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高 楊 婷 中國財產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
2020年,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推進財產保險業務線上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了車險、農險、健康險等險種80%的線上化率目標,為互聯網保險發展奠定了總基調,而新冠疫情暴發加速了市場的互聯網化轉型。從滲透率上看,目前我國互聯網財產保險滲透率還處于較低水平,可以預期的是,在未來一段時間,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同時,2020年受疫情以及監管調整影響,消費者行為發生改變,導致以個人客戶為主的互聯網財產保險結構也相應發生了改變,這一變化更顯著地體現在專業互聯網財產保險公司上,給專業互聯網財產保險公司經營帶來影響??梢钥吹?,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經過八年的探索期,在創新發展、經營業績上有了可喜的改善,在科技和經營模式上的創新也給整個行業帶來了積極變化。當然,它們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解決。
結合上述背景,本文將對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發展現狀以及專業互聯網財產保險公司經營情況進行分析。
2012—2021年是我國互聯網財產保險高速發展的十年,行業體量從100億元增至800億元量級,但其發展歷程卻充滿曲折。
互聯網財產保險在2015年達到第一個峰值,與之相比,隨后的2016年、2017年規模卻幾近腰斬,主要原因在于網銷車險政策的變化。這段時間,電網銷產品15%的費率額外折扣和直銷渠道返現政策相繼取消,受此影響,互聯網車險在2016年以后規模逐年萎縮。2018年之后,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恢復增長,主要是由非車險拉動的。近年來,互聯網非車險業務創新發展,從初期的退貨運費險到中后期的百萬醫療險以及個人融資類保證保險,非車險業務占比目前已提升到70%以上,成為推動互聯網財產保險增長的主要力量。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疊加新一輪車險綜改、意外險規范、信保新規等政策因素綜合影響,互聯網財產保險同比負增長4.85%。2021年上半年,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快速回升,實現增速27%,遠高于行業整體水平,其中車險增速-1%,非車險增速39%。
從滲透率的角度來看,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滲透率近年維持在6%左右,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其中,非車險滲透率在2019年達到峰值后持續小幅下降,車險滲透率在3%左右。
具體到各險種上看,短期意外保險和健康保險(以下簡稱“意健險”)、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以下簡稱“信保險”)滲透率顯著高于其他險種,主要還是得益于產品對互聯網個人消費需求的適配以及互聯網對客戶的高效觸達;車險受制于產品運營模式同質化、重落地服務的特性,滲透率較低;財產險和責任險業務滲透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尚未找到個人消費領域的相關業務突破口,而企業業務還是主要在線下成交,所以滲透率也較低。

?圖1 互聯網財產保險保費規模發展情況

?圖2 互聯網財產保險滲透率
從業務結構上看,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與傳統保險市場存在明顯差異,車險占比逐年下滑,目前僅25%左右,而非車險占比逐年提升。在非車險領域,意健險、信保險及其他險種(以退貨運費險為主)占比高,而傳統規模型險種責任險、財產險占比偏低。這一結構是由互聯網特定的客戶和場景需求所決定的,個人非車險業務更容易進行互聯網化的創新和改造,增長勢頭更猛。
從分險種明細數據上看,車險規模持續萎縮,非車險發展在2020年開始由普漲轉向分化,主要體現在信保險和意健險上。2021年上半年,經歷了2020年的整頓,信保業務的經營大幅調整,并在今年迎來恢復性增長;意健險業務也擺脫疫情以及銷售解綁影響,在今年上半年迎來恢復性增長;值得關注的還有責任險業務,保費規模持續上升,正迎來一個較好的發展期。
互聯網財產保險銷售渠道多樣化,以中介渠道和宣傳引流渠道為主。非車險業務往往需要保險公司與平臺方、流量方、數據方跨界合作,中介和宣傳引流渠道的表現要遠好于自營渠道。渠道分布結構變化詳見圖5。
其中,自營渠道主營車險業務,同時意健險業務的占比在上升;中介渠道主攻意健險業務,同時車險也占有一定比例;而宣傳引流渠道業務更加多元化,主要包括意健險、退貨運費險、信保險等業務。近兩年,銀保監會不斷強調“持牌經營”,自營和中介渠道業務占比相應增加,宣傳引流渠道業務占比下滑。

?圖3 各險種互聯網化滲透率(2021年1-6月)

?圖4 互聯網財產保險各險種保費和增速

?圖5 近年互聯網財產保險主要渠道結構變化

?圖6 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集中度
截至目前,共有70余家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從市場集中度上看,互聯網財產保險集中度低于傳統財產險行業,而且與傳統財產險行業日益明顯的馬太效應相比,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前八大主體的合計市場占有率從2014年的94%逐年下降到目前的71%,是一個進入門檻相對較低且競爭相對充分的市場。
具體到險種上看,車險依然是傳統保險公司的陣地,保費集中度相對低;非車險方面,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發展更為強勁,保費集中度也相對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專業互聯網財產保險公司表現突出,2020年,眾安在線、泰康在線在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的份額分別達到21%和12%,保費規模排名第一、第二。2021年上半年,四家持牌的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共實現保費收入157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眾安在線和泰康在線合計保費增幅達31%。
如前文所述,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憑借其獨特的互聯網思維和運營模式,在過去幾年中實現了快速發展,成為互聯網財產保險行業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除了四家持牌的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以外,國泰產險被螞蟻集團收購以后快速轉型,保費收入中互聯網業務占比持續高于90%,已經成為經營互聯網保險的代表性公司,因此,本文將2017年之后的國泰產險視同于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納入統計。
從市場份額上看,目前,五家公司合并市場份額已經達到35%以上,業務體量超過300億元,其中在互聯網非車險業務的合并市場份額已超過50%。
2013年10月9日,我國第一家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成立,揭開了互聯網財產保險公司發展的帷幕。目前,國內持有專業互聯網保險牌照的財產保險公司共四家,分別是眾安在線、安心財險、泰康在線和易安財險。除了持牌公司以外,還有一些有互聯網股東背景的傳統保險公司,以國泰產險為代表。各家公司基本信息見表1。
1.業務結構分析
在專業互聯網財產保險總保費收入中,約九成為非車險業務,一成為車險業務。2021年上半年,無論是車險還是非車險,增速都快于行業整體。車險體量小,增速相對更快,非車險規模2020年出現1.5%的小幅萎縮。非車險規模下滑主要受意外險和信用險影響,這兩塊業務在2020年被行業重點規范,再疊加疫情影響,出現較大負增長,下滑趨勢在2021年上半年得到遏制。
從業務結構上看,健康險和其他險(以退貨運費險為主)為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的主要業務類型,且占比持續提升,意外險占比逐年下滑,信用險、保證險占比也出現小幅下滑,其他險種占比基本維持穩定。
2.業務發展出現分化
2014年到2019年,專業互聯網財產保險公司規模一直處于增長階段,但從2020年起,各家公司發展開始出現明顯分化。眾安在線、泰康在線、國泰產險維持良好的增長,而安心財險、易安財險兩家公司業務發展面臨問題。但總的來看,因為互聯網保險公司突破了經營區域的限制,在業務規模發展上較傳統保險公司更有優勢,能夠實現在短時間內保費收入的快速增長。

?圖7 五家互聯網財產保險公司業務發展情況

?圖8 各險種規模發展趨勢

?表1 五家互聯網財產保險公司基本信息
進入2021年上半年,眾安在線實現保費同比45%的高速增長,無論是規模還是利潤均有較大幅度提升。泰康在線增速明顯下滑,但通過近年高速發展積累,年底有望邁進保費規模百億元俱樂部;另一方面,泰康在線上半年首次實現盈利,經營效益上實現了改善。與此同時,國泰產險受股東業務調整影響,規模出現小幅下滑;安心財險保費規模下滑幅度較大;易安財險目前處于被接管狀態,業務數據未公開披露。其中,安心財險受經營業績拖累,初始資本耗盡,目前償付能力為負,導致正常業務的開展受到影響。
各家公司業務結構也趨向差異化。眾安在線業務結構更加多元化,在健康險、其他險、意外險、保證險、車險上都達到了一定的體量;其他四家公司業務結構相對單一,泰康在線和安心財險以健康險和車險為主,易安財險在被接管前以流量型意外險為主,國泰產險則以退貨運費險和企財險為主。
1.綜合成本率分析
從2016年到2020年,五家主體的綜合成本率一直維持在100%以上,但從趨勢上看,除了安心財險“踩雷”以外,其他公司綜合成本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2021年,眾安在線發布中報顯示,其綜合成本率進一步下降到99.4%。
從綜合成本率構成上看,五家公司承保虧損的原因各有不同。
眾安在線、泰康在線、易安財險的綜合成本率構成較為類似,綜合賠付率低于行業水平(2020年財產險行業綜合賠付率為62.9%),但費用投放高于行業水平(2020年財產險行業綜合費用率為37.7%)。這與三家公司業務構成上呈現相同特點是相呼應的,健康險、意外險等流量型業務占這些公司業務比例高,相應的渠道費用也較高。另一個主要影響原因在于基礎設施搭建的成本較高。當然,各家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所以在費用上的投放程度也有所差異。雖然費用率高于賠付率,但從總的趨勢來看,綜合成本率在逐年下降,意味著公司經營整體向好。
安心財險綜合成本率高企的主要原因是業務經營不善,綜合賠付率連續兩年超過100%。
國泰產險綜合成本率較為穩定,從構成上看以賠付支出為主,費用率并不高,主要原因是業務構成以股東業務為主,渠道費用相對較低。
2.綜合費用率分析
從綜合費用率上看,綜合費用支出以業務管理費支出為主。

?圖10 2021年上半年各家公司保費增長情況

?圖11 各家公司2020年業務結構對比

?圖12 各家公司綜合成本率變化趨勢

?圖13 各家公司綜合成本率構成

?圖14 各公司2020年綜合費用率構成
單獨提取業務管理費來看,發現技術服務費/咨詢服務費為主要構成部分,職工工資和業務宣傳招待費也占了相當的比例。這說明互聯網保險公司對于外部渠道以及技術服務的依賴性還是相對較強的。
3.承保虧損原因分析
本文認為,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承保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點:
一是此類公司更依賴科技化的基礎設施,前期研發投入較大,而科技成果轉化成經營上的紅利有不確定性且需要時間。
二是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不能設立線下機構,渠道能力的欠缺實質上增加了它們的渠道成本。尤其是近年來傳統保險公司在互聯網業務上加大投入力度以后,行業的內卷直接導致互聯網業務的獲客成本水漲船高,進一步加重了互聯網保險公司渠道費用壓力。
三是產品能力的欠缺。這個問題是全行業的問題,行業產品同質化相對嚴重,導致競爭很大程度上集中在費用上。
四是部分公司在風控管理上能力不足,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業務篩選和發展方向出現問題;另一方面,在核保層面對于道德風險和逆選擇風險的管控不力,導致賠付率高企,經營業績快速惡化。
當然,承保虧損并不一定意味著公司整體經營情況惡化。例如,泰康在線2020年雖然虧損額大幅增加,但公司針對疫情帶來的健康保障需求激增的市場變化,加大了費用投放,效果顯著,當年實現保費收入近百億元,增幅達82.83%;進入2021年,泰康在線增速趨緩,但經營業績得到明顯改善。國泰產險在轉型互聯網保險后,靠著股東的大力支持,業務經營逐漸向好。易安財險虧損的最大問題是渠道費用問題,現在已處于被接管調整狀態,未來改善可期。而安心財險的虧損問題相對更加嚴重,受信保業務“踩雷”影響,一方面安心財險主動大幅縮減業務規模,另一方面公司資本被嚴重消耗,償付能力不足,導致新業務開展遇阻,陷入惡性循環。
4.盈利模式簡析(以眾安在線為例)
從凈利潤實現情況來看,頭部的眾安在線從2020年開始實現盈利,泰康在線從2021年上半年開始盈利,說明專業互聯網財產保險公司通過多年摸索發展,開始形成“質”與“量”并重的高質量發展模式,通過科技賦能經營、科學調整業務結構、上下游產業鏈布局,全面提升整體綜合經營能力。

?圖15 各家公司凈利潤實現情況
以眾安在線為例,近年來,其持續在五大業務生態積極布局,不斷在汽車、大健康和消費金融等領域構建生態圈,并且成功實現了科技輸出,提升了其在整個產業鏈上的價值。在產品運營上,眾安在線在傳統領域以及垂直細分領域積極創新,在產品形態設計、營銷、定價和理賠等各環節,打造出新型的產品運營模式;在營銷層面,眾安在線發力品牌和自營渠道建設,自有平臺(App、企業微信、小程序、抖音)業務持續增長,順利壓降渠道費用的同時,提升了客戶綜合運營能力;在科技投入上,眾安在線運用包括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手段,通過合作伙伴數據共享來提升客戶畫像準確度,構建了以保險為中心的多元化經營模式,促進了公司運營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此外,眾安在線還將科技成果輸出到傳統保險行業,提升了傳統保險行業的運營水平。
互聯網財產保險行業發展至今,與傳統保險行業互相滲透融合逐步加深,從長期來看發展前景廣闊。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經過多年探索發展,正在形成一條獨特的持續發展路徑,乘著互聯網財產保險發展的東風,在未來還會迎來持續發展。當然,行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渠道費用、違規營銷、客戶投訴等,但可喜的是,監管今年密集下發了《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關于加強和改進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關于進一步規范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等規章制度,進一步明確了行業準入門檻,規范了行業主體行為,有條件地放開了互聯網財產保險經營區域,規范渠道費用收取、營銷行為等,將有效改善互聯網財產保險經營狀態,呵護互聯網財產保險向著持續健康發展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