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統一標準、因村制宜、彰顯特色建設文化禮堂,是確保創建成效的關鍵所在。本文以嵊州市甘霖鎮文化禮堂建設為例,提出文化禮堂建設要上下統一、創建標準化,要因村制宜、活動特色化,要健全制度、管理規范化,要組建隊伍、運行常態化,使農村文化禮堂真正成為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家園。
關鍵詞:統一標準;彰顯特色;管理規范;運行常態
農村文化禮堂是文化活動中心的升級版和綜合體,是現代化浙江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精神富有、文化先行的重要標志之一。目前,浙江省已建成農村文化禮堂共計17804家,500人以上的行政村覆蓋率已超90%。其中,嵊州市甘霖鎮將創建文化禮堂列入鄉村振興的文化惠民工程之中,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根本,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制定規劃,加大投入,分期分批創建農村文化禮堂,使之成為精神文明的新地標、文化教育的新陣地、休閑健身的新樂園,從而推動新時代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達標升級、提質增效,率先實現農村文化禮堂全覆蓋。
一、上下統一促進創建標準化。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創建標準是確保文化效能的衡量指標,也是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必然保證,更是促進農村精神富有、文化先行的的現實需要。在文化禮堂的規劃布局上,努力實現農村文化禮堂布局從分散型向規模型轉變,文化場館功能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型,著力提高農村文化禮堂的使用率和人民群眾的滿意度。近年來,馬塘村加大投入,強化越劇文化主陣地。投資130多萬元重新修復祠堂古戲臺為文化禮堂,新增供評委來賓觀賞越劇的桌椅6套,利用廂房設立化妝室一個,圖書閱覽室一個。結合文化禮堂建設,在大堂內展陳越劇發源地(落地唱書)越劇史料,在禮堂外墻創作越劇文化墻一處,進一步營造了越劇文化氛圍。同時,配置了燈光音響、服裝道具、舞臺裝置等演出設備,使設施設備迎合現代人的興趣愛好,達到標準化、實用化、人性化的建設要求。
二、因村制宜打造活動特色化。注重挖掘越劇之鄉的文化底蘊,整合和傳承落地唱書資源,融合創新民俗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相遇映輝,力求在文化禮堂的展演主題、宣傳內容、教育模式等方面形成地方特色,力爭做到“一村一禮堂”、“一堂一品牌”。如馬塘村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經常舉辦各類活動,極具地方特色,包括“戲迷活動”、“春泥計劃”、各類知識講座等,豐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并建有村嫂志愿隊伍,并結合文化禮堂,定期開展特色志愿活動,環境優美暖人心,鄰里和睦唱戲文。近年來,馬塘村利用文化禮堂的功能優勢先后承辦了全國越劇名票范派專場擂臺賽、嵊州市“金榜題名時 文化禮堂行”主題活動啟動儀式、“世貿杯”全國第二屆越迷節及甘霖鎮首屆越劇折子戲大賽,并吸引福建、寧波、紹興、新昌及本市的戲迷參與越劇演唱活動,從而進一步提升了越劇發源地的美譽度和知名度。通過這些文化元素、互動元素和特色元素的會聚與融合,拉近了文化禮堂和普通村民的距離,讓群眾敢進禮堂、愿進禮堂、想進禮堂。
三、健全制度落實管理規范化。文化禮堂是一個農村文化的綜合體,包括禮堂、講堂、圖書室、棋牌室以及書畫室、播放室等,同時也是一個活動的集聚地,不僅需要常態化的制度確保門常開、人不斷,更需要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讓村民有規可循、有章可依,促進文化禮堂的日常管理和運行,確保管理工作納入正?;?、規范化軌道。為此,甘霖鎮各村建立了文化禮堂長效管理機制:一是分級管理。實施鎮村二級管理,文化站負責業務指導,各村負責統籌推進;二是定期檢查。根據農村文化禮堂建設考核標準,由鎮文化禮堂領導小組不定期抽查文化禮堂的開放情況,作為年終評比的依據;三是臺帳制度。各村通過建立文化禮堂臺賬制度,督促村級宣傳文化員加強管理、開展活動、形成常態。馬塘村兩委會在文化禮堂管理中,對每個活動室都張貼規章制度,明確禮堂開放時間和各活動室的使用辦法,并且有專門的管理員進行日常管理,切實履行免費開放的任務、時間、內容的保證落實。在文化活動開展上,禮堂每年組織較大型文化禮儀活動不少于2次,講堂每季度舉辦講座1場以上,文體活動每季度不少于1次,按統一制作的文化活動記錄本做好臺帳資料,確保有文字記錄、有圖片資料、有音像資料存檔。
四、組建隊伍維護運行常態化。在文化禮堂推進過程中,甘霖鎮文化站指導各村成立富有特色的“三團三社”文藝團隊,并組建村嫂文化志愿者隊伍,協助開展文化禮堂禮儀、宣傳、文體等各項工作,發揮村嫂志愿者隊伍和農村老年協會在“文化三走進”(進農村、進工廠、進學校)中的輔助作用。如馬塘村文化禮堂的組織體系設有義務宣講員、文化指導員、禮堂管理員、文化志愿者等運行崗位,來執行文化禮堂日?;顒拥拈_展,并制訂文化禮堂管理制度、活動計劃等相關制度,重點抓好節日文化活動,配合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學游項目,真正搞活農村文化禮堂,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使日常維護、管理、活動開展等經費有保障。另一方面,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作為重頭戲,主要圍繞教育性、群眾性、實用性等三類主體活動,延展文化禮堂的內涵建設和活動范疇,不斷營造家園的味道、積聚家園的認同和激活家園的氛圍,讓文化禮堂“人常在、門常開、活動常辦”。
參考文獻:
[1]程建金.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2013年5月13日
http://www.jinhua.gov.cn/art/2013/5/13/art_79_221719.html
[2]以“四化”理念全力推進文化禮堂建設.諸暨宣傳. 2013年5月13日
作者簡介:姓名:朱姣芳 ,性別:女,學歷:大學,單位:浙江省嵊州市文化館,職稱:群文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