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仁
摘要:施工行為、施工材料的質量、自然地基環境及自然災害,不規范的公路使用行為等,都有可能造成路基缺陷。常見缺陷類型包括裂縫、沉降、坍塌、移位等等。而如何有效防治路基的缺陷問題,就是相關技術人員正在研究的主要問題。本文簡要介紹了現場澆筑技術、攪拌技術、碾壓技術及樁基制作技術的操作方法。這些都是能提升路基施工質量,達到加固效果的方法,要注意對施工流程進行規范化的管理。
關鍵詞:公路施工;路基缺陷;路基加固
如果公路路基存在缺陷,將會影響公路通車運行的安全性,并會導致公路工程的使用壽命縮短。因此,一般在施工階段就應當觀察與管控路基缺陷問題。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應當分析出哪些因素會引發路基缺陷,找到防治缺陷問題的方向,以保障公路路基的使用質量滿足社會需求。
1.引發公路路基缺陷的關鍵因素
1.1施工方面
結合施工進程來分析,會造成缺陷的原因有:施工所使用的原材料質量不達標,施工人員的工作行為不規范,沒有按照工程的基本流程完成每項操作。另外,施工完成后,沒有及時對地基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就容易出現路基缺陷,常見缺陷問題以路基表面出現不規則的裂縫為主,嚴重影響著公路的使用安全。
1.2地質方面
施工之前如果沒有檢查區域范圍內的土壤類型,直接在不良地基上施工,就會由于地基中存在淤泥或者土壤含水量過大,而導致人工修建的公路路基出現不均勻沉降的現象。在路面凹凸不平的情況下,可能引發行車安全隱患。
1.3其他方面
暴雨問題會導致路面積水,如果排水渠道不暢通,長時間浸泡雨水后,路基的使用壽命和使用價值都會受到不良影響。通常在一些地勢低洼處容易積水,所以公路路基坡度設計工作是否合理,是施工單位應考慮的主要問題。而地震問題則會造成路基坍塌、移位,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路基缺陷。
2.處理公路路基缺陷時常用的加固技術
2.1澆筑技術
應科學配制泥漿,合理運用現場澆筑技術,采用連續性澆筑的方式完成加固處理任務。針對泥漿的流動性特點以及現場環境情況,施工單位通常會優先選擇配合使用泵送管道的方式,逐漸根據澆筑情況來提升泵送管,直至達到規定的澆筑高度后停止施工。規范澆筑方式,同步展開振搗和壓實操作,可以達到加固路基的效果,保障路基質量。
此外,如果是對已經出現缺陷問題的舊路基進行維修,也可以考慮是否能使用澆筑技術。比如,針對一些淺層裂縫,在清理縫隙后,使用高質量泥漿進行澆筑,填充縫隙。針對深層裂縫,提前將裂縫周圍的混凝土挖開,再填充新的混凝土泥漿。常見做法是使用噴射灌注技術,在較高的壓力作用下,能直接提升泥漿的密實度,省去壓實操作步驟,縮短工期,確保公路能及時恢復使用,該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相對較好。
2.2攪拌技術
這項技術主要用于在施工開始前處理自然地基,比如,在遇到軟土地基時,為了節省施工成本,且保障地基的承載力符合公路通車運行的要求。就需要使用攪拌技術,利用水泥、砂石的混合物,與軟土地基進行充分的攪拌,解決原有地基過于松散,孔隙率過大的問題。這項操作要使用專業攪拌機,在攪拌施工時,應當先測量施工面積、深度,確定設備的位置,在不良地基的底層位置上開始灌注水泥砂漿,并啟動攪拌機,一邊攪拌一邊向上層土層結構中繼續灌注水泥砂漿。不斷重復從地基底層到表層的灌漿及攪拌操作,直到泥漿與土壤充分攪拌均勻后,進行地基養護工作。
將施工材料與原有地基當中的土壤固結在一起時,還涉及到對固化劑的應用。應從綠色施工的角度選擇合適的固化劑類型,并根據材料數量、施工面積等數據信息,精準計算固化劑的使用量,最終順利完成前期的自然地基處理工作,為下一步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攤鋪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2.3碾壓技術
在路基施工任務完成后,如果要提升路基的密實度,提升路基承載力,在現有條件下,可以使用壓路機進行路面碾壓操作。要事先確定設備的運行方向,重點管控碾壓時的車轍重合度。比如,從路基的左側出發,按照公路修建的方向展開碾壓操作,到達盡頭后,設備需要向右移動1/2或1/3的車轍寬度,將設備駛回出發點。施工時設備不能中途停止運行,不能隨意掉頭、轉彎,所以應做好定位測量工作,這是管控施工誤差的關鍵所在。另外,應確保設備處于勻速前進的狀態。一般碾壓工作要重復3次以上才能達到良好的壓實效果,實現對路基的加固處理。
2.4樁基施工技術
當發現路基缺陷問題時,可以使用鉆具在合適的位置上鉆孔,并使用混凝土泥漿灌注孔洞。當泥漿凝固后,就能形成密實、堅硬的樁體結構,這對于提升路基的荷載力、抗震力有著較高的作用。如果泥漿使用效果不理想,還可以配合使用鋼筋材料,彌補混凝土自身性質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科學延長路基的使用壽命。
3.展開公路路基缺陷加固處理的注意事項
3.1泥漿配制
可以看出,在路基加固處理工作中,混凝土泥漿是最常見的材料。所以,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根據當地的土壤環境情況和公路施工建設要求,結合以往的經驗,合理展開原材料配比工作。通常會降低路基缺陷問題發生率的有效方法就是:在混凝土當中添加一些外加劑。
3.2安全環保
應用加固技術處理路基缺陷時,必須要進行安全隱患的排查,預估施工過程和公路實際使用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安全風險。結合這些問題來制定應急處理計劃,并對施工團隊進行技術交底,確保他們具備靈活解決突發狀況的能力。同時,公路施工工作開始朝著機械化的方向發展,工作環節需要使用的設備及材料種類有很多,如何節約成本、減輕施工噪音、實現綠色施工,是施工行業新時期的主要目標。
3.3技術創新
路基缺陷加固工作應遵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要對現場進行仔細的勘查,嚴禁只依靠個人經驗來制定施工計劃。同時,施工行為要規范,并要不斷總結各種施工技術在操作階段實際出現的問題和取得的效果,積極展開對技術的創新研究。重點應考慮如何簡化路基加固流程,提升加固效果。
結語:不同加固技術適用于不同的路基缺陷類型,使用時機也不同。比如,澆筑技術通常在路基修建環節中應用,主要用來加固路基,預防缺陷的發生。而攪拌技術適用于在施工前對不良地基進行加固處理,碾壓技術是施工完成后對路基進行整體加固的方法,樁基施工用于在發生路基缺陷后,處理缺陷問題,延長路基使用壽命。具體要做好泥漿配制工作,關注施工安全性及環保性,積極展開技術創新研究,以推動公路施工建設行業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鐘金池,陳昊.公路施工中路基缺陷加固技術的應用探微[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1):2944.
[2]朱玉玫.公路路基缺陷加固技術的應用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8,498(1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