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希琴
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保育院
幼兒教育是指對三到六歲的幼童進行輔導及教育,這一階段的幼兒往往難以對自身的思想及觀點進行正確的語言表達,這也決定了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一定的耐心、愛心及同理心。改變幼兒的這一特質也是幼兒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之一,在幫助幼兒構建語言能力的同時,使幼兒能夠跟隨教師的引導在課堂及活動中完善孩子的個人品格,為孩子構建良好的道德品質也是教師的重點教學難題。
幼兒受到其年齡及認知能力的限制,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色彩鮮明的內容有著較高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幼兒的這一特質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為孩子們展示需要學習的內容,使幼兒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較為良好的語言知識學習興趣,并能夠在課堂中跟隨教師的引導逐步掌握正確的語言表達方式。[1]
例如在進行區域游戲《和動物說話》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應用現代的信息技術給幼兒展示相應的小動物和叫聲。首先,教師應用投影設備進行牛的卡通形象展示,并應用語言引導的方式帶領幼兒共同進行牛叫聲的學習。隨后,教師應通過與孩子們對話的方式展開表達能力的訓練,讓孩子們對牛及其他同屋的叫聲進行評價。在表達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自身語言表達的合理性,避免幼兒在模仿教師的過程中應用錯誤的語法進行表達。其次,教師應引導幼兒在學習動物叫聲的同時學習各種動物的寫法。隨后,教師可通過展示相應文字卡片的方式展開游戲活動,一張卡片的正面寫著動物的表達方式,背面畫著相應的圖案,教師在展示卡片時首先展示寫有漢字的一面讓幼兒猜測并模仿,孩子并未通過漢字猜測而出時教師可展示背后的圖案讓幼兒繼續進行猜測。通過這種方式展開教學,不僅能夠讓幼兒在區域游戲的過程中收獲知識,更能夠引導幼兒掌握一定的生字及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作為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在幼兒教育階段為孩子構建較為完整的表達素養及表達能力對幼兒十分重要。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幫助幼兒掌握基礎的語言表達能力外,還應為幼兒構建與人溝通的基礎素養。[2]
例如在進行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幼兒經常會在教師講故事的時候亂動、插嘴或是走動等,在他人表達時的這種行為存在著一定的不禮貌情況。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幼兒的這種行為進行校正,告訴孩子們在他人表達時自己的部分行為是十分不禮貌的。在孩子通過繪本故事的教學理解了這個概念后,教師便可帶領幼兒在共同聆聽的過程中分析信息中的重點內容,如小狐貍開開心心地到后山旁邊找小熊堆沙子這一句話。教師便可帶領幼兒共同進行刪減并保留其中的重點信息。首先孩子們在聽到教師發出的任務后能夠進行刪減,將句子中的內容降低大部分。隨后,教師可進行適當地鼓勵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應觀察其他幼兒聆聽時的表現并進行即時的矯正,幫助幼兒構建良好的幼兒素養。
在幼兒教育中的語言教育主要目標是為了幫助孩子們能夠更好地應用自身的母語進行身邊事物或自身思想及情感的表達。所以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孩子展開自我表達師十分必要且有著重要意義的。通過孩子們的表達教師能夠從其中了解到幼兒近期的學習狀況,根據孩子們間學習的差異性調整后續的教學內容。
例如在對《我愛吃火鍋》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便可帶領幼兒表達自身較為喜歡的事物和喜歡這種食物的原因。在孩子們進行表達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適當的引導。比如孩子說:我最喜歡的吃的是香蕉,香蕉很好吃。此時教師便可幫助幼兒糾正語言表達中的問題。其次,在孩子進行食物表達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為其進行正確的表達禮儀,如說話前打招呼、結束后致謝、他人表達前應認真聆聽,他人表達結束后也應進行鼓勵和認同。通過這種方式構建幼兒語言教育課堂能夠對幼兒的綜合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提升,在表達過程中教師也能夠發現幼兒間的差異,在后續的課堂中教師也可進行適當的調整提高教學有效性。
在幼兒教育中語言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運用為幼兒構建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幼兒后續的學習及發展奠定基礎。在教學中,教師還應幫助孩子構建良好的聆聽素養,提高孩子們在后續生活中的個人素養及到的品質,保證孩子的健康發展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