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游戲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情境,如可以創(chuàng)設學生較為感興趣的“諜戰(zhàn)”情節(jié),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敵人”和“紅軍”戰(zhàn)士,進行“你追我趕”的“槍擊戰(zhàn)”。并在追逐的過程中設置一些障礙,如鉆地洞、跨越障礙物、過小橋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運動興趣,同時在運動鍛煉中擴展了學生的反應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生綜合素養(yǎng)。
當前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體育教學也需要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在體育教學的具體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嘗試和總結新的教學方法。以往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活動往往采取反復練習的方式來進行,常用于奔跑、跳躍這樣的體育運動訓練中,采用這樣的方式無法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基于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主動去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鍛煉,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不斷豐富體育運動的教學形式和方法,促進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和能力。
比如,以常見的“跳繩”這項體育運動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講解跳繩的基本要領,在學生基本掌握這一技能之后,組織學生相互之間開展自主鍛煉,引導學生在掌握基本動作的基礎上,嘗試不同的跳繩方法,如單人跳、雙人跳、多人跳、花樣跳繩等。其次,教師還在應該在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自我觀點的表達,引導學生共同完成相應的跳跳繩練習,進而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體育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通過發(fā)揮學生們的作用,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進而在參與中使學生有所體會。其次,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扭轉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使學生能夠真正的喜歡上體育并投入到相應的體育學習之中,最終提高思想體育教育的教學的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