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莉
(荊楚理工學院 湖北 荊門 448000)
戲劇是我國的文化瑰寶,但是戲劇在新一代國民中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很多青少年對影視劇和流行歌曲的興趣超過了對戲劇的興趣。在我國戲劇分為很多種,不同地區的戲劇有著明顯的區別,戲劇元素在歌詞理解教學中發揮的作用主要是培養學生對于歌詞理解和戲劇的興趣,使課堂內容更加生動,更加有人文特色。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音樂的教學不再局限于“說文識字”,而是要將音樂教學與生活和文化相結合,傾向于對語言技巧的傳授以及文化的傳承。所以,將戲劇元素融入歌詞理解教學中,不僅能讓學生在歌詞理解中發現中國的文化之美,還能陶冶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在傳統的歌詞理解教學中,教學內容往往只是讓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來理解一些經典的歌詞,這些歌詞的范圍基本只局限于教材中提到的知識范圍。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不僅削弱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還使得教學方式長時間處于一個單一不變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之下,學生的注意力往往無法集中,對歌詞理解教學充滿了排斥心理,從而導致整體的音樂教學質量下降。將戲劇元素植入歌詞理解教學之中有望改變這一現狀。通過戲劇元素的植入,歌詞理解教學的內容會變得十分有趣,學生還可以參與到戲劇的表演之中,在參與之中體會歌詞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情感,同時也能體會到在表演中學習的樂趣。比如,在理解某一經典歌詞時,教師可以根據歌詞內容設計戲劇表演內容,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表演來體會歌詞中一些經典語句的含義,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現如今,隨著家長文化水平的提高,戲劇這一藝術漸漸地被重視起來,很多家長會選擇花費大量的金錢為孩子報讀戲劇興趣班,這使得我國的戲劇文化在新生代中得以延續。盡管如此,這類家長所占的比例仍然太小,戲劇在小學生中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很多小學生認為戲劇是年紀大的人才會喜歡的東西。將戲劇文化植入歌詞理解教學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小學生這一先入為主的想法,因為大部分小孩子并沒有接觸過戲劇文化,陌生感使他們對戲劇沒有太多興趣。通過戲劇元素的植入,學生在歌詞理解的過程中就可以體會到戲劇的趣味性,久而久之也會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育是對藝術和文化的傳承,教師育才育德,培育人才;學生習文知事,學以成材。小學音樂中的音樂教學是拓寬學生知識的重要途徑,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生只有多讀書才能更加出色地完成學業內容,豐富自己的知識,成長為品德與學識兼優的新時代人才。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要把立德樹人落到實處,在各學段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體系是當時教育的首要工作內容。同時,會議還提出學生要具備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不要只做學習上的“優等生”,還要做生活上的“優等生”。在核心素養體系的要求下,音樂教學體系也要做相應的改變。教學內容應以核心素養體系為引導方向,內容設計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主要目標,在科學性上,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科學制定教學計劃,運用先進的理念和方法達到核心素養的目的;在時代性要求上,教學要在充分分析時代需求的基礎上,注重人才的培養和思想的教育,確保教學方式做到與時俱進;在民族性要求上,強調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將核心素養教育觀與民族文化教學觀相結合,強調教學的責任和社會義務,充分體現民族特點。
通過將戲劇元素融入歌詞理解教學之中,核心素養教學體系的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要求都得以體現,特別是在民族性要求中,戲劇與教學相結合是對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可以使學生的文化素養得到提升,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文化素養的提高能夠促進學生人格素養的提升,同時也可以提升人格魅力,讓學生整體素質得到提升,這也是核心素養體系的最終教育目標。
游戲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是通過游戲與課堂內容的結合來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手段。迎合小孩子愛玩天性的游戲教學法不僅符合寓教于樂的要求,還能讓歌詞理解教學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在學習時處于一個非常放松的狀態。有研究表明,在放松狀態下的學習效率是其他狀態下的數倍。
將戲劇元素植入音樂歌詞理解教學中,可以采用“戲劇+游戲”的方式進行植入,顯得不突兀,如戲劇表演的方式。雖然學生沒有戲曲功底,但是可以通過說臺詞的方式完成曲目的表演,教師可以根據每一節課的歌詞內容編寫一些簡單的劇本,劇本里包含數個角色。在進行表演時,不同的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說臺詞的方式完成整個曲目。在說臺詞的過程,學生的表達能力得以提升,對臺詞內容的記憶也會加深,同時有助于理解歌詞中每個句子所表達的深層含義。教師除了制定臺本外,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臺詞內容自由發揮,比如某一句臺詞是“原來父親這么偉大,我更愛他了!”學生可以在語義不變的基礎上變更臺詞的內容,如“是我太粗心了,沒有發現父親的偉大,我愛你父親!”或者“擁有這么偉大的一個父親,我感到非常驕傲”等等。通過表達上的自由發揮,可以讓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同時也能積累大量的語言素材,提升音樂學科的綜合能力。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到音樂教學當中,多媒體教學的匹配設施教學也漸漸完善。教師想要做到教學方式與時俱進,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就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多元化的教學內容來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多媒體技術使得教學內容可以通過音頻、視頻、圖片和動畫等形式來呈現,在戲劇元素植入歌詞理解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音頻、視頻資料來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豐富,學生在理解時也會更加容易。
戲劇元素不同于其他的教學元素,很多小學生都是初次接觸。所以將戲劇元素融入歌詞理解教學中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非一朝一夕之事。在植入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讓學生了解戲劇文化。在這一階段,多媒體教學是非常好的方式,教師可以在前期的歌詞理解教學中預留出一部分時間播放有關戲劇的多媒體資料,逐漸增加學生的戲劇知識。戲劇多媒體資料要以視頻為主,挑選一些經典的戲劇曲目進行播放,同時教師還要注意與學生多互動,了解學生對于戲劇視頻的看法,針對學生的疑惑之處進行耐心的解答。
多媒體教學的過程可以理解為一個興趣培養的過程,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對一切新鮮事物都無比的好奇,應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主動地接受戲劇與歌詞理解的結合。
戲劇元素植入歌詞理解教學中要講求科學性,如果只是單純地在歌詞理解教學加入戲劇元素,會讓學生對歌詞理解教學感到陌生,對新式的學習思路感到不適應,如此一來,非但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會適得其返。所以,在戲劇元素植入歌詞理解教學的過程中,要講求科學的方法,比如迎合學生的興趣,將戲劇文化與動漫文化相結合。對于《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大人認為的經典曲目,小學生未必能從中找到感興趣的地方。所以,在戲劇內容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感受,尋求變通和創新。大部分小學生都對動畫片感興趣,教育部門可以對課外教材內容進行改編,將動畫元素與戲劇元素進行融合,在提升小學生歌詞理解興趣的同時,也可以實現文化的傳承。
教師在備課時也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同時在教學完成之后要及時地進行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檢驗教學方式是否適用的有效手段,通過教學評價和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也可以發現教學方法上的優點,針對缺點探索更有效的解決方案,針對優點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將優點放大,這是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戲劇元素在歌詞理解教學中的植入是對音樂教學方法的一種探索,在探索的道路上勢必會遇到很多挑戰,只有以核心素養體系為指導,素質教育觀念為戰略引導,才能讓戲劇元素在歌詞理解教學中發揮最大的作用,體現出教育的民族性、科學性和時代性,為我國培養身心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專業型人才,達到科教興國的目的。
核心素養教育體系強調了教育方式要做到科學化、現代化和民族化,其中民族化強調的是教育對文化的傳承作用,指出教育是以立德樹人為本,通過培養全面發展的高品質人才來盡到應有的社會責任。戲劇元素對于音樂教學來說無疑是對文化傳承教育理念的一種深化,通過在歌詞理解教學中植入戲劇元素,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于歌詞理解的興趣,還是一種民族文化的熏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