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春霞

摘要:“大智移云物”技術正引領新一輪的產業變革,文章探究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制造業格局正在進行調整,美、德、日、英、法等國紛紛擬定國家戰略,我國也在2015年啟動“中國制造2025”。國內外制造業朝著智能制造發展的同時,傳統的生產型制造正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在轉型過程中,制造企業出現了新的商業模式。
關鍵詞:“大智移云物”;生產型制造;服務型制造;新商業模式
引言
制造業是真正創造價值和社會財富的實體經濟產業,反映了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區別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可提升到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發達的制造業和先進的制造技術,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標志。
一、“大智移云物”時代到來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以及物聯網、區塊鏈、5G等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這些顛覆傳統的新科技悄無聲息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僅提升了生活品質、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產業變革。隨著信息技術引領的新一輪產業革命在全球的加速推進,我國產業的各個領域也正在進行著深刻的變革。“大智移云”概念早在2013年8月,鄔賀銓院士在中國互聯網大會報告時首次使用,雖只是將幾個技術攢成一個詞條,但這標志著我國的信息、互聯網技術已經步入新的階段。借用“大智移云”再加上另一個概念,“大智移云物”時代到來。
“大智移云物”技術融入工業制造企業的研發、生產、供應鏈、財務、行政管理等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并加速向集成應用階段發展,引發制造業新的工作方法、生產模式、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制造業正系統經歷由信息、互聯網技術帶來的變革。一時間,先進制造業、工業4.0、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兩化融合、網絡制造、綠色制造、柔性制造、定制生產、數字制造、數字孿生、虛實共生……等詞匯應接不暇,歷史上制造業從未像現在為如此多的技術和概念所包圍??偨Y成一句話,制造企業正在朝智造企業邁進。
二、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制造業格局在調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各國政府開始正視實體經濟,強調工業特別是制造業才是根基,是國民經濟的主體,發揮基礎性作用,對經濟發展起到穩定性作用。
1、美國的工業互聯網(Industrial?Internet)
為走出金融危機,立足美國經濟長遠的發展,2009年4月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重振制造業戰略。經過一陣時間的準備,該年12月政府出臺《重振美國制造業框架》。為調整傳統制造業結構、提升競爭力、鼓勵在其他國家的先進制造企業回流美國、快速搶占先進制造業制高點,發展包括先進生產技術平臺、先進制造工藝及設計與數據基礎設施等先進數字化制造技術的高新技術產業,2012年2月進一步提出“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
除美國政府的戰略推動、政策扶持外,民間力量自發組建產業聯盟。2012年制造業巨頭通用電氣(GE)提出“工業互聯網”,隨后聯手其他四家IT企業,包括英特爾(intel)、思科(Cisco)、AT&T和IBM,共同組建成立工業互聯網聯盟(IIC)。IIC的目標是制定一整套IIC會員企業之間統一的通用標準,即所謂的“通用藍圖”,再建立一個開放、全球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就可以將所有廠商、設備、生產線、產品、客戶全部關聯起來,數據共享,實現理想中的人、機、物的“萬物互聯”。工業互聯網的設計有多偉大呢?根據通用電氣專門的研究,截至2030年如果一切照常發展,預計工業互聯網可以新增加10萬億~15?萬億美元的GDP,相當于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又新建一個美國。
政府和行業的合力不僅使得2008金融危機后美國經濟迅速復蘇,而且美國制造業仍就站在世界高端。
2、德國的工業4.0((Industry?4.0)
二戰以來,德國制造超越英國,與美國、日本齊名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制造強國之一。這得益于德國人的工匠精神,一直專注于工業科技產品的研發與創新,以及對復雜工業流程和生產過程的管理,推崇精益制造,使得德國制造業工業自動化程度高,在全球制造裝備領域是領軍水平。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不主動尋求發展就意味著被趕超,為保持德國制造業的優勢、進一步提高德國制造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搶占先機,2011年11月德國政府在《高技術戰略2020》中提到了一項就是工業4.0。2013年4月德國政府正式提出“工業4.0”,并將其作為國家戰略由總理默克爾親自推動。
“工業4.0”概念,在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看來,是繼以蒸汽、電力、計算機為標志的前三次工業革命之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以人工智能為標志,以智能制造為主導。德國工業4.0指向的是制造業,比美國“工業互聯網”涵蓋的五大行業窄。?“工業4.0”制造業智能化轉型主要分為“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
3、其他資本主義制造大國的戰略
除了美國“工業互聯網”、德國“工業4.0”外,以前的工業大國日本、英國、法國也分別提出了“產業復興計劃”、“工業2050戰略”、“新工業法國”。無論是哪個國家哪種提法,盡管名稱不同,但內容卻是類似的,將物聯網和智能服務引入制造業,其核心都是通過數字化的轉型的智能化生產,宣告人類開始朝著智能制造的時代邁進。
4、中國制造2025
中國推出的是“中國制造2025”。中國久經戰亂,相比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建國雖遲,但是吃苦耐勞的中華民族不畏艱難,奮起直追,改革開放40幾年的時間里制造業卻取得了長足發展。2019年習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中指出,中國制造業規模居全球首位,具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條,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這意味著什么呢?只能說是非常的了不起!比如在2020年初突發新冠疫情,中國可以僅憑本土工業不需任何外援,就能在很短時間內——短到10天半月就能完成相應制造企業上下游資源、技術的整合,迅速啟動新的生產線,生產出市場急需的抗疫產品。中國制造的醫用口罩、呼吸機、疫苗等醫用產品不僅很快滿足了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還有能力幫助了很多海外國家,真的了不起。
但“制造大國”畢竟不是“制造強國”,《2019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排在美國、德國、日本之后為全球第四,除去規模發展的優勢外,我國制造業的產業結構、質量效益、以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仍有待優化和提高。在世界分工的產業鏈的價值鏈條中,我國制造業整體仍處于中低端,而處于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的仍然是美國。我國要想成為“制造強國”,必須加快推進制造業創新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工業產業升級,從傳統的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快速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轉變。為實現高端制造業跨越式發展,迎合國內外大背景、大趨勢,2015年5月,國務院推出《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計劃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三步分別是預計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2035年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在2049年即建國一百年之際,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這無疑是個令人振奮的愿景,中國夢未來可期,能在短短一百年就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躋身進入世界強國,對于一個古老文明的泱泱大國來說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三、制造企業發展和轉型分析
1、制造企業朝著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發展
“大智移云物”技術顛覆傳統,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產業變革,工業升級從傳統的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模式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工業形態的高等級躍遷。世界各國很早就認識到“大智移云物”信息技術帶來的好處,已在各個工業生產領域投入大量的研發資源,將先進技術投入到工業制造生產當中,探索出一批成熟應用并進行快速推廣,以源頭推動工業產業鏈的升級,推動制造企業升級為“智造企業”,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正成為學術界與產業界的重點研究課題。
傳統的工業模式下,節能減排措施已經無法涌動出更大產能,只有通過重塑工業形態、創新生產模式、優化資源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提高生產效率,從而釋放新型工業形態、工業產業應用和智能制造的巨大潛力,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生態文明、綠色制造?!吨袊圃?025》提到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加大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工藝和裝備的研發力度,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積極推行低碳化、循環化和集約化,提高制造業資源利用效率;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努力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其中有一個專欄重也明確提到了制定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企業標準體系,開展綠色評價。
2021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簡稱“十四五”規劃)中,專門提到“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深入實施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工程,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實現生態文明建設新進步,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別降低13.5%、18%,制定2030年前碳達峰方案,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大智移云物信息技術推動制造業服務型轉型
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顛覆普通人對傳統制造的認知。新一輪產業革命以人工智能為標志,以智能制造為主導,通過信息通訊技術和虛擬的信息物理系統相結合,推動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制造業智能化轉型主要分為“智能工廠”、“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三大塊。智能制造時代,物聯網和智能服務被引入制造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生產。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讓客戶直接參與制造活動成為可能,制造企業的一切活動圍繞“客戶”展開,從個性訂單生成、個性化產品設計、特定的材料采購、個性化定制生產,如3D打印、智能物流,一直到售后,生產活動從傳統的生產車間擴展到訂單和售后服務,這就是傳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的轉變,通俗地說就是從“產品生產”轉向“生產服務”。我國學者明新國等在2011年就研究出版了《服務型制造業體系構建與案例分析》,2015年7月由工信部、中國工程院、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牽頭制訂《發展服務型制造專項行動指南》發布并實施,細化落實《中國制造2025》制造業服務轉型,2021年“十四五”規劃都表明政府在政策層面引導服務型制造的發展。
3、服務型制造轉型,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
“大智移云物”技術推動傳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同時也推動制造業新的商業模式形成,即以客戶為中心的、以解決客戶問題為主的個性化定制?!按笾且圃莆铩笔沟每蛻敉ㄟ^移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直接參與制造活動成為可能,制造企業的一切活動可以實現圍繞“客戶”展開,智能訂單、智能設計、智能材料、智能定制生產、智能物流,售后服務,直到客戶完全滿意業務才告一段落。這個新的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從“以產品為中心”轉向“以客戶為中心”,也即圍繞客戶“以服務為中心”,整個業務鏈條形成閉環,如下圖所示。服務型制造的頭等大事就是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事實上,也只有滿足每一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產品才能完全實現最大價值。
結語
“大智移云物”時代,傳統的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形成新的商業模式——以解決客戶問題為主的個性化定制。轉型升級過程中,“大智移云物”技術以及標準化作業使得工藝繁復的傳統制造業逐漸實現業務、財務、信息深度融合,實現業財一體,后續的研究繼續探討“大智移云物”時代制造業財務管理轉型。
參考文獻:
[1]?姚利輝,曹鹿楚,安思陽.“大智移云”背景下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分析[J].商業會計,2021(09):15-18.
[2]?美國工業4.0著眼“軟”實力.中電網.2014-12-19,?http://news.eccn.com/news_2014121910043998.htm
[3]?美國工業互聯網戰略?https://www.cjcjw.com/k/meiguogongyehulianwangzhanlue/
[4]?通用電氣董事長兼CEO?杰夫·伊梅爾特.迎接工業互聯網革命.?21世紀經濟報道2012-12-01,?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121201/040313862549.shtml
[5]?陶海青.?德國工業?40:務實發展?并非一蹴而就.?中國貿易報,2015-09-17.?https://shoudian.bjx.com.cn/html/20150917/664500.shtml
[6]?王曉濤.互聯網已改變消費,下一步將重構產業.?中國經濟導報,2015-01-01,http://www.ceh.com.cn/epaper/uniflows/html/2015/01/01/B02/B02_36.htm
[7]?工業互聯網?助力中國制造升級.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0388384
[8]?高智.?工業互聯網?助力中國制造升級.電腦報在線,2019-08-27,?http://www.icpcw.com/Information/Industry/News/3330/333067.htm
[9]?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國發〔2015〕28號)_政府信息公開專欄,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10]?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工程院關于印發《發展服務型制造專項行動指南》的通知.?工信部聯產業〔2016〕231號.?http://www.gov.cn/xinwen/2016-07/28/content_5095552.htm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國政府網.?2021-03-13,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12]?鄭樹泉等.工業智能技術與應用[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2019.
[13]?明新國,?余鋒等.服務型制造業體系構建與案例分析:創造持續性收益的藍[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基金項目:廣州市2019年度會計科研課題項目“基于‘大智移云物’的制造企業財務流程優化研究”(2019B07)階段性研究成果。