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玫斌
(南寧市武鳴區文化館 廣西 南寧 530100)
隨著時代的發展,舞臺演出已經形成了一種樣式紛呈的藝術形式,舞臺晚會便是其中的一種。舞臺晚會將各類藝術形式融匯在一起,呈現出一種全新的舞臺藝術。
舞臺晚會的導演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運用多種藝術手段增強節目的感染力。他們在藝術的融合和突破中將不同藝術元素轉化為舞臺表現語匯,形成藝術表達,使舞臺演出主題明確,有深刻的思想性,充滿正能量,最終實現讓觀眾看得下、記得住的效果,給觀眾提供一場賞心悅目的精神盛宴。所以說,導演在舞臺晚會的創作中要起到總指揮的作用。導演扮演著策劃、創意、組織等諸多角色,既是總設計師,又是舞臺演出的全權負責人,職責很大,擔子很重。
要做好一個舞臺晚會的導演工作,藝術修養是基石,此外還要能與時俱進,了解和掌握新的藝術手段,所以導演的藝術敏銳度要非常高,在藝術的認知上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既要有準確性,又要有廣域度。導演作為一名組織者,還要能將自己的藝術創作的方向與意圖闡述得清晰明了,讓各個部門的主創人員能跟著自己的思維進行二度、三度創作。導演創作一臺大型的綜合類文藝晚會,必須讓所有參與此次晚會的工作者和相關部門,在統一的路線下進行工作。如何讓這些工作者和部門清晰地了解導演的創作意圖呢?導演闡述就是這樣一項重要的環節。在創作前期,導演要先做好導演闡述的創作會議,面對所有部門進行主題立意、藝術分析、風格把握和整體晚會構思的創作闡述,讓主創人員和所有部門的負責人對此次晚會的導演藝術構思有透徹的了解與把握,從而讓所有部門的人緊密地圍繞在導演的創作思想上,達到晚會最高目標。
舞臺藝術的導演與電影導演、電視劇導演還有一定的區別。舞臺導演需要在有限的空間進行無限的藝術表達,需要利用舞臺的時空性,結合當代舞臺技術與多媒體等手段開展創作,為舞臺晚會演出服務,從而實現最高任務。導演在工作中要能積極地發揮主導性作用,具體體現在如下方面:充分做好創作的案頭工作;組織主創人員參加前期創作策劃相關會議;整理和編寫臺本;審核各類方案,在討論研究后與有關部門細化下一步工作;安排晚會工作進程時間表及具體分工;隨時跟進各部門具體實施情況,并針對具體主創人員落實表演、音樂、舞臺、服裝等工作;等等。
總體而論,舞臺晚會的導演在追求藝術高度的同時,要與時俱進地創新,這也是導演行業同仁永恒的追求。用自身的思想創作出不同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形象,通過各部門的配合與演員的演繹,以及他們在舞臺上的二度創作,最終將其立體地呈現于舞臺之上、觀眾的眼前,這就是舞臺導演在晚會中的創作工作。
舞臺晚會最開始的工作是開展創意策劃和制定演出方案。其中,把握晚會的主題和藝術風格是首要的任務,主題的作用就是突出晚會的用意、目的。其次就是要把握晚會的形式和晚會的內容,在這些方面去尋求創新。出新奇是抓住觀眾眼球,在觀眾心里留下深刻印象的重中之重。導演作為總指揮需要完整地表達主題和創作立意,表明晚會任務是什么,晚會想表達什么,最終達到什么樣的藝術效果和演出目的。導演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可以通過晚會的策劃方案體現出來,這也是導演展現其獨特構思、調動藝術表現手段、運用與融合多種藝術能力的地方。比如在創作“武鳴壯族駱越旅游文化”舞臺晚會時,導演根據演出主題特質,抓住“尋宗·認祖”與“歸宗·圓夢”這個上下篇章來表現主題,通過駱越族人能歌善舞的人文風情、奇異神秘的古老儀式,表現駱越族人樂觀豁達的共同性格,藝術表現形式上力求傳統與創新相結合,歷史與當代相結合,原生態與藝術抽象相結合,文化深度與觀賞愉悅度相結合,民族性格特性與人類情感共性相結合,努力實現“駱越主題恢弘大氣、藝術手段鮮活多樣、情感共鳴酣暢淋漓”的舞臺藝術效果。所以導演的整體策劃是一種思想與審美的結合,更是導演的藝術個性和美學追求的生動體現。
藝術風格是藝術創作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性的總體特點,也是一個藝術者不同于其他人的標志,所以導演在探尋風格的道路上需要獨辟蹊徑,勇于創新。
要想讓作品擁有獨特的風格,創作者需要將創作應有的思想、情感、審美與理想等表達出來與觀眾交流,使其產生一定的藝術影響力和感染力。在舞臺上,晚會的風格取決于導演的藝術修養與審美,這也是導演藝術靈魂的標志。獨到的藝術見解能夠讓導演在整臺晚會中更好地抓住藝術的核心,給晚會穿上一件導演編織而成的“霓裳羽衣”。所以,導演要能打開自己的視野,不斷地提高藝術鑒賞力和藝術表達能力,這樣才能把導演自己的藝術風格與舞臺晚會的形式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最終樹立起該晚會獨特的藝術風格。例如在打造“武鳴壯族駱越旅游文化”舞臺晚會的過程中,導演就要找尋百越文化在中華文明中的重要源頭,挖掘駱越文化如何成為百越文化之核心。所以,駱越文化與百越文化就成為了該晚會風格的一種基調,導演就要在這個基調上去塑造它的風格的獨特性。在此次晚會中,導演抓住了幾個關鍵詞:首先是“尋”,其次是“認”,再次是“歸”,最后是“圓”。這些關鍵詞都指向一種回歸,蘊含著一種返璞歸真的意思,所以晚會的整體風格就是要表現壯族人民古老的質樸與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
風格是每一個藝術人一生所要去追尋的東西,可以說,它也是藝術者形成藝術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臺晚會的藝術風格主要建立在導演的藝術風格之上,它在某種更深刻的意義上傳達了藝術欣賞和藝術創作的本質特征——精神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碰撞,審美追求的無限性、豐富性和多樣性。從直觀的角度去說,風格隱藏于藝術作品的方方面面。
在藝術的世界里,無論是戲劇藝術、音樂藝術,還是電影藝術、舞蹈藝術,這些藝術中的細節描述對作品都有著重要意義。細節把握很重要,但細節與整體的融合更為重要,這包括細節表現上的虛實相生、細節傳達上的詳略得當、細節連接上的前后呼應,它們之間有著相互依存與相互矛盾的關系。一場成功的晚會除了藝術創作中的細節把握,重要的還有演出過程中細節的實際操作,這些都體現在各部門演職人員的細節執行上。舞臺晚會的成功與否,最終取決于導演的組織能力、把控能力和實施能力。舞臺藝術采用的是以導演為核心的工作方式,導演必須將所有部門緊緊地抓住,但又不能造成太多的桎梏,要協調好藝術和技術的關系,使所有的工作者能夠識大體、顧大局,一切以全局為重,百分之百地投入演出,在導演的統一部署和引領下,井井有條地創作。導演在接下來的整個工作過程中不能輕易地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有問題必須及時解決,不能因小失大,最后影響到晚會的整體效果。導演是晚會演出的總指揮和總負責人,要協同主創人員開展所有的設計,大到舞美、視覺(多媒體)、威亞、燈光、音樂音響,小到所有演員的整體造型、主持人的臺詞等。舞臺上的演出可以被任何一個小失誤影響,而且任何一個小問題也會被無限放大,所以方方面面都要嚴格要求。舞臺上發生的一切都不會達到百分之百的準確,每一次演出包括彩排都會出現新的問題,只有抓住每一個細節不放過,才能保證演出的預期效果,完成晚會的最高任務。
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也在不斷融合與創新。作為一個導演,需要在生活中保持一個虔誠的藝術追隨者的姿態,要不間斷地學習,因為每一個藝術人就好比一塊吸了水的海綿,藝術修養和技能是水,而水總有蒸發完的時候,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承擔起一個藝術者對未來創作的責任。藝術創作者是與觀眾在精神世界,在心靈深處對話和交流的,所以藝術創作者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藝術的責任感——初心。作為舞臺導演,還要不斷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為新時代創作更多、更好的藝術作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為更多的觀眾呈現優秀的藝術作品,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勇攀藝術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