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慶
摘要:跨境電商是我國新時期對外貿易往來的外交窗口,從事跨境電商行業的工作人員需要具備十分良好的素質,其自身言行舉止直接代表著國家的形象。本篇文章以“跨境網店運營”課程作為示例,從該課程特點入手,探討跨境電商課程專業知識與技能同課程思政進行有機結合的創新型教學模式,深入挖掘“跨境網店運營”課程當中所蘊含的大量思政元素,進一步設計出知行合一的課程,從而為國家電商行業培養出更多素質高、技能強的優秀人才,以供相關人士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知行合一;跨境電商課程;思政教學
引言:有機融合專業知識技能與價值導向能夠體現出專業課程強大的育人作用,需要對學生精益求精和求真務實精神進行重點培養,更需要對學生愛崗敬業、踏實肯干良好品質進行著重培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積極弘揚正能量,并在課程內容中貫穿思想價值引領。作為對外貿易往來窗口,跨境電商具有諸多優勢特點,如全球性、即時性等,其變化快、影響廣泛,能夠與其他國家客戶直接進行對接,同時其也是網絡安全、產品質量等風險頻發領域。基于此,在跨境電商課程當中融入思政元素十分重要。
一、跨境電商的職業能力與職業道德
(一)跨境電商的職業能力
從事跨境電商行業必須擁有十分廣博的知識儲備量,各方面都要有所涉獵。身為跨境電商人員不僅需要全面和嚴格要求自身素質,還需要努力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和思想素養。作為跨境電商行業的從業人員需要具備如下職業能力:擁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擁有確定商品和精準把握國際市場具體消費趨勢的能力;擁有十分良好的外語書面表達和跨文化溝通交流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服務其他國家客戶;具有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能夠綜合分析跨境電商市場以及運營數據并進行應用的能力。只有不斷學習和提升上述提到的各項能力,才能與時俱進,跟上跨境電商行業迅猛發展的腳步。
(二)跨境電商的職業道德
跨境電商行業對于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如下:勤奮好學,努力工作,全心全意熱愛對外貿易工作,時刻遵守電商行業的法律法規;具有良好服務意識,養成良好服務習慣;注重工作效率,講究時間觀念,全面提升工作與服務效率;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保持和諧客戶關系;擁有強烈的合作精神,處理好與同行或者同事之間的人際交往;充分尊重不同國家客戶和不同國家文化,理解并包容國家與國家、社會與社會之間存在的諸多文化差異。
二、“跨境網店運營”課程當中蘊含的思政元素
在實際運營過程中跨境網店會涉及到不同平臺,但總體來說運營思路如出一轍,全部都是進行引流、提升單價,有利于提升網店店鋪的利潤和銷售金額。網店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會蘊含諸多意識,如風險意識、誠信意識以及競爭意識等,這些與我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念相契合。與此同時,跨境電商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較為廣泛,具有無形性和匿名性等諸多特點,作為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讓學生在“跨境網店運營”這門課程當中充分了解到該行業對跨境電商提出的要求,并通過課程思政進一步培養學生職業素養。
(一)依法經營,遵守法律法規
在現階段市場環境下,從事跨境電商行業的工作人員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否則在實際運營過程當中則會寸步難行。因此,要求從業人員學習與跨境電商相關的諸多法律法規,真正做到守法經營。除此之外,還需要充分了解其他國家宗教信仰、風土人情以及風俗習慣,充分尊重每個國家獨特的地域文化,從而有效避免出現麻煩與糾紛[1]。
(二)協商一致,遵循合作共贏原則
協商一致是現階段世界貿易組織解決爭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對于跨境電商而言,在其業務領域當中,協商一致同樣是其解決各種商務爭議以及糾紛的有效策略。一般情況下,協商一致往往是建立在公平公正、雙贏客觀的基礎之上開展的。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實現共贏,只有共贏才能發展,只有發展才能不斷提高。隨著近些年來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在當前趨于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合作才是跨境電商的首要選擇,選擇合作也就意味著選擇交易往來。只有合作,才能贏得商機,重新啟航,共同發展,這十分有利于維護合作雙方的利益。
三、“跨境網店運營”課程思政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課程設計
“跨境網店運營”這門課程將店鋪的跨境運營具體工作流程作為設計主線,同時選擇十分典型的運營工作任務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有機結合線上線下教學,實行O2O混合教學模式,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引入課程思政,既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身職業技能,還能養成良好職業素養,并將其逐漸融入到具體實施的工作任務進程當中。從跨境店鋪運營入手,通過具體工作過程安排課程設計,注重突出其職業性,從而營造出良好職業氛圍,有效提升學生管理跨境店鋪意識,全面培養學生運營能力;除此之外,還需要堅持實踐性,將實際操作跨境店鋪的運營流程作為設計主線,重點突出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在選擇課程內容上,教師需要立足于培養學生實際能力,將具體工作任務作為核心,以此來實施教學。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實際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構建出理論知識體系,進一步發展學生職業能力,提升學生職業素養。而且課程需要遵循項目載體具體思想,按照職業能力提出的要求,選取可開展教、學、做的典型工作項目。將職業素養滲透進學生開展工作任務的實際過程當中,這樣做既可以大幅度降低學生對于說教的反感度,還可以實現課程素質目標,從而達到潛移默化效果[2]。
(二)課程實施
布置課前學習任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程伊始,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份詳細的學習清單,讓學生通過互聯網平臺上各種教學資源、大量教學軟件等諸多學習資源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實訓教學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對于電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自身素質與技能。通過O2O教學模式有助于開闊學生對于學習的視野。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占據主體地位,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有效性和質量,還可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除此之外,通過分層教學,讓具有濃厚創業意愿和學有余力的學生走進跨境電商企業,并讓學生自主運營一個跨境店鋪,通過實戰,讓學生在真交易的環境當中既可以鍛煉學生自身職業技能,又可以全方位檢驗學生職業素養[3]。
結語:綜上所述,育人是長期性、系統性的工程,本文通過“跨境網店運營”課程具備的特殊性對“知行合一”課程思政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深入探索,從課程設計到課程實施,制定出一套詳細的育人策略。通過挖掘該門課程當中存在的思政元素,自然而然的在知行合一的過程當中融入育人策略。這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還有助于將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應用型跨境電商人才。
參考文獻:
[1]高華.以《跨境電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為例探究專業課與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J].青年與社會,2020(7):128-129.
[2]帥小應.“德智融合”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思政教學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10).
[3]楊涵.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論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切入點[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