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要:學生生物素養的培養與形成是新課標改革的主要方向。高中生物通用課程標準的出臺,使高中生物教材得到了發展。“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更符合新課程標準,在培養學生基礎生物素養方面更加突出,從教材內容中可見,新的教材內容和教學策略非常關鍵,因此,如何以學生生物基本素養為基礎,更好地利用新版生物教材,是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質量的關鍵,提升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核心。
關鍵詞:核心素養;生物學科;新課標;新版教材
引言
近幾年,伴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推進和發展,教育部發布了《中學生物課程通用標準(2017年版)》,并于2020年進行了修訂。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調整,這一教案的新版本已出現在學校生物學教材中。新課標在引入新課標的過程中,在新的教育環境下,提出了培養學生生物基礎素養的要求,因此,如何與新課標相兼容,充分利用新教材,提高教學質量,成為提高學生基本生物素養的重要內容。
一、普通高中生物學新課程標準概述
高中生物學標準化課程的側重點是多方面的,其新課程要求主要體現在:一是新課程標準對中學生物教學內容進行了更新,但新課程標準在新課標的基礎上,要更加注重內容的結構和語境化。這次調整主要涉及運用新課標、新教材,向學生灌輸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學術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發展,使實踐生物教學得以提高。第二,新課標強調了生物學課程要注重增強學習者對知識的感知,幫助學習者克服學習困難,以及培養學生學習物理、化學、生物學的積極性。其此,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知識時,讓學生充分交流學習與生活,概括生物學課程中的學科觀點,從而更深刻的認識生命現象的生命規律,進而促進了生物知識的發展[1]。
二、新版高中生物教材與新課標的契合狀況分析
在新課標方案逐步普及的背景下,對高中生物教學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充分掌握理論知識,還要充分結合生活實踐,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學習素養、科學探究能力、理性思維和社會責任感。在新課標修訂的基礎上,人民教育版高中生物教材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從教學內容、指導方式、學習評價三個方面來看,都充分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實際內容。
(一)教材內容選擇的契合性
為了提高高中生物的實際教學質量,首先要從教材內容開始入手,在確保教材內容多樣性的基礎上,能夠順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特點,同時還要體現社會發展、科技發展、經濟建設等多種內容,更注重教材設計。本教材的內容是根據新課程標準,對培養學生基本素養的要求作了修改。舉例來說,在高二年級生物教材《穩態與調節》中,“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這一章包含了人體內環境的基本成分和理化性質,機體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通過機體的調節作用,內環境保持相對穩定且適宜的狀態,機體細胞才能舒適的生活在內環境中,從而整個機體才能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因此,新教材注重從系統分析的角度認識個體生命系統的穩態,也有助于學生理解健康生活方式,對于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穩態疾病預防的意義在突出核心概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的價值取向和情感層次,使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更好地理解生活和日常生活。提升,在新版教材的內容結構上,學生生物知識的重要性從簡單到復雜逐步增加,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并增加對生物知識的反思,將生物技術應用于社會。比如,高中生物發展的內容是可選擇的前提。舉例來說,教師在進行高二《選擇性必修一》第二章第三節“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一節內容時,教師首先要以人體的“縮手反射”為例,對反射弧各“組成結構”的功能進行講述,然后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實際內容,根據教材中實驗背景以及過程利用教材圖2-6,介紹實驗方法和過程,引導學生逐步分析圖中①、②、③、④電表指針變化的原因及結論,得出“神經纖維受到刺激后膜電位發生變化,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導”的結論。從科學事實出發:我們把反射過程可以理解為“興奮”在“反射弧”上的“產生和傳送”過程。反射的完成必然發生興奮(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產生和傳導,而且也必然發生興奮在神經元細胞之間的傳遞過程。討論影響興奮的形成、傳導和傳遞的實例如:止痛藥品,猜想云南白藥氣霧劑的止痛原理主要是什么?---抑制感受器(樹突末梢)上興奮的形成。還有興奮劑、毒品的危害等,最后使學生充分理解教材理論知識,培養其社會責任: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向社會宣傳濫用興奮劑和吸食毒品的危害,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此過程中,教材內容對教師的教學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因此,教材內容與新課標理念的契合程度非常關鍵。
(二)學生學習方式引導的契合性
通過對人民教育版教材與高中生物學新課程標準的比較,可以發現,這兩本教材明顯符合對學生學習風格的定義。在生物學教學中,新課標強調,學生應注重動手體驗和主動參與,鼓勵學生通過參與和實踐來認識生物知識和生物概念,從而提高學生的生物學能力。在實踐中運用生物知識,達到創新、研究、思考、應用等一系列教育目標。這些新課標的要求反映了新課標對課標欄目風格的設置。它既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又可以指導學生思考問題,并充分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因此,結合實際生活內容來學習高中生物,對提高實際教學質量起到關鍵作用。
三、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培養對新版生物學教材
(一)重視課堂情境構建,結合教材內容
在使用新教材時,為促進學生對生命理解的形成,鼓勵學生更多地與社會和現實生活交流,利用教材來學習生物知識,進而充分利用所提供的課本,問題情境、建構情境來深化生物知識和實踐。在這方面上,更要注重學習情境的建構,讓學生沉浸在真實的情境中,塑造生命觀,實現基本素養的培養。舉例來說,在“神經調節的結構性基礎”部分,你可以建立中樞示意圖,針對具體情況,比如總部和下屬機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中樞神經系統[2]。
(二)聯系生活實際教育,重視生物實驗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升學生提出問題、思考、總結、概括生命現象的能力的提升,還要重視學生的生物實驗工作,使學生的思維素養得到充分提高。舉例來說,在生物課上,老師在教材中進行研究性實驗時,可以深入生活,讓學生自己研究,通過不斷探索,學習和總結相關的專注規律。此外,將教材應用于生活實踐的過程中,更要注意教材習題的運用,以檢驗學生基本素養的發展。比如“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定”探究實驗,可以準備生活中常見的實驗材料:雞蛋清、西紅柿汁、西瓜汁、黃瓜勻漿等,這也是一種融入生活、檢驗學生基本生物素養發展的有效途徑。這也可以鼓勵學生從社會的角度思考生物學在推動社會科技發展中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學效率,構建更加高效的生物課堂,必須運用到基礎素養中的教材,充分改進教學策略,確保高中生物新教材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白榆婧.淺談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生物有效教學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21,3(14):175-175.
[2]高婧.從發展核心素養的視角下探討高中生物必修內容的變革[J].中國農村教育,2021,3(17):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