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0)
2019年2月,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建設一大批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國家規劃教材,倡導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同時強調: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實訓,落實教師5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由此可見,國家高度關注職業教育教材改革,將其教材改革作為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重要舉措。高度重視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將落實教師企業實踐制度作為打造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重要舉措。
筆者作為“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的任課教師,今年被學院安排在一家建筑設計院實踐鍛煉。深感現行教材存在比較明顯的弊端,沒能同步跟進建筑產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新材料,與企業崗位群不能實現零距離對接。有些知識,企業已經不再需要,學校還在繼續講授;行業已有了新的變化,學校教材中卻沒有及時添加相關知識。如:《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GB 50352-2019),簡化了已廢止的《民用建筑設計通則》(2005年版)的民用建筑按地上建筑高度或層數的分類方式,只按公共建筑的24m,居住建筑的27m和100m超高層進行分類;對樓梯踏步的寬度和高度作了細致而實用的要求,老年人建筑、幼兒園建筑、小學建筑的樓梯要求更有針對性;增加了公共場所欄桿設置要求,上人屋面和交通、商業、旅館、醫院、學校等建筑臨開敞中庭的欄桿高度不應小于1.2m,公共場所欄桿離地面0.1m高度范圍內不宜留空。又如:《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 50345-2012)。原2004版規范的屋面剛性防水層在《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 50345-2012)中已取消,防水層施工只有卷材和涂膜兩種,等等。
現行教材對學生德育養成、持續發展支撐不明顯。往往偏重表述理論知識與操作流程,而對職業素養有機滲透的教材不多見。如怎樣強化學生工程倫理教育,傳承魯班建筑文化,培養學生質量意識和品牌意識。怎樣強化安全第一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安全責任感。怎樣磨練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的奮斗精神,等等。
培養現代企業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必須傳授從業中的實用知識和技能,解決好“教什么”的問題。教師的長處是課堂教學,企業工程師的優勢是項目經驗,因而校企共同開發活頁式教材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借助教師下企業實踐這個平臺,青年教師與企業專家一起,通過認真觀察和分析學校教學與企業實際需求的差異,利用活頁式教材結構靈活,可按需及時更新等特點,及時將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標準編入新教材,將企業文化和職業素養恰當融入技能點,開發選擇和當前職業崗位要求對應的內容作為教材內容,并基于工作過程設計教材組織形式,將使專業教學內容更貼近專業崗位需求,更貼近學生對口就業需要,實施校企共同開發和共同育人。因而活頁式教材是實現企業崗位群零距離對接的重要載體。
培養現代企業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必須向學生實施有效的教學方法,解決好“怎么教”的問題。傳統教材更新和補充新內容需換版本,操作很不容易,而活頁式教材,教師可以因時而動,可以因人而異,自由插入幾頁,更便于個性化教學。活頁式教材打破以學科知識體系為中心的傳統方式,以行動、學習成果為導向,基于工作過程設計編排內容結構,是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細化和落實,是模塊化教學的體現。同時活頁式教材可有機融入職業道德、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因而開發出教學理念先進、對接崗位緊密、思政元素有效滲透的新教材,可以引領教學模式改革,打造職業教育“金課”,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培養現代企業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必須提升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解決好“誰來教”的問題。活頁式教材以“企業崗位(群)任職要求、職業標準、工作過程或產品”為教材主體內容,要求教材編寫人員具有企業實踐經歷。職業院校青年教師大多是學科體系培養出來的,對知識和學科體系都比較熟悉,但由于不了解企業工作內容,對行動體系下的技術技能教學沒有體驗,很難編出新型活頁式教材。企業實踐為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搭建了很好的平臺,從制度上破解了教師沒有時間下企業調查,沒有與企業師傅交流學習和實踐機會的難題。職業院校青年教師進入企業開展工作實踐,通過學習所教專業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標準、新設備,與企業專家共同修訂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發適合崗位群需求的新教材等,體驗并認同企業管理文化制度,學習企業專家敬業精神,對于提升職業院校青年教師的專業素養以及實踐教學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企業、學校、教師通過溝通交流,共同制定實施性實踐計劃,明確實踐內容和實踐目標,包括讓青年教師了解企業生產流程、掌握技術標準、領會操作要領和感受企業文化制度等。第二,根據教師的專業特點,企業安排經驗豐富的員工對青年教師進行個性化指導,建立師徒制關系,明確指導師傅和專業教師雙方的權利與義務,讓指導師傅有章可循,讓專業教師有事可做。第三,要建立企業師傅指導獎勵制度。企業要將師傅指導青年教師成長作為重點工作職責,計算工作量;要加強對師傅履職情況考核,對指導青年教師成長效果明顯的師傅,企業給予獎勵,學校為其頒發優秀師傅證書,從而強化企業師傅的工作責任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首先,要堅持問題導向,圍繞職業院校“三教”改革的需要,鼓勵教師帶著項目下企業,明確到企業實踐的重點內容,讓教師積極主動工作,而不是消極應付,提高企業實踐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第二,要堅持績效優先,結合企業的技術和崗位標準,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將活頁教材開發作為教師企業實踐重要的考核內容,建立活頁教材開發質量評價標準和獎勵制度。第三,要堅持與時俱進,在活頁式教材開發階段性任務完成后,要與實踐企業保持經常的、長期的聯系,并隨著技術的進步、崗位要求的變化、學情的變化、培養目標的調整,及時地調整活頁式教材的內容,建立活頁式教材更新和調整機制。
按照“基于問題、滿足需要、探索對策、指導行動”的總體思路,針對職業院校“建筑制圖與構造基礎”課程教材建設現狀,實施“四步走”開發路徑。
①開發準備期:青年教師下企業前,先查閱有關高職活頁式教材開發的書籍、期刊、學術論文等文獻資料,比較全面、準確地掌握活頁式教材開發研究現狀,了解活頁式教材設計要求及教材開發原則和理論依據,為后續開發提供理論指導。
②開發調研期:借助青年教師企業實踐這個平臺,以問卷和訪談結合的方式進行,了解行業企業的新變化,了解企業對相關工作崗位的新要求,收集企業專家對建筑類專業基礎課程教材設計的寶貴意見和建議。再通過調查問卷來了解學生對“建筑制圖與構造基礎”課程教材的需求情況,為設計開發建筑類專業基礎課程活頁式教材提供思路。
③開發實施期:以建筑類專業基礎課程“建筑制圖與構造基礎”為研究對象,青年教師首先分析、設計、開發其活頁式教材清樣,然后經企業師傅審定并形成試行本,將開發成果應用于課程教學。
④使用完善期:在試行本使用一個周期后,對使用的學生設計組織問卷和訪談調查,從中總結基于典型工作任務和典型產品的活頁式教材開發經驗,發現教材開發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加以修訂,實現對活頁式教材開發與使用的持續改善和優化。通過實踐-反饋-修正-完善,直到提出活頁式教材的開發與應用典型模式。
綜上所述,借助職業院校青年教師企業實踐這個平臺,校企共同開發活頁式教材,對推動高職課程教學改革、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都具有積極意義。為此,企業應落實指導責任,學校應建立考核辦法,共同設計活頁式教材開發流程的一般范式,共同開發適合崗位群需求的活頁式新型教材,為實現學校教學與企業崗位群的零距離對接提供載體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