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僑
一、注重鍛煉學生的能力
人本教育理念要求課堂教學當中把滿足學生個體學習需要作為重中之重,發揮學生在課程實踐當中的主觀能動作用。在日常教學環節,教師為了把核心素養融合到英語教學當中,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表現和充分發揮的平臺,并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組織多樣化的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鍛煉自己能力的平臺。這樣才可以更加全面地將自己融入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并且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自己所學過的知識點,同時還可以有效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英語學習能力。為了有效達成能力培養目標,教師可以通過不斷地布置各種類型的練習,并且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活動形式,在這些活動當中充分地鍛煉學生自身的知識應用能力。例如,為了引導學生建立課前自主預習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各個環節都能夠保持濃厚的興趣和強大的參與動力,教師可給學生布置課前任務,要求學生準備簡短的英語演講,并在課前演講環節踴躍表現,讓學生在表現過程當中,找到一個發展自己特長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平臺,全面增強學生的演講能力和表達能力,也為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組合培養打好基礎。有的學生上臺演講,剩余學生則負責認真聆聽和積極評價,每個學生都可以獲得良好的進步。再如,很多學生對于a和an的用法存在著較大的困惑,不能夠對二者進行區別運用,由此給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運用帶來了挑戰。為了幫助學生解決這樣的學習難題,教師可先指導學生自主思考:在表達一個蘋果時用an apple,在表達一個桃子時用a peach,原因是什么?借助這樣的問題思考,學生會進一步考慮二者之間的差異,并學會對語言運用規律進行歸納總結,減少語言學習中的失誤。另外教師還需要抓住英語教學契機,發展學生反思能力,意識到學生核心素養的完善,和學生的反思是分不開的。在每堂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留出幾分鐘鼓勵學生反思自身在英語課堂當中的表現,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這樣可以更好地發現自己的優點,將自己的優勢繼續發揮并繼續保持這種趨勢,認真努力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找到努力的方向。
二、注重知識的引申、融合和內化
學生在融入社會時應該具備的關鍵能力和完善的品格就是核心素養。伴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核心素養教育已經融入了各個階段的教育體系中,也為各學科的教育教學引領了確切方向,要求學生通過學科學習具備多方面的核心素養,提高適應社會以及終身發展的能力。對于如今的英語教學來說,教師必須側重于培養學生多個方面的能力,能夠將英語知識方面的學習和核心素養的形成相互聯系成一個整體。為促進英語和核心素養教育的結合,教師首先需要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進行恰當調整,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又需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習策略和技巧。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夠僅僅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理論知識,還應該盡可能運用直觀有趣的方法增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教師要避免知識的灌輸,而是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循序漸進逐層講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英語知識要點之間的邏輯關聯,以便塑造學生的邏輯思維品質,并且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每個知識點存在的每一種聯系,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被學生理解,而且也能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以及更加牢固的記憶。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當中,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完教材當中的英語知識點之后,還應該盡可能地給學生補充更多的課外知識并且將所有的知識之間的聯系串聯起來,從而讓英語課堂教學轉化成更加生動形象的課程內容,并且能夠有足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內容。對于小學英語教師而言,他們更應該認真觀察學生的實際年齡特征以及興趣愛好,能夠根據課程當中的實際內容,盡可能地給學生安排更加豐富的與課文內容相互關聯的拓展知識,這樣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英語課程的趣味性以及不斷地拓展學生的視野范圍。此外,小學英語教學不能夠只局限于當前這些比較枯燥無味的課本和教材當中的相關知識,更應該重視將英語這門學科與其他多個學科內容相互結合在一起,做到融會貫通。
例如,在小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的過程中,最先學習的是字母,而學生通過對字母進行認真學習和觀察,可以發現英文字母和漢語拼音比較類似。在對詞匯發音進行學習時,有不少學生會用漢語拼音輔助自己掌握英語詞匯的發音。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英語教師而言,他們就可以充分地結合英語單詞字母與語文漢語拼音的許多相似之處,把英語和語文學科教學進行適當融合,輔助學生記憶詞匯和掌握字母和詞匯發音,促進學科之間的有效交融,并且推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與語文教學共同促進,共同提高。不過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必須糾正學生的中式英語表達方法,引導學生建立英語思維,促進漢語正向遷移,最大化消除負遷移。例如,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充分地結合體育課堂當中的運動項目或是相關的游戲環節來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并且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和鞏固英語教學當中的詞句。
三、塑造學生的情感態度
核心素養涉及學生學習成長所需的核心技能以及關鍵品質,其中道德情感就是核心素養體系當中的一部分。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是核心素養教育和立德樹人的共同要求。學生要在社會上立足,掌握為人處事的方法,明確正確的行為規范,就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以及積極的情感態度。為了在英語教學當中落實核心素養,促進學生道德情感的發展是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教師可以以英語教學為契機,引導學生剖析教材和現實生活當中的學習資料,讓學生能夠積極塑造自身的思想和行為,掌握為人處事的正確方法。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是當前國家和社會公認的一種能力,同時也是學生終生發展必須具備的良好品格。每個學科都有各自的核心知識以及能力培養要點,所以核心素養教育應該在各個學科當中落實,小學英語教學更是如此,以便在核心素養引領之下,把學生培育成綜合型人才。可以說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和小學英語教學的結合是一個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小學英語教學都應該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