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菊
摘要:新課改下的小學階段教學科目的選排上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不僅是傳統教育形式上的創新,更是學生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專業化引導的標志,但是作為一門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堂上的教學形式沒有專業的參考模板,甚至很多地區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過程“雷聲大雨點小”,形式主義現象明顯,但是也有很多學校已經在摸索中結合自身優勢和地域差異創辦了極富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堂,在經驗的總結和未知的摸索中,筆者從小學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活動設計的基礎性特征入手,秉承著探究心理探討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活動設計的相關內容。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基礎性特征;主要內容
小學階段本身的基礎性地位決定了很多課程教學的開展屬于相對初級的階段,學生本身思維拓展和發散的范圍與角度也比較幼化,但是對于新鮮事物的探究欲望是十分強烈的,在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利用學生的探究欲望來進行適當的活動設計,讓學生在實踐與知識的結合中提升自我。
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活動設計的基礎性特征
首先,綜合性特征,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各個學科內容上的綜合,更是學生學習能力上的綜合,在具體的活動設計中知識點的涵蓋涉及到各個學科的內容,在學習與生活的綜合下,提高學生知識積累與生活實際的有機結合,并在過程中強化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其次,實踐性特征,這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本質特征,這門課程是在實踐過程中解決問題實現將知識點進行串聯的目的,在簡單綜合的學科知識的融合提煉下,學生在親自參與的過程中手腦結合,循序漸進的解決問題。第三,開放性特征,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程的教學活動設計中要打破教材和傳統教學思維意識的禁錮,學校生活、社會事件甚至學生自己的想法都能夠作為實踐活動設計的主題,然后在主題框架下自主探尋實踐活動的具體內容,讓學習過程充滿未知的可能性。第四,自主性特征,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綜合考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優缺點,在實際學情的指導下進行以學生自主探究為目的的教學活動設計,在圍繞學生開展的主題活動中引導學生親自參與其中,總結經驗,提升自我。
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活動設計的主要內容
1.考察探究類活動
考察探究類的活動中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結合實際生活與自身的密切聯系,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知識的獲取和應用中,達成解決問題的最終目標。整個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學生要積極主動從參與并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與技巧,與教師和同學的互相幫助下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并不斷的扎實自身利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鑒于綜合實踐課程的開放性特征,從日常生活到時代氣息,不同內容的研究對象都能夠成為考察探究的內容。譬如《吹泡泡》的主題研究活動中,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利用已知的材料來制作泡泡水,逐一驗證網上流傳的“泡泡秘籍”是否正確,然后在吹泡泡的過程中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驗,在集思廣益的討論交流中總結吹泡泡的注意事項,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嘗試自己想嘗試的任何一種材料(保證安全的基礎上),看看調制出的泡泡水有什么不一樣,略帶探究性的實踐學習過程讓學生興趣盎然。
2.社會服務類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堂上的學習地點不一定要拘泥在教室里,教師要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參加社區和社會實踐類的活動,不斷的增強學生的社會參與感和責任感,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譬如《身邊的廚余垃圾》的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了解到正確的垃圾分類標準,然后帶領學生走進社區進行“垃圾分類好處多”的主題宣傳活動,向人們宣講“垃圾分類”在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過程中學生對自己肩上的社會責任感更加清晰,對于社會實踐的參與感更加強烈。
3.設計制作類活動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設計制作領域是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參與到活動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儲備,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自身技術素養的一個學習過程,學生在整個技術素養形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勞動帶來的樂趣,并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其中,譬如《我是班級綠化師》的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先從理論層面來引導學生清晰綠化的內涵和帶來的好處,然后以班級為對象,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材料來進行勞動與技術結合的“綠化”過程,并根據自己的想象對綠化過程和呈現的效果進行相應的設計,自己設計自己動手的整個過程中成就感滿滿。
4.職業體驗類活動
二十一世紀的信息科技發展速度是超乎想象的,很多職業類別中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基礎技能,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堂上,教師更要將信息技術與學生實踐活動有機的結合到一起,讓信息技術成為輔助學生實踐成長的一大利器,網絡環境的開放性和兼容性成為了實踐活動課堂上學生創新意識與思維發散的“溫室”,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對信息技術類的職業技能進行篩選,在體驗職業操作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健康信息道德意識。譬如《用照片講故事》的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角色定位為職業修圖人員,帶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將照片背后的故事轉化成音頻或者動畫形式,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選擇適用性最強的信息科技,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在感受信息科技技能類職業的工作氛圍時,充分的認識到科技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結語
小學階段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不僅是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更是學生手腦結合的最好體現,是杜絕“高分低能”現象的有效形式之一,也是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墊腳石。
參考文獻:
[1]王麗暉.小學綜合實踐設計制作類活動教學探略[J].新課程,2021(26):220.
[2]陳雪琴,譚婷,張紅艷.基于知識建構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9,29(04):16-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