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亦寧 張琳
城市作為“想象共同體”具備實與虛的雙重空間特質,實質空間是指城市的客觀存在,虛擬空間是指媒介映像及受眾對城市形象的主觀感受。從古至今,城市與傳播的關系隨著文明的演進不斷向前發展。步入21世紀,全球化、城市化浪潮、新媒介技術等現代化命題交織激蕩,“城市形象”相關議題的地位在日趨劇烈的社會競爭中逐漸凸顯。
隨著互聯網及移動終端的飛躍式發展和空前繁榮,短視頻作為傳播新興力量崛起。據CNNIC報告,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0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8.18億,短視頻一躍成為僅次于電視的居民休閑娛樂方式。在短視頻應用梯隊中,抖音由于活躍用戶量、用戶黏性指數等指標排名突出而高居榜首。在抖音平臺上用戶自發采集與分享身邊的城市影像,經億萬受眾瀏覽、評論與轉發,激發了視頻內容的社會闡釋功能,實現了對城市形象不間斷的立體多元建構和傳播,“短視頻”與“城市形象”結合,并不斷迸發新業態。意識到這一優勢,眾多城市引導民間力量加入,城市形象傳播呈現了“政府搭臺、民眾唱戲”的新格局。
沈陽是東北地域中極具影響力的中心城市,同樣也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具備豐富的人文地理和現代科技資源。抖音平臺對構建和傳播良好的沈陽城市形象、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推動城市經濟建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打破受眾偏見,重解文化密碼。視聽技術興起前,人們對城市形象的感知往往受制于狹窄的認知渠道,這種刻板的歷史遺存會觸發類似“魔彈論”的傳播效果,使受眾對城市文化的認知具有片面性和慣性。而短視頻的勃興為打破固有印象、重解城市底蘊帶來了契機。近幾年,抖音平臺聯手多城官方部門,通過“話題挑戰”相繼制造了多個“網紅城市”。“2018抖音之城”排名中,沈陽在全國排名第15,播放量達14.8億次。作為抖音“城市文化宣傳計劃”2.0版本首發城市,沈陽市于2019、2020年聯手抖音平臺兩次開展“美好沈陽DOU起來”活動,通過邀請眾多明星及網紅來吸引網友注意,又通過發起抖音有獎話題挑戰賽來吸引網友熱情參與,最終得到了超八成的UGC視頻,其主題涵蓋廣泛,涉及沈陽的特色美食、自然景觀、地標建筑、超新科技等,播放量達20.6億次。在網民的視頻中,盛京皇宮、大帥府、中街等悠久地標煥發了新生機;七星湖公園的荷花池、遼大的銀杏林、沈陽初雪雪景等景致營造怡然氛圍;風味雞架、特色烤串、鮮族冷面等美食,成為外地網民的心之所向。這些視頻引得大批網民前來“云觀賞”。短視頻雖不如傳統紀錄片敘事恢弘,但勝在多彩的平民視角,通過生動和親切特質激發受眾的認同與共鳴,使沈陽城市的文化符號深入人心。人文地理風貌搭載新興技術列車,使受眾既領略了沈陽古都孕育千年的歷史文化風情,又感受了新時代下沈陽多領域的快速發展,籍由此為沈陽的城市形象傳播開辟了新方向。
拉近受眾距離,重塑政務形象。習近平同志曾強調“讓互聯網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大眾傳媒受新興媒介沖擊,政務機構入駐抖音平臺成為新趨勢,“爆款”政務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借由新的表達方式與群眾交流。政務號優勢體現在三方面,第一,政務號能發布權威信息。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沈陽日報”全程跟進最新訊息,包括每日確診病例、官方辟謠、地鐵和醫院的運營時間等,及時而全面,給沈陽人民吃了定心丸。第二,政務號能傳遞專業知識。在2020年10月10日的一則視頻里,“沈陽消防”記錄了消防員用土撲滅火源的示范內容,點贊量達12.1億次,深受網民好評。第三,政務號能引導正向風氣。在2019年10月6日的一則視頻里,“沈陽發布”記錄了一女子在紅燈期間跑到馬路中央拾起掉落國旗的暖心舉動,點贊量達5.7萬次;2020年7月16日的一則視頻里,“沈陽發布”介紹了一沈陽男子在2020年初用11天自建口罩廠、生產數萬只N95口罩的事跡,點贊量達12.8萬次。沈陽市的政務號通過鮮活的案例分享進行現場說法,以親和、幽默的話語取締了往日的“說教”灌輸形式,憑借天然的官方權威性在受眾心中建立了新的政務面貌,吸引了大批粉絲,有力地拉近了干群關系,傳遞正能量,為沈陽政務形象構建和傳播提供了新機遇。
吸引受眾興趣,重建旅游形態。《2020年抖音旅行創作者生態白皮書》表示,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抖音旅行打卡視頻數達到7億,播放量超過萬億次,催生了文旅業“打卡經濟”,帶動了各地區旅游業發展。沈陽作為“東方魯爾”“盛京皇城”,既擁有重工業城市的沉穩與豪邁,又具備王朝古都的滄桑與厚重。遼河文化、滿清文化、工業文化交織互構,譜寫了古老而璀璨的地域風光,為后人留下很多文旅資源。各種特色地標隨著“打卡熱”的興起不斷出現在游客的短視頻中:修繕后擁有東北最大室內夜市的老北市文化園;滿清故宮皇家建筑群;山巒疊嶂的娛樂勝地棋盤山冰雪世界……抖音上“沈陽故宮”話題的播放量達7548萬次,“中街”的播放量達4507.3萬次,“沈陽網紅店”的播放量達9.6億次……在這些不斷攀升的數字背后是沈陽知名度和來訪率的日漸提升。2019年,沈陽市共接待了國內外游客9510萬人,增長率達到15.2%。全年總收入達到875億元,增長率達到15.3%。“打卡熱”的誕生與抖音平臺的機制和受眾的心理不無關系,在算法技術支撐下,抖音平臺會對短視頻熱度潛力進行考核,達到要求便會予以流量扶持,向全網推廣,形成影響力。受眾在這種信息環境的浸淫下出于好奇和從眾的心態紛紛前去“打卡”,并再次將短視頻上傳到平臺上,最終經過打卡行為的層層裂變造就了無數網紅地標,這是移動短視頻技術的操控者和應用者共同發力構成的盛況,也是流量經濟的產物,為沈陽的經濟發展賦予了新動能。
作為短視頻類頂流應用,抖音對于城市形象的宣傳功不可沒,但在享受著短視頻紅利的同時,也要注意背后暗藏的問題。
過度的逐利化氛圍阻礙優質內容輸出。被稱為“流量池”的抖音勢頭正盛,吸引了多方利益主體前來掘金,在此背景下,一方面許多優質視頻會被權重視頻的洪流所吞噬;另一方面優質內容創作者成為了資本的尋租人選,此時優質內容會被植入廣告,創意及內容呈現難免受阻。如何使優質信息刺穿利益厚壁到達受眾跟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扶植一批權威官方號或許是一條合適的進路,相較于自媒體來說,專業媒體擁有更好的信息資源、內容生產能力和更有效的管理及分工體系;相較于商業組織來說,專業媒體更為注重質與效的平衡。因此,專業媒體有產出質與績雙優內容的優勢,能夠在魚龍混雜的網絡短視頻環境中突出重圍,積累受眾口碑,推動城市形象的深入傳播。
過度的娛樂化氛圍造成“網紅”難以長紅。“娛樂至死”的社會環境一方面削弱了受眾對文化深度的探索欲,另一方面削弱了受眾主體意識,使得大眾陷入社交媒體平臺的仿效群歡中,對更迭不斷的熱點選擇了淺層次的盲從,而城市文化的深層次底蘊在泛娛樂化中被忽略。對于城市形象傳播來說,一時“網紅”難以長紅的現象同樣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肅清和引導社會環境,一方面提倡對待文化的“工匠精神”,使傳播主體認清自身責任和使命,使傳播受眾辯證對待娛樂信息;另一方面提倡文化市場的“雙效統一”,讓“垃圾”文化無處藏身,使文化傳播始終葆有正氣和生命力。其次城市自身也不能松懈長遠發展的理念,要注重挖掘潛在內涵,提升價值建設,使城市形象的構建和傳播始終依托于城市底蘊。
短視頻應用的火爆使城市形象傳播乘上時代快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在抖音平臺上,很多城市脫穎而出,在知名度和經濟發展上得到大幅助推。但事物總有正反兩面,欣欣向榮的載舟海底亦藏有諸多暗礁。沈陽作為東三省重鎮,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如何抓住此契機,建構和傳播獨特的東北城市形象,積極應對風險,是我們需要持續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