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玲
摘要:語文閱讀素養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古現代成語、詩詞、對聯等等。初中教育考核中,名著閱讀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所以必要的名著閱讀量還是要有的,每周一節兩節的閱讀課是必不可少的,放在語文寫作課前,可以最大程度的幫助學生寫作。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是必讀的,國外著名作家如列夫托爾斯泰、高爾基、海明威的作品也需要做一定的了解。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從而使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得到充分的鍛煉與積累。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閱讀、文學素養、名著、散文、理解背誦、合理利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087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從我們出生來到這個世界到離開生老病死離開這個世界,語文會始終伴隨我們左右,而初中語文夾在小學語文與高中語文中間,是語文素養培養的最重要的時期,小學因為身心年齡的限制無法理解某些文章名著,高中因為時間緊張,任務繁重,無暇閱讀,所以初中時是語文素養養成的最佳時期。老師應當鼓勵學生閱讀名著、散文精品等,并給予學生表現機會,定期抽查學生的閱讀情況,可以寫一篇名著的讀后感等,也可以作為每周的寫作作業布置給學生完成。
一、精讀散文積累詞句
(一)閱讀散文,要明確散文的特點。
散文在內容上,可以寫人,可以記事,可以寫景,可以狀物,但所寫的總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經驗的一部分。看似平常的事物,經作者從深處開掘,便有了新穎的深意。要理出作品選擇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閱讀散文,要了解散文的分類。
散文因類別不同,其內容結構語言等有很大的差異。
(三)閱讀散文,要學會抓線索,識文眼,抓線索。散文線索就是文章結構的紅線。抓住線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看形和神的結合點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線索。散文中的線索可以根據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為線,以事為線;可以以人為線,以情為線;也可以以時間為線,以地點為線。
例如:在學習來自朱自清老師的初中第一篇語文散文《春》時,可以先讓學生多讀幾遍課文達到熟讀的程度,然后要求學生標注出他們認為優美的詞句。從散文分類上,這是一篇抒情性散文,朱自清老師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詩的筆調,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生機勃發、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抒寫出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全文圍繞一個“春”字,分為“盼春”、“繪春”、“贊春”三個部分。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學生可以加以練習運用于自己的文章當中。
二、精讀名著積累方法
閱讀名著可以分為四個步驟:基礎閱讀、詮釋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很多學生在閱讀名著時遇到的問題大多都是閱讀后對內容一問三不知,只是在眼前過了一遍,卻沒有真正的進去腦袋中。老師應當給予適當的指導,可以幫助學生標注出重要的章節內容,學生加以精讀。另外需要學生主動閱讀、明確目標、提出問題并在閱讀過程中嘗試去回答問題,專心致志,邊讀邊思考。這本書總體在談些什么,想辦法找出作者的想法和論點,做出自己的判斷。
例如:在閱讀《紅樓夢》這本名著時,整個過程是枯燥乏味的,需要學生耐住性子,慢慢讀,黛玉葬花給我們的悲傷感等等,以及封建時代種種不合理的封建禮儀,學生要明確這些禮儀的正確性,思考這本書在談什么,作者想讓讀者明白什么,做出自己的判斷,明確自己的理解。
三、背誦古詩提升素養
初中古詩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值得學生去理解背誦學習,如劉禹錫的《陋室銘》、周敦頤的《愛蓮說》以及杜甫的《望岳》,這些都是需要學生做到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主題并加以背誦。學習一篇古詩,首先要反復讀,讀中感悟詩意。教師要適當地進行范讀,用聲情并茂的范讀來感染學生。理解詩意后還要讓學生溶入自己的情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最后,熟讀成誦。教授古詩時老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作者背景,“境由心生”,文亦如此。作者不同的心態、不同的性格會產生不同的作品。引導學生了解作者背景,有助于他們領悟詩詞背后的喜怒哀樂。2.時代背景,不同的時代造就了不同的作者,由此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文學作品。3.人文背景,古詩詞中還有許多關于民俗、文化的介紹,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收集人文方面的資料。
例如:在教授杜甫的《望岳》時,標注其中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作者背景:詩人到洛陽應進士,結果落第而歸。時代背景: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人文背景:
作者北游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這首詩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描述了泰山的雄奇壯麗。這些是應該在講《望岳》時應當做好的準備。
從小學到初中,語文最大的變化是對文字精雕細琢的要求更高了,作文的篇幅字數要求更多了,文采上要求提高了,而作文一直是語文的重要考察項目,也是困擾許多老師與學生的重難點。我認為初中語文教學應該著重注意培養學生的古詩文閱讀能力與現代文章閱讀能力。應該多讀多寫多背優秀文章,除了課本上明確要求背誦的文章段落,能被選如初中課本的散文、古詩詞都是精品,學有余力的同學應該盡量理解背誦。教師要為學生構建更多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瀝文.基于部編教材的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下),2020(03):100-101.
[2]鄒云來.農村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29(08):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