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士君 吳柏宇
摘要: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課程教學已經成為一種時代特征與發展方向,課程思政作為當前高等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舉措和有效抓手,是各大高校教學改革的重點工作。課程思政、全方位育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專業課教學在全面育人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以汽車相關專業課在教學過程中的思政實踐為切入點,探索如何促進學生職業道德的形成,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了“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調效應”,同時,“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課程思政逐漸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改革的有效抓手。專業課課程思政是在專業教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與引導,從而實現全方位協同育人的目的。目前,在信息技術快速更新、互聯網高速發展以及學生需求不斷變化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教育”已經成為時代需求與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高校課程應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專業教學。因此,在高校專業課程中借助互聯網平臺開展課程思政開拓了專業課思政教育的新方向。
一、專業課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的重要性
(一)專業課程有內涵
在各類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人才的客觀需要。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專業課的教學過程絕對不只是專業技術的傳授,每一項專業課程也都有自身的哲學內涵,每一項技能的實都有應遵循的規律,每一個工種也都有特定的職業道德標準。每一位新時代的專業任課教師都應具備開發思政教育資源的能力,通過自己的教學完成學科應有的思政任務。
(二)思政因素有意義
目前高校學生中分數高能力低、智商高情商低、本領好性格差、技術強心理弱、精致的利己主義等現象普遍存在。如果專業教師能夠從心理素質、核心價值觀、團結協作、奉獻精神等角度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把專業知識結合非智力因素進而轉化為能力,成為有正能效的生產力,才能真正適應社會的需要,才能解決學生就業流失率偏高、工作情緒波動大等一系列問題。
二、汽車專業課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的優勢
(一)專業課教師是教書育人隊伍中的重要群體
從高等教育的任務和培養目標看,專業課教師在教學各環節中與學生接觸面廣、時間長、能較準確地了解學生的思想脈搏。所以專業課教師完全可以成為思政教育的一支強有力的隊伍,同思政課教師一起構建一個全員參與、全程管理、全方位滲透的思政教育工作格局,使教書育人更具有多樣性和延續性。
(二)專業知識培養與品德培養能夠有機地結合
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課程差異來創造性地開展課程思政工作,是非常豐富而有意義的。每個專業都有相對應的職業崗位,可以從具體的職業道德教育為切入點,在專業課的教學與實踐中滲透優秀的職業品質,培養干一行愛一行的敬業思想,在具體職業環境的氛圍中,進行有效地思想道德教育,使思政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互聯網+課程思政”教學思路與舉措
高校專業課課程思政工作的開展有別于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高校課程思政是一種隱性教育,是在專業課程中融入德育元素的思政教育,是有效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舉措。“互聯網+教育”的出現為課程思政提供了新的方向,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課程思政教育,專業課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對象的個性化特征融入多樣的思政教育元素而不受課堂教學本身在教學時間上的限制,實現了思政教育對象選擇的多樣性。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通過整合教育資源豐富課程思政的內容,通過拓寬交流平臺改變傳統課程思政教育方式,通過改革測評模式優化課程思政的效果評價機制,在此基礎上探索出了一種以“互聯網+課程思政”為基礎的專業課育人教學新模式。
(一) 線上多平臺教學,課程思政教育內容多元化
傳統教學過程以理論課程和實訓操作組成,課程專業性較強,思政元素的融入較為困難生硬,并且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較大。而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課程思政教育,教師既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打破原有的思政信息的壁壘獲取更多的思政教育資源,將學生感興趣的以及更多具有時代特征的、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政元素融入一個或多個課程項目中,使課程思政教育內容更加多元化;同時,也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將融有豐富時代特性的思政元素的課程內容以小視頻的方式在不同的線上教學平臺與學生進行共享,滿足現代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與此同時,學生通過互聯網學習平臺可以實現在課程本身的學習時間之外的自由學習,使課程思政內容的教育深度與傳播廣度更大。因此,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課程思政教育不僅解決了在課堂上或實訓場地由于時間和課程內容限制所導致的思政元素融入困難的問題,而且教師通過整合全球化現代化的思政教育信息資源,豐富專業課程思政教育內容,實現思政教育元素的多元化。
(二)在線多互動方式,課程思政教育形式多樣化
傳統的教育方式,無論是思政課程還是課程思政,都是以教師為主體,以課堂為主教育陣地的垂直理論灌輸式的教育。借助互聯網多平臺的線上教學模式可以延伸課程思政的教育形式,可以轉換課程思政學習主體,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的多媒體及網絡視頻的課程思政教育,可以使學生獲得視覺上的沖擊并得到情感上的共鳴,解決純課堂思政教育重教書輕育人、重課上輕課下、重線下輕線上的問題。因此,面對當下復雜的育人環境,專業課課程思政教育應順應時代潮流和規律,把握當下時代特征,適時利用互聯網新媒體平臺拓寬課程思政的育人方式。
四、小結
課程思政,尤其是專業課程的育人方式和育人效果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而專業課程在高校中幾乎占據了整個課程體系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因此,在專業課程中進行的思政教育育人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而在當下現代化和網絡化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課程思政教育成為新的熱潮。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7-01-18.
[2]曾好平.高職汽車構造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理論研究,2018(8):30-31.
[3]王涵.高校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反思[J].管理觀察,2017(10):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