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柔


摘要:在促進世界經貿發展、穩定國際局勢等方面,WTO可謂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當前上訴機構大法官遴選遭受阻撓,爭端解決機制也因此難以維持正常運轉,世貿組織正處在危急時刻,改革已刻不容緩?;诖?,多國提交了關于WTO改革的方案,文章在簡要分析當前WTO爭端解決機制存在的缺陷的基礎上,提出相關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WTO;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
一、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缺陷
WTO作為全球治理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擁有眾多的成員,解決了許多國際爭端,推動了國家間的交流合作。然而,隨著WTO的不斷運作許多問題也相繼暴露出來,著重表現在爭端解決機制的運行中,由此引發的國際上對于爭端解決機制改革的期盼也更加強烈。本文認為,WTO爭端解決機制現存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爭端解決機制的上訴程序運行不暢
爭端解決機制從成立來運作至今,不論是從受理案件的數量還是執行的情況來說,都對全球治理作出了重大貢獻。然而,由于美國基于時效性的考慮,認為爭端解決機制中上訴程序存在嚴重拖延行為,并且質疑部分成員在案件裁決中有越權等行為,因此美國多次阻撓大法官的遴選以表達不滿。而本應該由7名大法官組成的WTO的上訴機構,目前僅有1名大法官在位,之前的2名也于2019年12月底期滿卸任。如果上訴機構再不及時納新,WTO最具優勢的爭端解決機制將無法發揮其功效。
(二)爭端解決機制效率低下
WTO爭端解決機制存在嚴重的拖滯冗余情況,平均一起案件耗時13個月,大大超過了預期的9個月時長。爭端解決程序的時限規定也過于冗長(見圖1),例如:磋商期被規定在60天內。實踐中,磋商卻經常超過60天。磋商期時長過長,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往往意味著極佳商機的錯失,對其而言損失是極大的。而且,當案件涉及到的貨物是一些易腐物品時,磋商期的過長,會影響這些貨物的新鮮程度,即使在最后的裁決中勝出,也會遭到一大筆損失。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一規定也極有可能被某些國家利用,為了保護本國的相關產業,而故意拖延時間,進一步加劇被訴方的損失。又如:專家組通過報告后90天的上訴時間,就被美國多次詬病,認為違反了DSU第3條第三款中“迅速解決爭端”。
(三)爭端解決機制缺乏透明度
一直以來,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透明度都是WTO機制改革中的熱議話題。DSU出于對審理案件的獨立性與公正性考慮,專家組審理案件的過程對于外界都是不予公開的,并且專家組出具的報告中也是以不透露姓名的方式給出個人意見。此外,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有關聽證會都是秘密進行的,并不會對外界公開,遞交給專家組和上訴機構的對于案情的書面陳述也是不對外公開的,在WTO各成員方知曉裁決結果之前,專家組根據案情審理情況出具的報告以及對于上訴機構的裁決報告對與非直接聯系方都是保密狀態。由此可見,整個案件的審理過程處于嚴格的保密狀態,沒有透明性和公開性,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而撰寫的裁決報告也是在DSU批準后才是公開的。除此之外,在整個爭端解決程序中,只有政府組織可以參與,而往往爭端涉及的是部分個體的利益。這種封閉性,使得非政府組織和公眾無從知曉爭端雙方是如何磋商的,以及專家組是如何審理案件并得出結論的。爭端解決機制的不透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參與案件審理過程的各方機構的公信力,對于案件最終的裁決結果可靠性也會產生質疑。
二、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改革建議
(一)針對上訴機構大法官空缺的建議
迫在眉睫,急需解決的問題當屬填補上訴機構大法官的空缺。WTO規定,只有在法律、國際貿易和WTO等領域具備權威性的專家才有資格成為上訴機構的成員。每位大法官的任期為4年,經WTO中各方成員同意可連任一屆。對于每一起爭端案件,應當由上訴機構中的3名大法官,一起審理專家組報告并作出裁決,以及攥寫裁決報告。
針對上訴機構大法官遴選的改革,我認為應該在DSU中增加相關規定,特別是對成員方否定大法官的任職應當作出明確規定,以避免再次出現成員方無故阻撓爭端解決機制的正常運行的行為。若有成員方反對大法官的上任或連任,必須有合理理由,并提供充分證據。例如:該任職人員存在違反DSU和其他相關規則的行為;審理案件期間存在不公正,違反保密義務等行為;或是身體健康狀況不允許正常審理案件等。各成員方應當積極推動DSU相關條例的修訂,盡早實現大法官的補位,這才是打破當下WTO所面臨僵局的重中之重。
(二)針對爭端解決機制效率低下的建議
1. 爭端解決機制效率低下的原因
隨著爭端解決機制受到各成員方的認可,近年來上訴機構也收到更多糾紛案件的受理請求。成員方們也在更多地訴諸爭端解決機制來尋求調解,以維護自身的利益。根據WTO官網的最新的年度報告顯示(圖2),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在2019年發起了19起新爭端,數量是2018年的一半,但仍高于2016年和2017年的水平。并且,由于上訴機構只剩1名在任大法官而于2019年12月開始暫停受理案件,2019年新案件數將可能進一步增多。盡管2019年的新案件數量較2018年有所下降,但爭端解決活動的總體水平仍然很高(見圖3),平均每月有54個正在進行的訴訟(包括專家組、仲裁或上訴程序)。這種月度活動水平與2018年期間引發的大量糾紛有關,這些糾紛目前正在通過爭端解決機制取得進展。
由此可見,各成員方之間貿易往來的增多也在所難免地伴隨著糾紛爭端的增多,爭端解決機制相應地需要受理更多的案件,對于整個機制而言這樣的任務量是十分龐大的,因此不免會出現拖延的情況。其次,成員方之間貿易糾紛的復雜程度也是引起爭端解決機制低效的另一大原因。由于WTO法律體系還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會存在一些領域法律缺失的問題,而當糾紛涉及到這些領域時,案件的處理難度及復雜度將大大增加。再次,由于專家組是根據案件雙方需要而臨時設立的組織,其成員并不是WTO的全職人員,專家組成員在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之余才能處理爭端解決事宜,這對于審理案件的效率勢必會有影響。
2. 改革建議
針對爭端機制效率低下的問題,改革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增加上訴機構在職人員的數量,以減輕上訴機構的任務量,從而提高時效性。第二,各成員方應著力推動WTO法律體系的完善,從根本上降低處理復雜案件的難度,這也是維持爭端解決機制良性運轉的基礎。第三,應當將專家組轉為世貿組織結構中的常設機構,并且專家組成員都必須是全職人員,以保證專家組成員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案件審理中。第四,可以適當縮短爭端解決程序中各程序的時長,例如:磋商期可以縮短在30天內(涉及易腐產品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縮減),將專家組的成立縮短至10天,上訴期縮短為10天。并且,將專家組審理普通案件期限縮短為3個月,緊急案件為1個月,特殊案件為6個月。第五,對于為保護本國(本地區)相關產業而惡意上訴或濫用規則上訴的行為,引入懲罰制度,上訴機構有權利駁回請求拒絕審理此類型案件,這樣不僅使被訴方的利益不被侵害,又達到了警示的雙重作用。
(三)針對爭端解決機制缺乏透明度的建議
對于爭端解決機制中透明度不足的問題,可以借鑒TPP的方案。TPP協定規定了,基于各方均不反對的基礎上,聽證會的進行不對外保密。并且,爭端各方在不違反保密信息的基礎上,在遞交案情文件后公開各自的訴請以及對于專家組問題的答復。因此,對于爭端解決機制可以進行如下改革:在不違反參與各國有關安全與秘密以及相關商業機密的前提下,公開審議程序和陳述文本。這樣的案件審理過程不僅有利于多方爭端的順利解決,也進一步提高了公眾對爭端裁決結果的可信程度。因為,透明度的增加對于公眾更加全面地了解爭端解決機制的運作大有裨益,也有助于爭端解決機制在國際上獲得更多的認可和支持。當然,所謂“透明”并非絕對的“透明”,而是更加的“透明”,要把握好適度的原則。對于涉及到有關國家發展的敏感信息,則應當遵循爭端雙方的意見,不予以公開。
三、結語
WTO目前所遭遇的危機是前所未有的,各成員方之間應該就爭論的焦點積極主動進行多方談判磋商,推動改革的進行。應當在充分發揚爭端解決機制優勢的基礎上進行改革,使其更好地適應各成員方的發展需求,繼續為全球治理作出貢獻。中國應當在改革過程中應主動承擔作為一個貿易大國的責任感,在爭端解決機制改革和多邊貿易中維護好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合法權益,有效推動WTO改革,為世界貿易的不斷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參考文獻:
[1]龔冠華.簡議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現代化改革[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21(S2):9-14.
[2]朱杰進.世貿組織改革的爭論焦點[J].世界知識,2019(20):20-21.
[3]陸燕.WTO改革:進展、前景及中國應對[J].國際商務財會,2019(10):3-7+14.
[4]于鵬.WTO爭端解決機制危機:原因、進展及前景[J].國際貿易,2019(05):10-18.
[5]王笑笑.論WTO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的完善[J].法制博覽,2019(11):58+60.
[6]廖凡.世界貿易組織改革:全球方案與中國立場[J].國際經濟評論,2019(02):32-43+4-5.
[7]詹孟欣.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缺陷及其完善——以中美貿易戰為切入點的分析[J].經營與管理,2019(03):80-83.
[8]柯靜.世界貿易組織改革:挑戰、進展與前景展望[J].太平洋學報,2019,27(02):25-37.
[9]劉敬東.WTO改革的必要性及其議題設計[J].國際經濟評論,2019(01):34-57+5.
[10]趙敏.WTO上訴機構爭端解決效率拖延及原因分析[J].對外經貿實務,2017(12):41-44.
[11]林波.全球治理背景下WTO爭端解決機制效率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7(07):88-92.
[12]何云樂.WTO爭端解決機制的透明度問題[J].法制博覽,2017(15):94-95.
[13]許多.TPP協定爭端解決機制文本評析——以WTO爭端解決機制改革為視角[J].南京社會科學,2016(08):145-150+156.
(作者單位:上海對外經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