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福海
周易 1977年生。號澄心閣主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書法院特聘書法家,安徽省書法院特聘書法家。昆山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昆山硬筆書法學會副會長。作品2020年獲中國恒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展一等獎,2020年獲安徽省書法院第二屆雙年展最高獎;2019年入展第十二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覽(行書、楷書),2019年獲中國書法大廈杯全國書法作品展優秀獎;2018年入展新時代新徽派安徽書畫40年精品晉京展,2008年獲安徽省書法大展最高獎;2017年獲江蘇省第二屆“江蘇書法獎”最高獎。
世上素無偶然的成功,正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周易現今能有如此傳神、縱橫捭闔的書寫境界,有賴于他的豪情壯志與發奮磨礪。
為便于敘述,且允許筆者將鏡頭回溯到26年前。
彼時的周易年方16,血氣方剛,在讀初三,他的歷史老師是位剛從師范校園踏上教壇的小伙子,非但記憶力超群,課講得條理清晰,還寫得一手雋秀的行書,這讓周易羨慕不已。更幸運的是,同村書法家周杰得知他喜歡書法,給予了他許多啟蒙指導與熱情鼓勵,使他從此對書法的喜愛一發而不可收。他暗下決心:這輩子非要把漢字書寫好,從大里講,必須傳承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往小處說,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素樸的念頭一旦被當真了,便無異于給夢想插上了翅膀,于是,他夜以繼日地練習起來,往往通宵達旦。
一周后,他忐忑地把自己涂鴉的字拿給老師看,出乎預料,老師竟褒獎他寫得不賴。極其平常的一句話,對常人或許無足輕重,可對周易而言卻不啻是莫大的鼓舞,從此他正兒八經開啟了習書生涯。他跑到鎮上買了本字帖,跟父親要來許多舊報紙,只要一有空閑,便操起筆來書寫。
村里鄉鄰見他著迷寫字,有人挖苦他,有人揶揄他,更讓他匪夷所思的是,父母親看他整天“不務正業”,也竭力阻止他再練字。
不久,他到村里的小學當了教語文的代課老師,一干10年。期間,他從沒停歇過練習,而是更勤奮刻苦了。結婚后不多時,妻子望著他“走火入魔”的樣子,亦考慮到當時家庭經濟極度拮據,心疼筆墨紙張的開銷,氣不打一處來,為徹底斷絕他有空就與筆墨為伍的念頭,有一天竟悄然地將他所有的毛筆都扔得不知所蹤。他得知后輕描淡寫地說了句,你這是何苦,卻依然沒能撼動他追夢的執念。
村里的父老鄉親中,有文化的倒不乏其人,可除了周杰,沒其他人研習書法,周易便以帖為師,每日堅持臨習,經年不輟,顏體,柳體,歐體,乃至魏碑、隸書,都不厭其煩地臨摹。
在周杰的細心指點下,至1998年時,周易的書藝大有長進,恰逢其時,安徽省舉辦第四屆書法新人展,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鼓足勇氣,將一幅魏碑體楹聯投稿過去參加競選。時隔兩月,他居然接到了其作品入展的喜報,那一刻,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待再次確認無誤后,他欣喜得差點蹦跳起來。籍此,他順理成章加入了省書法家協會,令村鄰們刮目相看,爭相贊佩。
2010年,周易辭去了家鄉的教師工作,為求書藝再上一個臺階,只身來到了江蘇昆山。在書法家王金春的熱忱推薦下入“昆山書畫院”任書法老師。
自他背井離鄉至2012年底的那個時段,或可稱是周易人生中最灰暗低迷的日子,接連投稿出去的20幾件參賽作品,皆石沉大海,杳無音訊。他為此絕望地痛苦著,無聲地期待著。然而,荏苒的時光并未帶給他任何利好資訊。慶幸的是,他比較有定力,沒就此消沉頹墮。
堅毅的人不會輕易認輸,只有懦弱的人才會隨便趴下。周易自然屬于前者。
痛定思痛,他再一次認真反省起自己來。捫心自問,他學書的經歷也確實不算短了,冷板凳上度過春秋迎來寒暑,年復一年,屁股都快坐出老繭了,可為什么屢投不中?這些年里,他遍臨了名家的帖子,有的幾乎都讓他臨摹爛了,然而冷靜推敲思辨,他發現自己充其量只是臨其形,而未汲取其精髓,綻放其神韻,缺乏自我的元素,沒能融會貫通,尚處于學書的初級階段,離登堂入殿相距甚遠。
一個書法家與寫字匠的最本質區別,就在于此。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也就摸準了攻克難關的脈象,繼而可實施行之有效的改善。
2017年仲夏,他拋下妻兒,丟開俗事,靜心聚神一周時日,自掏腰包花費兩萬多元,專程赴北京研修深造,與國內諸多名家交流學書體悟,切磋書法技藝,受益頗多,對他提升書藝水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他一改以往單純抄書的壞習氣,開始反復研讀帖子,不僅爛熟每個字的構架布局,更領悟出了氤氳其間的意韻魅力,學會了用腦子與古帖神交意會。
人,若能客觀理性地正視自我,某種意義上,他已開啟了前行的步履。
這是一次可貴的蛻變,更是一次質的飛躍。
從北京回來數日后,他曾親手撕掉了許多以前的作品,撕得那么義無反顧,撕得那么毅然決然。
紛繁的點與線,于常人眼里是那么的枯燥乏味、闃寂無趣,可在周易的視野中,是那么具有詩意和靈氣,因而在無數次提筆扭腕進行點與線的運動變幻中,他氣沉丹田,凝神屏息,思聚筆端,格外觀照字與字之間意韻的契合與氣勢的貫通,力求渾然一體,妙趣天成,久而久之,他終悟得真諦,且愈加得心應手,使作品漸入佳境,氣象推陳出新。
2013年夏,周易憑借行書冊頁,一路過關斬將,廣博評委贊譽,非常幸運獲得了中國書協舉辦的第七屆新人書法展最高獎。捷報傳來,周易流下喜悅的淚水。次年初,他順利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爾后,他相繼14次入選全國書法展,并獲得了第二屆“江蘇書法獎”最高獎的殊榮。
習書是孤冷、清寂之道,周易疏離紅塵,寄情翰墨,二十余載初心不改,虔誠守望,終功不唐捐,玉汝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