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新方法》是原首都師范大學育新學校張金成校長教育教學思想的智慧結晶,張校長對“好課”標準有獨到見解,引我深思:
我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時間里經歷了無數次的講課、聽課、評課,可什么是好課?一直是困惑我的一個問題:完成教學目標?高效課堂?激發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好課有太多標準導致我們在教學中束手束腳,不能很好發揮,所有好課標準都要達到的課程是不存在。是不是好課?如果用這些標準來衡量那就沒有好課了。所以我非常贊同張校長說的:“學生高興,老師高興、聽課的高興”就是好課,樸實直接。讓學生快樂學習、讓老師快樂工作。有愉快的學習學生才能健康的成長,有自由的空間學生才能展翅飛翔。正如張校長說的:“雛鷹沒有人鼓掌,它也飛翔;小草沒有人呵護,它也生長;野花沒有人澆灌,它也綻放。”
比如語文課堂教學有很多知識需要拓展,如果用理性的標準來規矩感性的語文教學,那么語文課將毫無趣味可言。聽了張金成校長的講座,給了我們一個簡單的好課標準就是“三個高興”——教師教得高興、學生學得高興、聽課人聽得高興。
下面就我聽過的一位老師上的《火燒云》示范課,來分析這堂“三高興”的好課。
一、教師教得高興
《火燒云》課堂教學中,這位老師的課堂教學手段讓我們感受到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仔細觀力。在自主的氛圍中有了學生積極的參與,這位老師的教學機智得以發揮,教學技能得以充分展示。一節課上完老師精神煥發、意猶未盡,看得出這節課老師是高興的。這就是張校長說的:“教學相長(預設與生成)”預設是目標,是老師的引導;生成是驚喜,是學生發揮主動性后,給課堂帶來的生機。這就是我們說的“學科味道”。
二、學生學得高興
要讓學生學得高興,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學生教育觀(學生主動性的發揮)《火燒云》描繪了夕陽西下,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文中景物美和語言美有機地融為一體,讓讀者充分領略了火燒云這一自然景觀的絢麗多彩。文章體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啟發學生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要大膽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
(一)教育不能使學生生厭,而應使他們“能被一種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誘導著去學習”,知識的獲得在與求知的意愿。(文藝復興一夸?美紐斯)
學生想象力培養的前提是要給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自由、自主的課堂氛圍對學生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請看案例:
教學情境案例:
1.個別朗讀第一節、思考:紅紅的火燒云的形成需要怎樣的條件?你從哪里看出來?(傍晚——晚飯過后;夏季——乘涼)
2.引讀: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大白狗變成——,紅公雞變成——,黑母雞變成——,小白豬變成了——,老爺爺的胡子變成——。
(1)它們的顏色為什么都變了?
(2)出示:“紫檀色”
注意“檀”的右下字形。
(3)為什么黑母雞變成了“紫檀色”?
(黑+紅=紫,紫檀木就是那樣的顏色,看彩圖左上角。)
(4)出示課后題3:
讀一讀,比一比,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動物的顏色都變了。
大白狗變成紅的了。
紅公雞變成金的了。
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
像這樣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緊密關聯的短語或句子連成一串的修辭手法,叫“排比”。
指名一人讀第一句,一人讀二、三、四句,比較、體會。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顏色變化的奇妙。)
3.人們對火燒云的出現是什么態度?(“笑盈盈”)
4.請你帶著笑意朗讀第一段。
這位老師通過思考、提問、讀一讀、比一比讓學生主體參與課堂互動,激發學生學習和思考,并且大膽想象。能夠參與、能夠表現學生當然高興了。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這就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它誘導著學生去學習,有了求知的意愿學生也就主動起來了。(二)教育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自由,讓學生在教育中同時得到進步和快樂。(19世紀盧梭)。教學的效果是與他們學習時所得到的滿足和樂趣成正比”(斯賓塞列。在第二課時中老師繼續出示引導性問題讓學生交流討論:
1.指名小組朗讀描寫顏色的小節,填空并歸類:(出示課后題1/?)
顏色變化(多):紅彤彤金燦燦……
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黃茄子紫……
變化(快):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2.四個“一會兒”構成了排比句式,齊讀,體會作用。
師提示:除了表示變化快外,還表示了什么?
(突出了顏色變化之多,之快。)
討論:一般情況下,“一會兒”表示時間短,為什么在這里能表現出“變化多”呢?
3.師生配合朗讀。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
通過第二課時的引導,學生充分體會到了《火燒云》顏色和形狀變化特點,課堂互動使學生得到了滿足和樂趣,學習效果自然也不錯,因此“尊重學生的個性與自由,讓學生在教育中同時得到進步和快樂。”? (三)教育主張對學生“尊重與要求的結合”,即對他們進行“前景教育”,又讓他們獲得“明日的快樂”,“從簡單的原始的滿足一直到最高的責任之中得到快樂。(?馬卡連柯)
三、聽課人聽得高興
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要讓一些外行的聽課人聽得高興,課堂當然要熱鬧——課堂氣氛活躍必不可少:師生互動、小組討論、各種閱讀形式……這雖然是外行看的熱鬧,但也是課堂的精髓所在,只有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課堂氣氛才熱鬧得起來,所以我們很多示范課的展示都要有活躍的課堂氣氛。
遇見就是歡喜,老師遇見學生、學生遇見老師、師生相遇課堂,都是值得歡喜的事,我們帶領學生喜悅的走進課堂,一起快樂的讀書,我想只要老師做到心中有學生,想學生所想,做學生所做,那么離好課的標準也就近在咫尺。學生只有成為課堂主角,積極參與課堂展示,才能綻放出自主、自在、自信、自然、自由地學習的“表情”,課堂才能煥發出生命活力。高興的課堂學生才能擺脫厭學、教師才能擺脫職業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