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妹
黑馬校對是北京黑馬飛騰科技有限公司全力開發的文字校對系統,目前全國絕大多數的出版社、出版公司都在使用,以幫助文字編輯提升編校質量。黑馬判斷正誤的邏輯基礎是詞,也就是說它是根據常用詞來判斷對錯,而并不是根據上下文語義。由此可以看出,黑馬在判斷錯別字、標點符號、敏感詞等方面比較擅長,但是在語法、邏輯關系、知識性問題上幫助甚微。
1.黑馬并不能查找出所有的錯誤
前面介紹過,基于黑馬判斷正誤的邏輯基礎,很多錯誤,黑馬是發現不了的。例如,“這時為什么”,其實正確的表達應該是“這是為什么”,但是黑馬基于詞的判斷,它便認為“這時”是正確的。由于黑馬在文字錯誤面前不是萬能的,每個文字編輯都應端正態度,逐字閱讀,逐處核實,平日里積攢知識,提高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斷不可形成對黑馬的依賴心理,更不可推脫責任,將一切問題推給黑馬。
2.黑馬查找出的也許是假錯誤
基于同樣的邏輯,黑馬報出的一些錯誤可能是錯報,也就是說,可能它并沒有理解句子的原意,而根據詞庫里存在的詞生搬硬套,認為作者用詞錯誤。例如,“正確觀察事物所應具備的素質”,其實這句話本沒有什么問題,但是黑馬會根據詞庫的“事務所”一詞而判定作者用錯了字。再如,“按裝配圖零件編號”,其實這里也沒有問題,但是黑馬會因為詞庫里的“安裝”一詞而判斷用字錯誤。這給文字編輯敲響了警鐘,在掃黑馬的時候,不可以看到標紅的地方就盲目按照黑馬指示進行修改,務必要自己先判斷一番,不清楚之處,要多方論證。總之,標紅的不一定就是錯,標粉的也不一定就不是嚴重錯誤。
3.對黑馬應持怎樣的態度
黑馬固然存在其本身的問題,但是仍有很大的作用和貢獻,我們不應因其暫有的不完善之處而否定黑馬的價值,或者不重視黑馬的應用。現存的這些不完善之處,也是因科技發展的階段性造成的,還需很長的時日來加以解決。最起碼現階段,人工智能還無法在編輯加工環節替代人工。對人工智能而言,寫一篇文章或許相對簡單,但是編輯一篇作者寫好的文章卻要更費一番周折,需要科技人員今后長時間的探索。而黑馬現階段提供的功能,其實已經可以幫助文字編輯解決非常多的錯誤,尤其是粗心導致的低級錯誤、政治錯誤,我們需要很好地掌握黑馬的應用,發揮其最大價值,幫助我們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4.在哪個環節使用黑馬
在哪個環節使用黑馬,其實對應的是自己對黑馬抱持的態度。有的文字編輯過于夸大黑馬的作用,一本書稿掃三遍以上黑馬,重點解決黑馬提出的問題,但卻在編加逐字閱讀的環節放松自我,我稱這種風格為過于依賴黑馬型。還有的文字編輯不相信黑馬的功用,自己編加通讀后,草草過一遍黑馬,最后導致書稿留存了不少低級錯誤,我稱這種風格為不信任黑馬型。其實這兩種風格都有些極端,我對黑馬的態度是:雖不完美,但是一個有用的幫手。
我傾向于發稿前掃一遍黑馬,出片前最后再掃一遍黑馬,也就是一共兩次。這樣兩次足以解決所有黑馬能夠提示出的錯誤,也不會讓編輯覺得來來回回掃黑馬膩煩。此外,如果是發稿后增補的內容,建議相應內容再增加一次掃黑馬。
5.掃描的文件格式
黑馬可以掃描Word文件、WPS文件、PDF文件、S2文件、小樣版文件。我平常工作涉及的文件類型主要有Word文件、PDF文件、S2文件,我個人更傾向于PDF文件、S2文件。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Word文件(由排版廠提供txt文件轉換而來)其排版格式與紙稿完全不同,也就是說編輯發現錯誤后,無法第一時間準確定位錯誤的位置,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在紙稿上定位。由于這給編輯造成了麻煩,浪費了時間,很多編輯在掃黑馬的時候就不由自主放松了警惕,甚至有的主動偷懶了。在這一點上,PDF文件、S2文件沒有相關困擾。第二,Word文件無法掃描書上的圖表,導致圖表錯誤可能被忽視而遺留在書上。
1.校對當前文件。這是文字編輯在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功能,也是黑馬軟件的主要功能。
2.批量校對當前所有打開的文件。這種方式比較適用于下班后讓電腦自行操作,節省時間,但對電腦性能要求較高,因為一旦死機,所有工作就白費了。
3.單獨校對書稿中的標點符號。相對于普通校對,這種方式對標點符號的校對更仔細,建議普通校對結束后,再點擊該按鈕檢查一遍標點符號,進一步提升文稿質量。而且,這種方式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不需要加密鎖。
4.檢查書稿中的重句。有些本版書存在內容重復,例如一句話重復多遍,還有的整段重復,更有甚者幾段幾段地重復,文字編輯在編加這種稿件的時候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戰線拖得太長,會容易忽視這類問題。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功能,杜絕類似錯誤。
5.系統自動糾錯。最好不使用這個功能,以防系統改錯。如果一定要用,建議在編加之前使用,這樣一旦改錯,編輯在編加環節還有機會更正。
6.查看修改建議。黑馬提示錯誤后,編輯應先自己思考,斟酌如何修改,實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可查看黑馬的建議,但是不要盲從,還需要查找相關信息,綜合判斷正誤。在這個過程中,編輯可以利用這個功能學習知識,或者鞏固自己的認知,有利于提升編輯技能。
7.定義錯詞。編輯可以自己指定一些錯詞,添加到錯詞庫里,擴大黑馬的搜索范圍,自己不斷提升黑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黑馬提供的錯詞畢竟有限,而且每個人的知識面都有局限,編輯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多積攢一些自己之前不知道的或者容易忽略的錯誤,并將它們添加進去,這樣能夠更多地發現錯誤,更好地解決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錯詞庫會越來越定制化,越來越有針對性,也越來越契合編輯個人的風格,更好地與編輯能力互補。在成長的過程中,新人當然可以借鑒成熟編輯的錯詞庫,但是建議新人仍然要在老編輯的錯詞庫的基礎上逐漸添添補補,完善好自己的錯詞庫——磨煉出自己的劍,更好地提升戰斗力。
8.成批查找。統一術語、人名等時,建議使用該功能,它可以一次查找多個指定的詞語,方便編輯進行統一。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創建一個txt文件作為成批查找庫文件,將所有的不統一術語列在其中。注意,格式為每行一個詞,開頭沒有空格,結束沒有標點符號(不要加頓號、逗號、分號等)。第二步,點擊成批查找按鈕,彈出對話框。第三步,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中“掛接成批查找庫文件”,并按照路徑選擇準備好的txt文件。第四步,勾選對話框下方的“在文中標記查到的詞”以及“全字匹配”,并點擊開始按鈕。要利用好這個功能,需要編輯對相似的術語非常敏感,這需要職業敏感性,也需要經驗的積累。建議編輯在剛開始的時候,碰到自己不熟悉的人名、公司名、地名、術語,都先做好標記(可以根據個人習慣,記錄在紙上,或者記錄在電腦文件上),這樣在遇到相似的詞語時方便查找,并為最后的成批查找和統一做準備。
9.參數設置。用來對黑馬的參數進行設置,編輯需要根據待掃書稿的情況進行設置。
10.用戶維護詞庫。維護詞庫非常重要,有的編輯掃黑馬很多錯誤掃不出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詞庫的問題,甚至有的編輯的黑馬詞庫是空的,或者長時間不檢查,已經變成亂碼。
在安裝好黑馬之后,準備使用黑馬之前,編輯應準備好錯詞庫、建議庫、敏感詞庫、重點詞庫,點擊黑馬工具欄中的“維護”,依次點擊“修改錯詞庫”“修改建議庫”“修改敏感詞庫”“重點詞監控”,將相應內容復制到詞庫中并保存。在之后的工作中,編輯可以隨時向詞庫中添加修改建議,以提高黑馬的工作效率。其實,也可以將準備好的錯詞庫、建議庫、敏感詞庫、重點詞庫都放到“修改錯詞庫”中。
設置好錯詞庫等之后,需要對黑馬進行參數設置(工具欄中,“維護”左邊第二個,三個圓環形狀),包括一般選項、掛接專業庫、掛接用戶庫。一般選項下,校對速度/質量一項黑馬的原始設置是一般校對,建議編輯修改為嚴格校對。然后,編輯掛接專業庫和用戶庫。其中,專業庫需要根據書稿的類型和題材判斷。
每次掃黑馬前,建議編輯對黑馬的各個詞庫進行檢查,以防詞庫變為亂碼或突然消失,詞庫一旦變成亂碼,相當于所有這些詞都沒有檢查,錯誤率可能會提高,甚至必然會提高。此外,編輯在每次掃黑馬之前,都要重新檢查黑馬的設置,認真選擇掛接專業庫,專業庫選擇越精確,越有針對性,掃黑馬的質量越高。
以上對黑馬的基本功能和應用進行了大致的介紹,我們雖然不能完全依賴黑馬,但是黑馬可以成為每個文字編輯的好幫手,合作共進,提升出版物質量。在黑馬之外,我們可以結合Word的拼寫檢查,更好地發現錯誤、改正錯誤,也期待未來人工智能給文字編校領域帶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