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牧云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閱讀作為英語學習的一項主要技能,是語言輸入和信息獲取的基本途徑之一。根據布盧姆(1956)的說法,人類的學習行為可以分為六個認知層次:獲取、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估。閱讀理解是讀者從文章中收集相關信息并將其納入自己的獨特想法的過程。通過理解文章中的語句,讀者掌握了它所反映的客觀概念,并與作者的想法和情感產生共鳴。由于閱讀理解是一種復雜的認知活動,而人類的認知是多層次的,所以它也是有層次的。
Crawley和Mountain(1988)根據布魯姆的認知水平將閱讀理解分為三個層次:字面閱讀、解釋性閱讀和批判性閱讀。字面閱讀是最簡單的一種閱讀理解;它是讀者理解和處理書面文本中的單詞、短語和句子的過程。直觀閱讀使讀者能夠理解文本的內容。
閱讀理解的第二個層次是解釋式閱讀。在這一層次的閱讀中,讀者可以通過進一步深入了解文章的內容,并利用收集到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從而理解作者的想法和寫作目標。閱讀理解的第三個階段是批判性閱讀,即讀者對文章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隨著認知水平的提高,張一平將閱讀理解邏輯地分為三個層次:字面理解、推理和評價理解、模仿和應用理解。字面理解層指的是讀者對文章字面意義的理解,也就是對文本的表面理解。這個層次的閱讀和理解主要是基于讀者的語言技能和語法知識。
推理和評估理解層相當深入,要求讀者根據對文章字面內容的了解,對文本結構進行評估,推斷出作者的推斷意義和態度。此外,讀者還可以根據自己以前的經驗來分析和評價文章的質量,確定材料是否準確,結論是否符合邏輯,并表達自己的觀點。模仿和應用理解層要求讀者將文本材料與自己的文化背景相結合,進行復制和構建,并將自己的經驗和情感融入其中,以創造自己的文本意義。英語閱讀教學是整個英語教學的重點,是幫助學生提高整體英語水平的關鍵。發展英語閱讀能力也是進一步發展其他語言技能的基礎。因此,英語閱讀教學在高中英語教育中?“脫穎而出”。
事實上,英語教學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卻表現出浪費和不必要的重復,現在已經成為中國英語教育的一個頑疾。據調查,以中小學生每天8小時的學習時間計算,每個中國學生花在學習英語上的時間接近20%。大多數中小學生的學習動機是為了出國留學或參加考試,很少有學生在缺乏這些動機后主動學習英語。因此,解決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當前英語教學和研究的重點。以前的研究將這一反復出現的問題與英語教學的功利性和工具性導向以及英語教育中人文科學的缺失聯系起來。目前,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人數遠遠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中小學生在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一些城市家庭將孩子送入各種培訓機構,早在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然而,這并不能保證我們的人民能夠流利地使用英語。二十多年前,李嵐清總結說,中國的外語教學是?“費時費力,效果不佳”。隨著中國政治和經濟的發展,外語水平的高低是由經濟增長的速度和改革開放的程度決定的。英孚教育英語水平指標報告每年發布一次,作為不同國家和歷史時期成人英語水平比較的基準。它在2013年公布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成人英語能力排名,中國大陸屬于?"能力差?"類別,如果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中國的表現相當低。2016年發布的最新評級表明,中國大陸正在改善,但仍然停留在低能力水平。這項研究表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能有助于他們克服低效和重復的問題,特別是當涉及到文本解讀作為提高閱讀技能的主要教學方法。這對提高一般語言能力、英語思維過程、人文素養和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是有利的。(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這已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一個公認的目標。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這四種能力中的關鍵因素,因為它不僅是教學目標,也是其他三種能力的關鍵促進因素。同時,《全國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目標。這些目標描述如下:學生應具備區分和分析目標語言和文化中的具體現象、梳理和總結信息、建構新概念、分析和推斷信息的邏輯性、正確判斷各種觀點、創造性地表達思想以及運用英語進行獨立和創新思考的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在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良好的活動設計和提問已被證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然而,我們仍需做出更多的努力,并期待有更多的研究機會,以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中國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建議教師密切關注學生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以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同時,對文本的解讀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事實上,英語閱讀文本已經成為英語教學的載體,因為它們包括許多語言成分。
參考文獻:
[1]Hu,?Zhuanglin?胡壯麟.?1994.?語篇的銜接與連貫?[Cohesion?and?Coherence?of?a?Text].?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Teaching?Press.
[2]?Jiang,?Chengyu?蔣成瑀.?1991.?語文課文讀解理論與方法?[Theories?and?Methods?of?Chinese?Texts?Reading?Comprehension].?Hangzhou:?Hangzhou?University?Press.
[3]?Jiang,?Chengyu?蔣成瑀.?2000.?語文課讀解學?[Reading?Comprehension?in?Chinese?Class].?Hangzhou:?Zhejiang?University?Press.
[4]?Jin,?Zhenbang?金振邦.?2005.?多元視角中的文本解讀?[Text?Interpretation?from?Multiple?Perspectives].?Changchun:?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Press.
[5]?Key?Competency?Research?Group?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2016.?“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Chinese?students?develop?key?competencies].”?中國教育學刊?[Journal?of?the?Chinese?Society?of?Education]?(10):?1-3.
[6]?Li,?Xingjian?李行健.?2014.?現代漢語規范詞典?[Standard?Dictionary?of?Modern?Chinese].?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7]?Lin,?Chongde?林崇德.?2016.?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Research?on?the?Development?of?Students’?Key?Competency?in?the?21st?Century].?Beijing:?Beijing?Normal?University?Press.
[8]?Liu,?Chendan?劉辰誕.?1999.?教學篇章語言學?[Pedagogical?Text?Linguistics].?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Teaching?Press.
[9]?Liu,?Denghui?劉登琿.?2018.?“促進核心素養有效轉化的課程統整策略探討?[The?strategies?of?curriculum?integration?to?effective?transformation?of?core?competencies].”?教育發展研究?[Research?in?Educational?Development]?38?(06):40-47.
[10]?Ministry?of?Education?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4.?“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
[11]?Ministry?of?Education?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English?Curriculum?Standards?for?Common?Senior?High?School?(2017?Edition)].?Beijing:?The?People’s?Education?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