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瑰芬
浙江省臺州職業技術學院
現階段,國家對高校貧困生的資質已經能夠解決貧困生的基本生活問題,但是,隨著資助的貧困生越來越多,資助育人的重要性逐漸被忽視。勞動教育作為資助育人的重要途徑,加強對貧困生的勞動教育來達到資助育人的根本目標,因此,將勞動教育融入到高校資助育人中至關重要。
高校作為勞動教育的實施主體,需要擔負更多的責任,在培養學生良好品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高校需要將勞動教育引入到校園活動中,為勞動教育的實施提供平臺。高校應該抓重點進行勞動教育,比如,在植樹節、勞動節及寒暑假期間開展教育活動,通過教育活動的形式進行宣傳,為勞動教育在高校的推廣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將勞動教育與高校的公寓文化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高校公寓是學生的主要休息生活場所,也是大學生自我管理的場地,所以,首抓公寓文化能夠促進勞動教育的實施,促進學校公寓文化的建設。比如,利用周末的時間組織一次公寓衛生活動,組織貧困生參與到公寓環境清掃工作中,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勞動中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
思想家馬克思認為,勞動是一種擁有意識的生命活動,在勞動過程中人與人之間進行合作分工關系日益密切,從而形成今天的人類社會。現階段,勞動教育視域下高校資助育人的目的是培養高校貧困生的價值觀與道德感,在勞動教育中培養高校貧困生的健全人格、美好的心靈,為高校貧困生的成長發展提供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加強勞動教育,從根本上構建出完整的立德樹人教育體系與人才培養體系。比如,高校將勞動教育充分納入培養高校貧困生德智體美勞的教育體系中,教學中發揮以勞樹德的積極性,在學生中積極的推廣崇尚勞動、尊重勞動以及熱愛勞動的優秀傳統美德。通過利用節假日或者周末期間,教師可組織學生積極踐行辛勤勞動及創造性的勞動美德規范,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比如福利院、養老院、志愿者協會等機構進行義務勞動,讓高校貧困生從實踐中明白勞動的價值與意義。高校貧困生在勞動中以勞強體,從勞動教育中磨礪其堅強意志、鍛煉其堅強體魄、塑造其健康身心,從根本上讓高校貧困生明白勞動的美麗,在生活中、學習中不斷體味勞動美、發現勞動美。
為了達到高校資助育人的目標,加強勞動課程設計是必需的,高校之所以開展勞動教育,從根本上來講,是讓高校貧困生養成勞動的良好行為習慣并充分意識到勞動的價值。因此,現代高校教育中需要教師充分地發揮課堂主渠道的作用,在課程教學中深入素質教育的理念,逐步加強勞動課程設計,逐步形成具有較強實踐性、較高綜合性以及開放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豐富教學內容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將勞動教育引入到社會實踐課程中,在課堂中將勞動教育課程中以不同的教學內容展現出來。許多的社會助學金是來源于社會和政府的,所以,高校可以利用貧困生的寒暑假時間去資助的單位實習,根據學生的專業要求與企業的人才培養要求制定合適的實習計劃,通過崗位實習讓學生走出校園、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勞動教育評價制度是檢驗高校貧困生勞動教育實踐成果的唯一標準,評價機制能夠促進學生的價值、行為、責任感的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因此,將勞動教育與資助教育結合在一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評價制度的建立需要高校立足于學生的實踐情況,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高校要逐步加強人力保障并建立專兼結合且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逐步加強管理考核并將勞動教育成果納入學生綜合評價體系中,從根本上引導學生重視勞動教育實踐課程的學習。此外,還要建立政府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協同實施的長效機制。比如,高校組織貧困生參與志愿者服務中,通過社區服務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社會的關愛與幫助,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同時,借助社區服務的活動能夠讓學生表達自己的對黨和國家的感恩之情。
勞動教育視域下高校資助育人的實施能夠培養高校貧困生的正確的勞動觀和道德感。高校需要從各方面進行引導并開展豐富的勞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扎實的學習技能,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和價值。同時,還可以充分運用社會資源,創造出更多富有時代氣息的教育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