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亞麗 牛云霞 常海忠
(甘肅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甘肅 康樂 731516)
藥用灌木是中藥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是世界上藥用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共有11146種藥用植物。甘肅省藥用植物種類豐富,共有2000種左右。藥用植物資源種類隨著生態環境的不同,分布狀況有所差異,調查藥用植物資源種類和分布狀況是保護和開發藥用植物資源的基礎和前提。因此,調查藥用植物資源種類對藥用植物資源保護和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生物資源豐富,組成成分和結構極為復雜,物種多樣性程度和物種總數豐度高,其中木本植物123種、草本和藤本167種。蓮花山保護區的森林是我國西部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亞高山針葉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黃河上游一塊綠色寶庫,森林植被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維持生態平衡、保障黃河中下游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蘊含著豐富的藥用資源。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針對自然保護區藥用植物資源的研究逐漸增多。如張啟立等研究發現,甘肅省哈思山自然保護區野生藥用植物種類以多年生草本居多;陳益研究發現,小隴山林區具有開發潛力的野生藥用植物資源有35種。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甘肅部分地區藥用植物資源分布情況。但目前關于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藥用灌木資源的分布情況尚不清楚。因此,有必要研究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藥用灌木資源的分布情況,對認識藥用灌木資源在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情況和保護具有重要作用。
為深入了解藥用灌木資源在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情況,本文以甘肅省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對象,調查10個樣方內藥用灌木資源的種類情況,以此為區內藥用灌木資源保護和開發提供依據。
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甘肅省東南部康樂、臨潭、卓尼三縣交界處,地理位置在北緯34o54'17"~35o01'43",東經103o39'59"~103o50'26";蓮花山群峰是西秦嶺余脈,該區為隴南山地的一部分,境內山型特征可分高山和中山兩種類型。區內海拔高度2000-3578m,總面積11691公頃;屬黃土高原高寒半濕潤氣候區,四季不分明,具有長冬無夏,春秋相連,冬長而不寒,春季回暖慢,秋季降溫快,冬干秋濕的高原氣候特色;日照時數,冬季(12月最長)為603.8小時,秋季(9月最短)只有520.3小時。平均相對濕度66%-69%,平均氣溫3.2℃,平均降水量653.1 mm,無霜期133 d。
調查采用傳統野外調查方式,以《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技術規范》為指導,結合樣地調查等方法,對保護區內現有的野生藥用灌木資源進行普查。
1.2.1 樣地調查
野生藥用灌木植物資源普查以樣地調查為主。以蓮花山保護區生態環境和植被類型為對象,選擇具有代表性地段,共設置10個10×10m的典型樣地實地調查,在實地調查中則以GPS導航為準進入樣地。
1.2.2 野生資源種類調查
通過實地調查,根據資源數量基本要求,對保護區10個樣地進行調查。調查過程中,利用GPS記錄樣地各項數據信息:海拔、經緯度、坡位、坡向,使用卷尺、繩索等工具圈定樣方,并對各個樣方內植物進行統計和拍照記錄。通過查閱文獻,根據崔治家關于甘肅省植物分類學研究現狀與回顧的研究,和參照2015版《中國藥典》《全國中草藥匯編》和《甘南樹木志》,獲得植物的種類、科名、屬名、拉丁學名、中藥名、藥用部位、功效等信息。
蓮花山自然保護區普查總計完成樣地10個,采集藥用灌木植物品種17種,隸屬于7科14屬。已對采集的植物標本進行鑒定和統計。
保護區野生藥用灌木資源以科別劃分調查結果如圖(1-a)所示。種類最多依次為薔薇科、胡頹子科、瑞香科、衛矛科、豆科、忍冬科、禾本科。其中,薔薇科藥用灌木8屬9種,是保護區藥用灌木資源調查的優勢科。
保護區野生藥用灌木資源以入藥部位劃分調查結果如圖(1-b)所示。果實、種子類占總數47%,根莖類占18%、葉花類占17%,皮類占17%,全株占6%。保護區藥用灌木資源中果實和種子類占比最大,皮類占比最小。

圖1 蓮花山保護區野生藥用灌木資源特點Figure 1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wild medicinal shrubs in Lianhuashan Nature Reserve
蓮花山保護區藥用灌木資源經調查共統計品種17種,涉及7科,占調查發現灌木物種總量(22種)的63.64%(表1)。在調查的藥用灌木植物資源中,鼠李、金花小檗、銀露梅等占比最大。同時均有大量的蘊藏量。

表1 蓮花山保護區藥用灌木資源目錄
(1)蓮花山保護區灌木樹種普查工作共完成10個樣地,采集野生藥用灌木植物17種,涉及7科14屬。
(2)野生藥用灌木植物資源中,以薔薇科植物居多,為保護區藥用植物明顯的優勢科。
蓮花山野生藥用灌木植物資源相對豐富,而大多數的野生資源并沒有得到合理的保護與利用,存在亂采濫挖等現象。為了科學合理地保護野生灌木藥用植物資源,提出以下建議:
(1)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強保護,確保森林資源安全。
(2)開展藥用植物資源的保護宣傳工作,提高群眾對中藥資源的保護意識,減少森林資源破壞。
(3)在日常巡護工作中加強藥用灌木集中分布區的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和防治病蟲鼠害,確保森林資源健康成長。
(4)幫助自然保護區內村社調整產業結構,鞏固脫貧成果,減少林區群眾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性,從而有效保護好自然保護區藥用植物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