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意
摘要:初中教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因為升學壓力的影響,不可能給德育教育較多的課時,所以日常的課堂管理就成了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陣地。教師平時在管理班級的時候,要利用德育培養學生,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改進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讓學生有良好的德育教育,由此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三觀。本文就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問題展開討論。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德育教育
初中教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十分注意德育教育工作。在初中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德育教育中,學生可以理解教師管理的目的,體會到教師工作的辛苦,從這個角度說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成長。同時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還可以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志向目標,給學生最有效的個體教育,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對于樹立學生正確的是非觀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初中教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不斷滲透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以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一、初中德育教育現狀
雖然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但是受到傳統教育理念以及升學壓力等因素的影響,初中的體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從學生層面來說,現在信息技術發展的十分快,而且學生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面對的誘惑越來越多,學生又正處于青春期,對什么事都比較好奇,喜歡嘗試,所以就很容易讓不良信息影響他們的發展。這樣的情況對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有很大的阻礙,學生在受到不良信息之后,就會對教師的教育不屑一顧,甚至在學生情緒比較激動的時候會出現較強的叛逆心理,最終導致學生走上一條歪路。從教師角度來說,一些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日常的教育與管理中不注意德育教育,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的方法
1.加強家校溝通? 促進德育教育實效性
當代初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現在人們的經濟條件都普遍提高,學生的生活條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對獨生子女就更加溺愛,但是部分家長的教育理念落后,只注意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和物質生活的滿足,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缺失。對于這樣的家庭教育給教師的德育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所以學校在管理學生的時候,學校要和家長就要及時的溝通,以便取得更好的德育教育工作效果。家庭教育時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場所,其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地位甚至比學校還要高。所以教師要讓家長了解學校是如何進行德育教育的,進而形成統一的教育理念,以免出現不同的教育理念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
例如在班級的日常管理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微信、釘釘等軟件與家長取得及時的溝通。教師一方面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向學生家長展示學生在班級內的表現,讓家長對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有正確的認識,然后可以及時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互聯網,向學生家長介紹班級德育教育工作的內容與形式,積極尋求家長的配合,讓家長了解教師是怎樣開展德育教育的。通過加強家校溝通,以促進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2.豐富班級德育教育活動
完整的班級德育教育活動要包含創設情境、觸摸知識以及實踐行動三個部分。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增強學生的體驗,幫助學生快速的融入到課堂活動中,創建的情景與生活要有緊密的聯系,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德育學習的樂趣。德育教育是知、情、意、行的過程,在這樣的教學中,良好的道德知識是學號德育的基礎,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相關知識的學習。最后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德育教育活動中,要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利用班級這個教育主陣地,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專題性的德育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體驗,讓學生有實際參與的機會。
例如通過開展相關德育專題的班級主題隊會,以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教師要結合班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活動。如:在愛國教育中,可開展《愛祖國,愛家鄉》這一專題的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先通過一些古人的故事,激發出學生的愛國情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一些視頻,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的感受,然后學生做一名導游,向班級內的其他學生介紹自己的家鄉,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地方,以此來增加學生對家鄉和祖國的認同感。然后教師就可以介紹祖國的強大,祖國的魅力,然后在介紹一些名人志士的實力,充分的激發出學生愛國愛家的情懷。又如法律教育中,又可以開展《法律在我身邊》演講主題活動,以警醒學生要做一名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3.優化育人環境,浸潤德育理念
布置好班級德育陣地。加強墻報、宣傳欄等文化陣地的指導管理, 在把好輿論導向的同時, 力求主題突出, 圖文并茂, 充分發揮宣傳教育功能。規范教室布置。教室的布置體現了班級的特點, 營造了生動活潑、潔凈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奮進的良好育人氛圍。
4.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養成教育
豐富德育活動促進養成教育。認真學習貫徹《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同時深入開展了文明禮儀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知識教育等等。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教師要積極思考, 加強班級制度建設、班風和學風建設, 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樹立班級形象, 爭創班級特色, 爭創"文明班級"。學習園地布置力求彰顯班級特色, 規范實用, 富有教育性, 好人好事都有記錄。加強后進生的教育與轉化。德育教育還要對后進生轉化工作做到了有計劃, 有措施, 并比較及時地了解掌握有關情況, 做好個別學生的幫教工作。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重點!作為一名初中的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明確的認識到德育教育工作對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初中教師在班級的管理過程中,要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個體得到最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三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指引明燈、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張妤. 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J]. ,2021(6):418.
[2]盧萍萍.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初探[J]. 速讀(中旬),2020(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