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房地產行業競爭加劇,單一運營模式已不再適合企業生存發展需要,以品牌為驅動的綜合運營模式日益成為企業發展方向。品牌企業依托強大的品牌吸聚力,加速內外部品牌資源聚合,在“宜產”與“宜居”兩個方向發力,向產業新城、文旅小鎮、智慧社區等領域延伸,最終,通過升級空間結構、完善生活配套、加速產業發展助力城市更新、鄉村振興,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擴大品牌影響力。
關鍵詞:宜產;宜居;全產業鏈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9138-(2021)10-0029-31 收稿日期:2021-09-20
2020年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旨在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的調控新規,房地產行業亦進入到管理紅利時代。面對變化,品牌企業不斷提升運營效率,升級運營模式,深耕輕資產領域,強化品牌核心競爭力;同時,依托企業內外部土地、資金和管理運營等優勢,加強綜合運營能力,圍繞產業新城、特色小鎮、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領域實現品牌延伸,加速品牌社會效益轉化的同時,持續承擔社會責任。
1 輕資產運營提速
伴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管理紅利時代,以品牌、技術、管理、資本為輸出要素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加速發展。品牌企業日益注重輕資產領域深耕,運營模式不斷升級,業務力度持續加強甚至登陸資本市場,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提升品牌效益,見圖1。
加強代建領域深耕,升級運營管理模式,通過擴大品牌輸出范圍提升品牌效益。
品牌企業憑借優秀的項目操盤能力、豐富的管理能力和專業的技術能力,持續在代建領域進行深耕。
一方面,通過制定標準體系,不斷完善代建領域行業標準,以穩定性高的產品贏得市場口碑,并持續升級標準化體系,強化品牌效益。如綠城管理在“綠星標準”的基礎上,以規范政府代建行業標準為目的,升級打造“綠星標準(1.0G)”體系,將綠城代建經驗用到保障房建設中,擴大品牌輸出范圍。金地管理提出“代建共贏G體系”,為客戶提供多元化、定制化的貼身服務,以先進的服務理念和極強的資源整合能力賦能企業核心品牌價值。
另一方面,隨著資本不斷介入,商業代建模式不斷演變,品牌企業有效配置資本,通過配資和股權等形式開展代建業務,實現“資本+代建”的雙贏模式,促進品牌價值最大化。
此外,部分品牌企業通過拆分代建領域上市,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實現品牌價值與效益雙提升。如2021年5月,中原建業憑借在資源整合、品牌、管控、產品、運營等方面擁有的較強優勢,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以輕資產模式進行品牌輸出,保障企業規模和利潤的增長。
商業運營模式向管理與服務為核心轉變,以壯大輕資產運營規模實現品牌價值與效益的多倍釋放。
隨著存量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商業地產的輕資產運營模式日益從以土地資產為核心向重視管理與服務為核心轉變。品牌企業憑借久經市場考驗的運營管理能力、全年齡層的產品打造能力和靈活多變的服務模式,積極拓展商業輕資產運營模式,不斷壯大輕資產運營規模,實現品牌價值和效益的多倍釋放。
2021年1月,星盛商業正式在香港主板敲鐘上市,成為港股主板純商業運營服務第一股,其2020年營收中95%以上均來自于委托管理模式和品牌、管理輸出模式。2020年12月,大悅城控股新落地輕資產管理項目鞍山大悅城,迄今已擁有落地輕資產項目3個、在建項目2個。
2 綜合運營能力加強
隨著房地產行業競爭加劇,單一運營模式已不再適合企業生存發展需要,以品牌為驅動的綜合運營模式日益成為企業發展方向。品牌企業依托強大的品牌吸聚力,加速內外部品牌資源聚合,在“宜產”與“宜居”兩個方向發力,向產業新城、文旅小鎮、智慧社區等領域延伸,最終,通過升級空間結構、完善生活配套、加速產業發展助力城市更新、鄉村振興,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擴大品牌影響力,見圖2。
首先,品牌企業聚焦區域經濟發展,以品牌為驅動,構筑更加“宜產”的城市發展模式。
一方面,強化產業集群效應,推動產業新城向高質量發展。品牌企業憑借領先的區域規劃研判能力和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通過搭建“全產業鏈”,構建產業運營一體化服務體系,推進產業集群化效應,全面提升產業新城運營實力,提高品牌影響力;同時,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注重城市生活圈打造,優化園區內配套設置,持續改善園區環境,構建宜產宜業的新城模式,為城市發展注入力量。
另一方面,通過打造差異化產品,持續在特色小鎮領域發力。品牌企業結合在地文化和新潮體驗,打造文化氛圍濃厚、體驗感新穎的沉浸式文化旅游新體驗,實現產品的異地復制和品牌的持續擴張。如融創的重慶文旅城即以濃郁的巴蜀文化主題、豐富的業態組合和跨界潮流的新玩法,為西南地區乃至全國獻上世界級的歡樂新體驗,品牌的區域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其次,品牌企業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為出發點,打造“宜居”型城市,構建品牌綜合實力。
品牌企業加速城市配套、智慧社區等領域建設,構筑美麗社區、美好人居生活體系,提升品牌美譽度。
一方面,品牌企業利用數字化技術,升級現有社區服務系統,搭建智慧平臺,在出行、安全、服務等方面提升社區智慧化水平。如萬科通過智慧化手段,在智慧通行、智慧監控等領域為業主提供安全、健康、安心的居住環境。
另一方面,加大商業、長租公寓、康養服務、教育配套等配套領域延伸力度,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實現品牌的價值提升。
最后,品牌企業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擔負社會責任,憑借專業的城市運營能力投身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領域,擴大品牌影響力。
品牌企業通過產城融合、配套完善、社區建設、生態宜居等方面建設,升級空間結構,切實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為城市更新貢獻力量;通過在鄉村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等領域發力,促進經濟、社會、文化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進一步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文章來源:本文由中指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