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何瓊
摘要:啟發(fā)式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作用,得到許多教育家的關注。啟發(fā)式教學主要集中在教學原則、方法、模式和思想理念幾方面內容。在結合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做到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從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實際的學習能力水平出發(fā),采用各種教學方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發(fā)展智能、遷移知識、舉一反三。
關鍵詞:啟發(fā)式教學;高中政治課堂;應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6-138
引言
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當中過分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而忽略了對學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要把高中政治的重點知識點傳授給學生,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通過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能夠靈活地運用政治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使其形成開拓性、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這樣不但能夠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做好鋪墊,還能夠對學生今后的人生做好引導。教師在高中政治日常教學過程當中,應當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改善其教學方式,并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政治教師不僅要把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注重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升學習效率
政治教育理論性強,教師性強,教師可以動腦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好的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想,并幫助他們流暢地組織和表達自己的語言。這個問題必須有明確的目的。讓學生站起來,回答并成為贏家。提問的過程實際上是提問,解決難題,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過程,旨在提高需要啟發(fā)提問語言的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講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在課堂上為學生呈現出三副圖片,圖片當中分別呈現是各個國家喜好的運動項目,如歐美國家盛行擊劍、韓國流行跆拳道、而中國人則最愛好武術。讓學生可以對圖片進行觀察。之后,教師就可以再次為學生引入另一組圖片,分別為中國故宮、希臘巴特農神廟、印度泰姬陵,讓學生繼續(xù)觀察。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對問題進行設置,為什么都是運動項目,各個國家的流行項目卻各有所不同呢?為什么同樣為建筑?不同國家的建筑風格有著怎樣的各自特點呢?這說明什么?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感受到在不同國家當中文化也是各有所不同的。世界文化本身具備較強的多樣性,有助于學生對后續(xù)內容的積極探究。
二、通過小組討論,進行啟發(fā)式教學的點撥
啟發(fā)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展開積極的交流和討論,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他們愿意去探究,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才會領悟知識背后所蘊含的無限魅力,感受學習的樂趣。教師也要積極地參與其中,這樣才能夠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提醒和點撥,這種啟發(fā)式的指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及時地把控小組討論的方向,節(jié)省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所以在實際的課堂學習中,就是要做隨時隨地的參與者和把控者,要發(fā)揮教師答疑解惑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就是啟發(fā)式教學的魅力所在,它是一種學生學習能力不斷精進的重要措施。
三、利用時政熱點,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認同核心素養(yǎng)
高中政治教學中很多知識點都與時政新聞存在聯系,教師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熱點事件引入到課堂中,拉近時事政治與現實生活的關系,使學生感受到政治的樂趣,對政治學習產生興趣。例如,在對“人民民主專政”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我國社會主義道路以及社會制度的政治認同感,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從課本上的政治知識出發(f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政治內容的本質。通過日常的教學潛移默化地把政治觀念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理解政治知識的基礎上,能夠逐漸養(yǎng)成對我國政治制度以及政治道路的強烈政治認同感。為了在教學過程當中加深學生的政治認同感,教師還可以在課前提前收集相關的視頻資料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播放,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當中能夠潛移默化地受到人民民主專政制度的影響,進而理解人權的重要性,了解現代社會人民當家作主的偉大意義,進而形成對我國政治制度以及政治道路的強烈政治認同感。
四、有效開展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
高中政治來自生活,又回歸于生活,其教學中的很多素材都是從生活中選取的。所以要想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聯系生活實際,多帶領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體會到政治與生活的關系,更好地融入學習。例如,在學習“多彩的消費”時,就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的最好時機。我們可以進行有效的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消費習慣;可以開展專題講座或報告會,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消費;可以通過消費案例的分享,幫助學生分析消費陷阱的存在,引導學生明辨是非:還可以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社會生活中進行觀察和發(fā)現,對一些事物抒發(fā)自己的見解,教師再進行有效的啟發(fā),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些都要靠教師的有效啟發(fā),而不是機械地告誡。學生的體驗式學習和教師的啟發(fā)式教學必須有效地結合起來,就會成為推動學生成長和進步的巨大力量。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階段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師加大引導,尊重學生主體性,推動教學效率,學生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是非常重要的。能夠讓政治教學的開展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優(yōu)化,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教育成效。
參考文獻
[1]于淼.啟發(fā)式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21(01):189-191.
[2]懷巖松.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啟發(fā)式教學[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3):30.
[3]李寧.高中政治教學中啟發(fā)式教學的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