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在文化傳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文化又是社會文明發展的根基,由此可見,對文化傳播的探究意義重大。文章將從教學角度出發,對我國對外漢語教育中的漢文化傳播問題進行探究,望所述內容,對加速我國漢文化的國際化傳播有些許幫助。
關鍵詞:對外漢語;文化傳播;教育;價值
引言
我國歷史悠久,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逐漸孕育出了符合自身發展的、且具獨特魅力的東方文化。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又加速了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碰撞,因此,為了推動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確保其在大環境下的繼續傳播,下文將對其相關問題進行探究。
一、對外漢語中漢文化傳播的價值
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通過對外漢語教育,實現漢文化的傳播,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可以滿足世界文化多樣化的發展,頻繁的文化交流,才能推動文化的進步,因此,從教育角度促進文化傳播,意義重大,然后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文化是社會發展的基礎,而以教育形式實現文化傳播,則可以更好的提升其世界影響力,進而讓文化成為提升國際話語權的重要媒介,最后在消除文化偏見方面,我國雖然文化豐富,但卻在國際上飽受質疑,因此,以教育形式進行傳播,可以更好的讓世人看到不一樣的中國文化,進而改變對其刮目相看。
二、對外漢語中文化傳播的機遇與挑戰
1、機遇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讓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中國產生了濃厚興趣,進而掀起一股“漢語熱”浪潮,在海外,孔子學府數量在不斷增加,遍布世界各個國家,而在國內,來華留學生與日俱增,進而為漢文化的國際化傳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再者,我國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尤其在經濟實力提升的今天,對于對外漢語教育事業更是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政策支持,再一次為我國漢文化的國際化傳播,創造了便利條件。
2、挑戰
就目前情況而言,在漢文化國際化發展道路中,仍然有很多因素在制約其前行,其一是一些國家出于維護自身國家文化發展,進而采取一些措施主觀的避免我國文化的傳播,其二,文化碰撞越演越烈,很多國家與我國有著同樣的想法,希望自身國家文化能夠向國際化發展,這種碰撞的出現,使得我國文化對外傳播的競爭壓力變大,其三,從目前情況來看,漢文化的傳播尚未完全與對外漢語教育向結合,進而使其傳播力度下降。種種因素的出現,為我國漢文化國際化傳播帶來了巨大挑戰。
三、對外漢語中文化傳播的建議
1、實施漢語言文化的和平傳播
文化傳播需要有良好的環境,只有這樣,文化傳播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會更加突出,傳播的效果也會顯著加強。就目前的分析來看,要實現漢語言文化的穩定持續傳播,打造和平的世界環境非常重要。基于此,需要積極發揮我國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構建穩定、和諧的多邊關系,這樣才能建立文化傳播的和平國際環境。另外,我國要積極進行和平、友愛、仁愛等文化內核的輸出,使更多國家的民眾接受這樣的思想。有民眾做基本支撐,世界和平環境得以構建,才能達到文化傳播的良好效果。
2、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孔子學院制度
在漢語言文化的對外傳播實踐中,積極發展相關機構的力量是非常必要的。孔子學院是漢語言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是世界范圍內最為重要的漢文化交流機構。基于漢文化傳播的目的對孔子學院的制度進行建設,強調孔子學院工作的可持續開展,會使其在漢文化傳播實踐中的具體表現更加突出。簡言之,強調孔子學院等優秀漢語言文化組織機構的發展和運行,對于漢語言文化的持續性傳播有突出的現實價值。
3、挖掘漢語言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漢語言文化傳播實踐中,對其獨特魅力進行挖掘,實現文化吸引力的加強,并由此催生語言競爭力。就目前的分析來看,外國人之所以學習中華文化,一方面是因為文化有趣,另一方面是文化有效,即文化內涵對于自身發展和社會建設有積極的意義。漢語作為漢文化的重要載體,其自身有獨特的魅力,發掘其魅力,讓更多的外國人被其魅力吸引,其在語言市場的競爭力就會顯著增強。隨著語言競爭力的加強,漢語言文化傳播的現實效果會更加顯著。
4、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突出漢語言文化內容
在對外漢語言文化傳播的過程中,突出漢語言文化內容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充分發揮語言載體功能,讓更多的外國人看到漢語的魅力與優點,使外國人對漢語語言有更強烈的好奇心,從而對中國文化更有興趣;二是適當地開設體驗課,讓外國朋友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與眾不同;三是全面強調文化內容,使外國朋友系統性地了解中華文化以及語言文化。這樣,外國朋友對中華文化的宏觀認知效果會更好。
結束語
綜上所述,漢文化傳播無論對于世界,還是對于我國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價值,但在當前環境下,漢文化傳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因此,筆者認為,應繼續從教育角度加大支持力度,同時促進對外漢語教育與漢文化的融入發展,從而以對外漢語教育為載體,實現漢文化的國際化傳播。
參考文獻:
[1]申莉.漢語國際傳播與中國文化認同[J].人民論壇,2019(1)
[2]詹海玉.跨文化傳播中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原則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0)
作者簡介:姓名:白芷菡,出生日期:2001.02.28,性別:女,籍貫:遼寧省遼陽市,專業:漢語國際教育,學校:遼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