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和平
摘要:在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中,英語寫作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技能,也是高考考察重點項目之一。新編譯林版英語教材提供了大量原汁原味的地道的語塊語言,新高考也對寫作部分進行了改革,考察應用文寫作以及讀后續寫,這些都對英語寫作的教與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有效、快速地掌握英語寫作技巧,提高得分能力,是現階段我們教學值得探討的話題。
關鍵詞:新教材;語塊教學模式;高考英語寫作
一、引言
新高考模式下,英語寫作能力分為兩部分考察:應用文寫作(15分)與讀后續寫(25分)。評分標準主要從語言形式、內容要點、文化意識等方面加以衡量。但是很大一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下筆,寫起來往往僵硬生澀,中式思維,詞不達意,并且得分不高,感到很沮喪,由此產生恐懼、畏難情緒。本論文旨在從語塊模式角度,結合寫作評分標準,在新編譯林版教材教學中,探究有效策略,幫助學生積極建立大塊語言使用模式,提高寫作困難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從而樹立信心,提高寫作得分能力。
二、理論依據
語塊教學法(Lexical Approach)的創始人Michael Lewis 認為,語言并非由傳統的語法和詞匯組成,而是由多詞的預制語塊組成,人們在使用語言時,句子的生成并不是靠語法把單詞組織起來,而是使用一些預先編制好的語塊。Willis(1990) 認為,基于“詞塊”的語言教學方法將更好地促進運用語言的能力。Nattinger & DeCarrico(1992)認為,人們運用語言不在于學習者大腦中存儲了多少生成的語法規則,而取決于存儲了多少預制語塊。 Michael Lewis 在1993年提出了“詞匯組塊法”, 認為語塊模式可以更好地認知和輸出不同文體的合乎規范的篇章結構和框架。
語料庫的研究結果,也揭示了語言中存在著大量兼有句法和詞匯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語言結構。學習如何使用語言,當然是學習含有交際意義的各種語塊,而不是通過學語法去造“合法”但不“合用”的句子。
三、語塊訓練設計
1.以新教材資源為基礎,積累各種形式的工具語塊
豐富的工具模塊,可以為寫作提供多種多樣的表達形式。工具即選項,選項越多,寫出來的文章總會勝人一籌,評分等第也會高出一個檔次。新編譯林高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都有專項訓練。如“平行結構”(或稱腓句)的語言表達工具;動詞、形容詞轉化成抽象名詞的使用;由friendship 和weigh構成的詞塊與句塊等等。
2.以主題為基石,串聯多種多樣的話題語塊
話題語塊,是用來表達思想的。常言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讀后續寫部分,能自然生動表達思想,必能俘獲閱卷者芳心。高中階段話題主要有三個:“人與自我”(必修第一冊); “人與社會”(必修第二冊); “人與自然與科技”(必修第三冊)。
必修一中,有號稱為“高中入學第一講”的校長激情演講 “Realizing your potential” ;有討論親子關系緊張 (parent-child tensions ) 或代溝(generation gap)的 “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有討論瀕臨崩潰的友誼的 “Friendship on the rocks: please advise!”;有關于顏值和減肥話題的 “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
我們可以讓學生分析其句式結構,賞析其展現的語氣,思考其應用的語境,再進行有效的仿說、仿寫。還可以主題詞為核心,通過詞語之間“粘著”(cohesive),作為整體詞塊(lexical phrases)存儲在大腦中。對于建議類書信的寫作,搭好篇章類框架語塊模式,心靈的溝通水到渠成。
教師所選話題要能貼合teenagers的心里特點,有很強的代入感,易引起共鳴,再引導學生歸納核心語塊,學會自由通暢地表達;也可適當拓寬話題,如討論peer pressure;遭遇兩難(in dilemma);追劇流量明星等,脫韁思維的野馬,遨游自由的時空。平時也要積累一些有溫度、有血有肉的語塊,激活大腦的思維皮層。
3.以中外文化差異為基調,拓展地地道道的文化語塊
文化就是那些深入到骨髓的東西。文化的魅力在于彼此吸引,只有吸引,才有好奇,只有好奇,才能癡迷。了解了當地特色文化,才能寫出地道的(authentic)文章。新教材大幅增加了中國優秀文化的介紹,同時也錄入了一些原汁原味的外國文學作品。不同的地域文化營造了這個世界的繽紛多彩,但寫作時要體現文化差異。
四、實驗結果與分析
教學實驗為一學期,分實驗組和控制組,同一教師, 同一教材, 同一課時,同一進度。不同的是:控制組采用的是常規教學法,不涉及“語塊”這一概念。而實驗組則采用語塊教學法:樹立語塊意識, 培養語塊辨認能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區分語塊的固定部分和可變部分,進行標記、分類整理,建立自己的資源庫, 養成語塊學習策略;鞏固練習,分類摘錄,主題寫作等。結果可參考期中和期末統考閱卷。
語塊教學模式實驗表明:語塊教學能增強學生的語塊使用意識,明顯提高學生的語塊使用頻率,促進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語塊數量龐大,僅限于課堂教學遠遠不夠,因此語塊教學的最終目的應為培養學生語塊學習的自主性,幫助學生學會利用詞典、語料庫和網絡資源等工具,延續課外的語塊學習。
參考文獻:
[1]Lewis M. 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M]. London: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