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
摘要:雖然大眾對于很多問題的看法都不一致,但說到教育問題,大家卻都不約而同的有著相同的態度,那就是教育必不可少,每個學生都應當在適齡時期接受教育。基于一部分學生自身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的特殊性,社會上也興建了很多特殊的學校,聾校便是其中之一。教育的目的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學生擁有正常的交流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于這類特殊學生來說受教育的目的依舊沒有改變,但因其自身生理的特殊性,教育的方法也應當據此有些變化。怎樣的方式才能夠讓這類學生完成自身的學習目的,怎樣的氛圍才能讓這類學生忘掉自身的缺陷融入到課堂中去,這都是教師應當思考的。
關鍵詞:聾校學生;教育理念;繪制圖像;活躍課堂;課后服務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284
一、繪制圖像,加強學生理解深度
與普通的學生不同的是,聾校學生失去了聽力,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的觸覺和視覺較普通人來說也會更敏銳一些。因此,在面對這類特殊群體時,教師應當結合這種特殊情況思考如何才能夠使他們更好的接受數學,更好的學習數學。動手操作是數學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階段,但在面對聾校學生時,教師更應當把動手操作全面貫徹到課程教學中去,讓學生觸摸到數學,在自己動手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存在和知識的跳躍。
例如,在教授“正態分布”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幾個簡單的坐標點,讓學生在自己繪制的直角坐標系中標出這些點,然后進行連線,形成一條相對于y軸對稱的正態分布曲線,使學生對于“正態分布”這一概念有具體感知;之后,教師便可給予學生一個正態分布的函數方程,使學生代數到方程中去找出坐標點來繪制圖像,教師在選取方程時,可以選擇圖像不是關于y軸對稱的方程,來讓學生對正態分布的概念感觸更深??梢韵胂?,如果是教師在黑板上繪畫來讓學生觀看,可能會使部分學生跟不上課堂節奏。而由學生自己來繪制,他們不僅能夠根據自身的知識接受情況來調整節奏,而且能夠擁有課堂參與感,對知識的掌握也就更扎實更深刻。
二、活躍課堂,調動學生積極性
課堂教授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對于學生性格的養成。除教學任務以外,教師還應讓學生養成在面對難題時不退縮、敢于迎難而上的性格。眾所周知,“排列組合”是高中數學中的一大難點,很多學生在面對這類型題目的一開始都會暗下決心鼓勵自己去做題,但大部分學生都會在初次計算沒有得到正確答案后變輕易放棄,而且自我安慰到此類題目不僅耗費時間并毫無意義,他們放棄是正確的。教師應當讓學生明確一點:在考場之外,每道題都是有其意義所在的,學生不應當顧此失彼。在上課過程中,教師也應當將此種精神貫徹給學生。
例如,在教授“排列組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搶答的方式來訓練學生做題的準確度和速度,讓學生在競爭意識下激發自身潛力,學生在計算完成后可以自行站起說出答案,說對教師則停止此道題目,說錯則繼續等待下一個學生回答,以此來給學生一個解題的動力;在面對較為困難的題目時,教師可以將下課時間作為一個節點,整堂課只給學生安排這一個題目,讓學生在這個時間內發散思維,在不斷的試錯中找到解答此道題的方法,從而養成學生面對難題不退縮不放棄的性格。結合此類學生的特殊情況來看,此種性格也有益于其自身心理的健康發展,不僅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學到知識,還可以讓他們學到面對生活的態度。
三、開展課后服務,還學生美好睡眠
為響應國家“雙減”政策的落實以及使學生在身心輕松的狀態下學習,教師應當配合國家要求,積極行動起來。對于聾校學校的學生來說,教師更是應當給予他們課后的關懷和輔導,在課后服務中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他們克服自身身體上的劣勢,增加自己知識上的優勢。除此之外,課后服務還給了教師一個試驗作業量的機會,在課后服務結束后,教師可以依據學生作業大體的完成情況來調增作業量。
在開展課后服務之前,教師應當對學生完成全科目作業所耗費時間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遵循“所留作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了解程度,同時又不至于給學生造成學習壓力”的原則,對作業量進行初步調整。在開展課后服務后,教師應當以學生個人意愿為準則,不得強制要求學生參與課后服務,對自愿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教師應當輔導其完成當天作業,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應當及時進行解答;在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做作業的情況有大致了解,以便對作業量進行及時調整,保證學生能夠在課后服務中完成所有作業,還給學生一個安靜的夜晚,讓學生能擁有充足睡眠。畢竟,知識是無窮的,但健康的是有限的。教師應當讓學生在擁有一個健康作息的情況下提升自己的學業水平。
總而言之,教育是公平的,受教育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權利。教師不應當放棄每一個學生,也不應當對特殊學生抱有偏見,而是應當將知識毫無保留、不偏不倚的傳授給每位學生。在面對聾校高中的學生時,教師應當避免其短板,利用其長處,讓學生在繪制圖像時加強自身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在活躍的課堂中展現出自己積極向上的一面,在合理的作業中擁有良好的睡眠。這里的每位學生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教師應當用正常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用合適正確的方法去教育他們,讓每位學生都能在教師的傳授下學會知識、學會生活,擁有光明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劉本部.聾校職業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長春大學學報,2018,28(05):121-124.
[2]談秀菁,陳蓓琴.聾校溝通與交往課程實施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0(07):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