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摘要: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現在,互聯網電子網絡技術與課堂進行整合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的教學模式。并且這種教學模式可能會隨著信息技術更深層次的發展,結合得更加的緊密。眾所周知,物理源自于生活,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把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物理知識整合到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來,創設問題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成為了當前教育改革階段每一位教師都必須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情境創設;教學模式
前言
高中階段可以說是學生漫長學習生涯當中最為重要的時期之一。高中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的人生有著重要的影響。也正因此在高中階段的學生與老師都十分重視這一階段的學習。也使得當前高中生的學習壓力很大,學習的內容也很多。再加上物理課程的邏輯性與復雜性,使得諸多學生在繁重的課業之下對高中物理學習沒有過多的激情。對于物理學習沒有產生過多的興趣。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就必須使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注重物理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感受到物理課堂的樂趣。
一、傳統物理課堂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存在問題
傳統的物理教學大部分依靠的是教師的講授與知識的灌輸,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問題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在進行物理學習時比較的被動,而這一點與當前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主的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格格不入,因為扼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得學生在進行物理知識學習時顯得十分的不情愿。
2. 教學情境的單一
當前已經有不少教師通過創設不同的情境來開展教學活動,以便有效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然而由于近幾年來物理學科對于實驗教學的過度推崇,使得教師對于實驗情境頗為青睞,而對于其他情境類型的應用較少。例如問題情境,影視情境,實物情境等等。雖然不可否認實驗情境的創設確實對于物理學科的教學而言有著舉足若輕的作用,但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用實驗情境創設的方法來進行教授,并且由于情境類型的單一。過度使用實驗教學還會引起學生的審美疲勞,使其學習專注度下降,教學情境的單一都以實驗情節為主。
3.沒有充分挖掘情境內容的教育價值
情境教學已經成為了當前教師十分推崇的一種教學方式。然而在進行情境教學時,教師雖然進行了情境創設,但是很少有教師能夠用好情境教學。之所以會產生這一原因,是由于部分教師對于自己所創設的情境,蘊含的教學價值缺乏充分的評估,導致當前的情境內容的教育功能無法得到有效的實現。例如,在進行磁現象和磁場這一教學片段設計時。教師為了引出奧斯特,變向學生述說了歐斯特發現電磁現象的故事,并且提出奧斯特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因為他堅持不懈的品質,使學生明白奧斯特難能可貴的精神。較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也逐漸落實了新課程所提出的三維教學目標,引發了學生的積極思考,培養了學生科學精神和評價的意識,鍛煉了學生發散性的思維。但是教師在提出“你認為奧斯特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其自身需要具備的要素?”,這一開放性問題時,常常為了節省時間教師只邀請了一位學生進行作答,沒有關注其他學生,使得教師沒有將這一情境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二、高中物理課堂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措施
正是由于當前高中物理教學存的諸多教學問題,為了改善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在信息技術這一大環境之下,將高中物理課程的教授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去利用信息技術強大的功能將物理課程的教學目標,文字資料,音頻資料等優化了的物理環境展示給學生,或讓學生通過網絡交流等方式自主的學習。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問題的存在,引發情感上的共鳴產生,迫切希望通過學習物理知識來解決物理問題的想法。
首先,教師可以從周圍的生活出發。通過身邊發生的真實事件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能夠充分的把握物理知識。比如在講解平拋運動的概念時借助多媒體引入以下事例:播放籃球被水平拍出后在空中的運動,槍打模型等相關視頻。并且提問:它們的運動有什么共同點?然后引導學生從受力與運動的關系得出平拋運動的概念、特點、條件和運動性質進行分組討論得出結論。能讓學生萌發出對學習的興趣,并且當教師結合相關的生活實際進行問題提出時,能夠更快的與學生拉近距離。使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從而帶動學生去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培養學生從實例到抽象的思維能力。
其次,從實驗操作中掌握規律。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物理這一門學科的實驗比較多,因此在進行物理教學時,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每個知識點的學習都會涉及到相關的實驗。傳統實驗有時不利于學生的觀察與探究,若借助信息技術的獲取、加工和表達就能達到構建有效的教學環境的效果。例如在總結平拋運動規律的時候,用平拋運動演示器做演示實驗的同時,拍攝視頻資源并使用視頻資源能夠慢放和隨時暫停的特點展現給學生。學生通過觀察實驗過程和視頻資源中的小球運動后,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與學生的分組討論的小組學習的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他們的思維在接受重點難點時處于最活躍的狀態。在教師指導下的探究、思考與討論,將新知識帶來的困難化為無形,相反,使知識本身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最后,從前沿科技中發現趣味。雖然在高中階段的物理知識相比于大學階段而言顯得較為簡單,但是在高中物理知識教授過程當中,也涉及到許多前沿科技方面的知識。比如課本當中的裂變與聚變是當前物理學界一直在研究的問題,因此這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學科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在講授相關前沿科技方面的知識,是向學生展現最新的科研成果。例如,講到魯科版必修二的第5章第3節人類對太空的不懈追求時,可以讓學生理解我國航天領域方面的技術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使學生具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教師可以收集當前我國發射的嫦娥4號月球探測器以及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這一些實際事件的材料、資源以及教學視頻等放在校園網上供學生在線或下載后瀏覽,這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我們還可以在教學過程當中提出與我國前沿物理技術相關的問題,使學生認識的物理學科的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夯實學生的知識體系。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想要做好問題情境的創設工作,需要教師遵循創設的原則,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圍繞教學大綱,從生活、實驗以及前沿科技中找尋靈感和方法,可以適當采取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層次整合,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孫媛.基于情境認知理論培養高中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教學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2]樊新生.淺議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設計與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