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
摘要:語文的學習不僅在于字詞語句的學習,同樣也體現在情感的抒發和表達之中。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也能夠通過自己的理解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然而,在這一階段內,教師的課堂引導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因為高中階段的學生對于某些情感的掌握仍不到位,仍然需要在與教師的互動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度含義。由此互動教學成為高中語文課堂的常見教學手法,課堂互動也成為高中語文課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活動之一。
關鍵詞:互動教學;高中語文;加深思考;集中注意力;培養思維
師生互動是課堂互動的代表活動,同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可作為互動教學的開展方式。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應結合教學主題,并通過合理的互動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文理解以及自主思考能力。語文的學習離不開思考,互動討論過程恰好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討論平臺,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在本篇文章中,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互動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展開探討,希望能夠為各位讀者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一、加深學生課文內容思考
學生在高中階段已經能夠對課文內容展開自主的思考,但是當課文有較為深層的含義時,學生仍然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引導,以加深他們對課文的認識。由此可見,互動教學在高中語文的教學課堂中仍然不可替代。在互動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并給予一定的指導,進而使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思考得到加深。
例如,我在教學課堂中往往會采取互動的方式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思考。對于含有深意的課文語句,我會首先為學生創造一定的情景,并組織學生通過情景展開互動與討論。以《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文章為例,我會選擇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語句讓學生反復誦讀,并詢問學生對這些語句有什么特殊的感想。在學生簡單發言之后,我則會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進一步的提問。比如,有的學生表示,這篇文章讓他感到非常悲傷。那么我便會進一步詢問哪些字詞讓他感到悲傷,這種悲傷有沒有其他的情感詞語可以替代概括。這樣的互動討論過程能夠幫助我進一步發現學生的學習疑點,并進一步以互動的方式解決學生的學習難點,同時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思考。除此之外,我還會在課堂中組織生生互動活動。比如我會讓學生對課文中的某一段落進行互動討論,這樣的教學活動同樣有助于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加深對文章內容的思考。
二、集中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
教師在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同樣可以集中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精力。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以及課堂教學過程的規劃者,如果在課堂中不能夠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那么這節教學課堂往往很難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而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能夠將學生的思維集中在課堂教學內容之中,從而達到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教學作用。
例如,在教學課堂中,我會采取互動提問的方法加深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的集中。高中階段的學生課業繁重,學習壓力也較大,在學習課堂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走神的學習現象。而高中生作為已經成熟的學習主體,他們的自尊心理和自我意識已經得到了構建。因此,選擇恰當的形式提醒課堂中走神的學生,也成為教師需要思考的教學問題。面對這種情況,我一般會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提出一個較為簡單的問題。這樣的互動方式既不會影響到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能夠集中該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而當我在課堂中主動對某一學生進行提問時,班級內的其他學生往往也會意識到我已經發現了他們在學習中的不良行為,從而達到了集中班級內大部分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特別注意的是,與學生互動時所提出的問題不應難度過高,不然容易打擊到學生的學習自尊心,甚至造成不良的影響。
三、培養學生語文學習思維
語文思維的培養來自于日常教學課堂的學習活動。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往往會采用一定的教學策略,而這種教學策略則影響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同時也塑造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為了進一步加深這種影響,教師可結合教學互動不斷深化學生的行為印象,從而實現學生語文學習思維的培養。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我會選擇以互動的方式逐步加強對學生學習思維的鍛煉。任何一種能力的鍛煉都是由淺及深,由易至難的。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也會采取這種階梯式的互動方法,通過不斷提出問題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思維的培養。比如,在學習《沁園春長沙》這篇課文時,我會首先要求學生理解課文的含義,并能夠做到在課堂中給出詞句的解釋。之后,我會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結合互動加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在課堂中我會與學生這樣展開互動:“昨天我們簡單地了解了這篇課文的基礎含義,相信大家對課文中的情感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吧。那么用哪種語氣才能夠將作者的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呢?下面大家在小組中進行朗讀,并總結出最恰當的語氣吧!”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漸被這種學習方式所影響,并形成相應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思維。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的教學課堂不僅需要教師注重教學內容的設置,同時也需要教師注重教學手法的應用。在課堂中開展互動教學活動,能夠進一步實現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同時也能夠加強課堂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謝麗英.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有效性調查[J].文學教育(下),2016(05):86.
[2]趙海波.新課改下高中語文課堂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研究[J].才智,2016(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