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偲偲
摘要:互聯網電商的發展和快速前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大眾的生活方式,從相關數據來看,目前我國的網民已經達到了8.09億,龐大的數據背后所呈現的其實是一個廣闊的電商市場。面對這種全新的經濟形態和商業模式,各個高職院校在開展市場營銷課程中也有了全新的思路,從貼合電商經營模式的創新,再到優化人才培養的方向,這些都是為了推動整個電商產業發展和前行的舉措。不斷調整人才培養戰略模式,從而更好的滿足電商失業發展下的人才需求。
關鍵詞:電商產業;市場營銷;高職院校
一、電商環境對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帶來的影響
電商產業的迅速更迭和創新,對整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甚至對其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回到市場經營環境來看,電商的必然趨勢是以創新作為根本方向的,提升企業和產品的市場發展影響力需要調整原本的營銷體系和要求。
電商環境促使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走向多極化教學模式。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課堂教學上,市場營銷專業基礎課程內容大部分是以理論課程作為依據開展的,相關理論內容需要和實體經濟進行結合和歸納。伴隨著互聯網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也會發生轉變,學生的專業課程開始更加廣泛,涉及到電商實操和數據分析等板塊,這些也促使整個教學內容需要不斷迭代,從而更貼合其教學思路和方向。
電商環境豐富了高職院校市場營銷等專業知識和內容。信息的快速發展和前行促使電商產業發生一定的轉變,它豐富了實踐教學的模式,也促進了教學內容的改革。回答電商產業的具體運用而言,它讓課程教學的題材變得更加多樣化,學生自身也能夠通過專業化的市場營銷知識進行實踐,從而去了解自身學習上的不足,選擇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這也是電商發展歷程中的關鍵環節。學生能夠借助互聯網的渠道,在對電商的理解和認識上有著更加豐沛的理論認知,也能夠調整其學習思路,從潛移默化到長期積累,一步步促進其學習內容的開展。
二、電商環境下高職市場營銷課程存在的問題
2.1教學理論與實踐脫節
回到目前電商環境下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開展的問題來看,它比較關鍵的困境就是缺乏實踐作為支撐。高職院校在人才的培養上其實更側重于實踐類人才,它們的就業方向是以市場作為方向和導向的,在整套邏輯體系上需要有更完備的內容支撐。從目前的教學理論和方向來看,理論和實踐脫節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市場營銷的課程本身就和市場的變化密切相關,而市場的變化其實是動態的,它是不斷變化和更迭的,在內容形式上有著很強大的差異,數據分析等內容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的學習和認知,很容易限制學生對電商市場的理解和認識,在就業上造成一個關鍵的市場壁壘。學生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上,忽略了市場和學科教育之間的關聯,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上也沒有辦法做到學以致用,在就業人才培養上帶來比較嚴重的困境。
2.2教學模式單一且傳統
想要適應電商發展時代的快速更迭,在教學手段和模式上也要采取創新的元素作為導向。分析當前高職市場營銷課程的專業化內容,它在理論知識和文化系統開展上大部分都是采用傳統的教師授課,在期末考試再采取監測的形式,這些環節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系統的掌握專業理論知識,但是缺很容易缺乏實踐經驗作為指導方針,忽略了以學生作為根本的主體性。目前高職院校教學模式沒有進行創新,在大電商環境的影響下也缺乏一個理論的課程規劃,忽略了電商知識在市場營銷課程中的運用,也未能正確處理好線上教學和線下課堂之間的聯絡,從而影響到整體的教學效率和活動開展。當學生在課程認知上的學習沒有創新,那么對于像電商產業這樣更迭比較迅速的產業始終不能有一個完備的認識和理解,很容易形成知識的壁壘和困境,影響到其整體的教學效率。
2.3師資與教材匹配不足
從目前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開展來看,它在各個部分的內容上延續了傳統的考核方式和認知理念,學生的學習效果大部分都是呈現在一紙試卷上。由于高職院校在教材上缺乏創新性,所以教師在知識考察和課程教學上都是以傳統的知識理論作為依托的。目前電商產業快速發展,它所涉及到的商業模式,教學案例,數據分析都是具有時效性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其代入到教材之中,給學生進行拆解和分析,這樣才能起到一個良好的促進作用。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大部分都是從高等學校畢業生中選拔教師,他們最大的困境就是從校門到校門,整個邏輯線索比較單一,在個人層面的認知上缺乏和高等職業教育相適應的市場營銷師資隊伍,從而制約著學生個人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問題和困境是目前高職院校比較普遍性的問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后續的就業,出現在校學習的內容和市場不匹配的狀況。
三、電商環境下培養營銷人才的課程改革方式
3.1緊跟發展潮流,開展實訓教學
鑒于目前電商環境下高職院校市場營銷人才培養的困境來看,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還是需要推動其發展潮流,利用好實訓機會和社會實踐的機會。高職院校在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上,需要對傳統的人才培訓目標和內容進行重新的審視和定位,實訓教學作為整個教育環境中關鍵的環節和部分,和整個人才培養計劃可以說是息息相關。高職院校應當整合自身的發展要求,將課程標準進行提升和創新,緊跟時代發展潮流,通過“校企合作培養”的方式,把學生的實踐課程代入到企業之中。而教學實踐也需要對課程標準進行一定的創新,在人才培養上需要針對行業需求和家長需求進行全面性的調研和分析,從而保障人才培養定位能夠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和效果。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進行多階段的內容培養和教育創新,整合內部教學資源和實踐環節,這也是整個流程開展的關鍵所在。
3.2創新教學模式,完善評價體系
市場營銷課程的開展和教學需要以市場作為依托,為了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師開展活動的必要性,它不僅需要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同時更需要完善流程上的評價體系,采用更加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和系統內容,建立一個具體化的評價內容。在教學內容開展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不斷探索和加強實踐教學的新途徑,強化學生自身市場營銷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學習,掌握好其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為學生儲備后續工作的核心本領。電商平臺是廣闊的,而學生的就業方向更應該是多極化的,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更迭,以及內部評價舉措的完善都是為了豐富學生自我的認知和理解。評價體系是基于目前電商環境中學生通過課堂所學習的知識是否具有可行性,這一點也是影響它教學的重點。合格的課程要求和體系能夠深入到下一個環節,而偏離實際的教學方針則需要進行完善,這樣才能夠更好的貼合實際去開展。
3.3調整教材內容,提高教師水平
在高職院校市場院校課程開展的過程中,調整教材內容是非常關鍵的環節,教材最后是貼合學生自身教育的關鍵,而教師水平則是這個教學流程最后的立足點和方向。在高職院校教育的培養上,教師除了需要具備一個更加高尚的道德知識之外,其實踐知識和理論內容結構也應當更加全面化,需要具備高水平的市場營銷能力和方針。學校自身還可以聘請具有市場營銷經驗的相關人員到學生進行培訓,將有價值的觀點和知識內容注入到教學課堂之上,指導學生去開展新模式的營銷實踐教學活動。與此同時,高職院校的教師也可以多方位了解市場知識,學校組織相關培訓交流活動,把實踐知識和市場需求進行一種整合,從而制定更貼切學生成長的課程內容。
四、總結
綜合上文的分析來看,電商環境下的發展給予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加關鍵的要求,而學校自身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行動,全方面完善人才的培養方式,更好的貼合市場需求,保障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雅炳,劉洪海.基于電商環境下的家具市場營銷[J].林業和草原機械,2021,2(03):46-49.
[2]王珂.物流企業市場推廣與客戶服務問題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21(12):110-112.
[3]高婷.跨境電商盛行時期高職市場營銷人才培養策略[J].商業經濟,2021(06):105-106.
[4]王春銀.基于4P理論的歐萊雅集團中國市場營銷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1(11):85-87.
[5]徐鵬.企業基于新經濟背景的營銷戰略與思維轉變研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21(0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